首页期刊导航|纺织报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纺织报告
纺织报告

孔繁富

月刊

1005-6289

jsfz@fsdbs.com

025-84515834

210012

南京市软件大道48号苏豪国际广场A座305室

纺织报告/Journal Jiangsu Textile
查看更多>>本刊由江苏省纺织工业协会、江苏省纺织集团总公司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目前全国发行量12000份,以华东和华南地区为主要发行区域,发行覆盖范围18个省和直辖市。主要读者为纺织企业的领导、管理营销和工程技术人员。刊出的纺织、家纺、纺机、纺器、化纤、纺织助剂及相关技术信息、针对性强,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仿生学视域下的软雕塑艺术及其形式语言研究

    崔岩郑晓宇
    130-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软雕塑艺术脱胎于传统壁挂纤维艺术,是一种基于三维空间、介于雕塑艺术与纤维艺术之间、通过软质材料传达艺术语言的当代艺术形式。当代软雕塑艺术与仿生学之间具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一方面,软雕塑艺术家们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将仿生观念运用于艺术创作中,丰富了艺术形式语言;另一方面,由于软雕塑艺术是一门"软材料艺术",仿生技术的产物为软雕塑艺术创作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软雕塑艺术仿生学形式语言

    基于数字化环境对视觉艺术的多维度思考

    陈经
    133-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视觉艺术有更多的艺术表现形式,数字艺术作为其中一种新兴的艺术形式,正逐渐改变人们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创作方式。文章主要探讨了数字艺术的发展及其对当下社会的影响、大环境下艺术与科技的融合现状,展望了视觉艺术的发展趋势以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艺术与科技融合发展元宇宙

    文旅融合下黄河流域齐鲁村落文化的传承创新研究

    陆海涛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河流域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时代文化内涵。基于黄河流域齐鲁村落文化的精神内涵与文旅融合的创新性策略研究,文章运用科学、个性化、可持续发展思路,将文化和旅游产业融合创新发展,利用数字化科技手段,采用以文创产业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思路传承齐鲁村落文化,既能丰富旅游文化资源,又能有效传承与保护齐鲁村落文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传承与保护开辟新的模式。

    文旅融合齐鲁村落文化传承和创新

    古代文学作品中服饰文化的特点与内涵

    王玲玉
    139-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古代文学作品是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发展的物质载体,反映出历朝历代的社会发展、文化传承,而且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作者用大量篇幅描绘古代服饰。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文化对于传统文化的发扬以及我国服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鉴于此,文章以古代服饰的发展历程为切入点,重点论述古代文学作品中的服饰文化,指出不同时期古代服饰的特点与内涵,以期对我国文学、艺术、历史和文化方面的发展有所启发。

    古代文学作品服饰文化特点内涵

    传承创新助推民族非遗文化服务乡村振兴——以略阳羌族麻编为例

    潘璠
    142-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是促进地方特色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文章通过对民族服饰文化的精神价值和经济价值进行分析,为传承创新助推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并对激发羌族非遗文化产业市场活力、构建新生产力新格局提出了发展建议。

    传承创新民族非遗乡村振兴羌族麻编

    宋代女子节日簪花服饰艺术研究

    李雅雯戴鸿
    146-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簪花是宋代常见的一种头饰,其在整体服饰中占据重要地位。文章从艺术学角度出发,结合考古学和历史学相关知识,对宋代女子节日的簪花背景及习俗特点进行研究,并进一步分析其盛行原因,了解宋代女子会根据具体节日习俗簪戴应景的花卉枝叶,以庆祝节日,并寄托驱邪祛病、生活美好的愿景,这也为整体的服饰造型增添了韵味并展现了女子的美丽,深层次地体现出宋代的审美观念及精神生活需求。

    宋代女子头饰节日簪花服饰艺术习俗

    半坡刻符——远古的微笑

    王颖刘晓玉
    前插7页

    "LOVE ME"亲子装设计

    黄超伟
    前插2页

    插画设计——护川

    张晓雪
    前插4页

    海报设计——美丽中国

    张婧怡
    前插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