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节水灌溉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

李远华

月刊

1007-4929

jieshuiguangai@188.com

027-68776133

430072

湖北武汉武汉大学二区

节水灌溉/Journal Water Saving Irrigation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节水灌溉》杂志是中国节水灌溉专业领域唯一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技术类刊物。创办的宗旨是:在中国大力宣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准确及时地传递国内外有关节水灌溉技术研究的新动态、新成果和新信息;既能满足广大科技人员获取信息指导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又能满足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学习理论应用于实际工作的要求。先后多次获得国家水利部、湖北省优秀期刊奖;入选“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气候变化对汾西灌区灌溉用水量的影响研究

    季建鑫杨玫薛丽萍
    75-8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灌区气象要素长期变化特征及其对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对掌握灌区灌溉用水规律从而进行更科学合理的灌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实际参考价值.基于山西汾西灌区3个气象站点1975-2018年的实测气象资料,采用线性倾向估计、M-K检验等方法分析降水和气温的时间变化特征,用作物系数法计算灌区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综合分析气候变化对灌溉用水量的影响,建立了不同水文典型年降水、作物需水量与灌溉用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44 a来汾西灌区降水量以2.7 mm/10a的速率下降,在1977年第一次突变;平均气温以0.471℃/10a的速率显著上升,在1997年突变;灌区气候向暖干方向发展,灌溉用水量以25.4 mm/10a的速率上升.气温突变伴随着降水骤降为多年最低值,灌溉用水量比多年均值增加了396.8 mm,远大于降水突变年.作物需水量增加1 mm,灌溉用水量就会增加1.92 mm;降水增多,其对灌溉用水的影响减小,单位降水量在丰、平、枯水年可分别引起1.29、1.74、2.72单位灌溉用水量的变化,枯水年的灌溉定额比丰、平水年多出20%.

    汾西灌区气候变化降水气温需水量灌溉用水量水文典型年

    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的影响

    张殿伟陆迁李家辉
    82-90,98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对于缓解水资源短缺,实现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产业组织与节水灌溉技术之间具有内在逻辑关系,对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与节水灌溉技术之间的关系探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黄河流域陕甘宁三省839份调研数据,分析农户加入农业产业组织对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其内在传导机制和农户特征分化情境下的效应差异.研究结果显示:①通过二元logit模型证明加入农业产业组织促进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并验证此结论的可靠性.②通过调研数据估算出节水灌溉技术采纳的规模门槛约为0.8 hm2,并将0.8 hm2作为土地规模门槛值进行机制分析,中介模型显示加入农业产业组织通过促进土地规模化,从而促使农户更积极的采用节水灌溉技术.③从代际差异和家庭经营状况差异两个层面对农户节水灌溉技术采纳行为进行多维度异质性分析,发现加入农业产业组织能够更好地促进老一代种植户、家庭经营状况较差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因此,政府应鼓励农业产业组织发展,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激励更多的农户采纳节水灌溉技术,进一步完善土地制度,促进土地流转与土地规模化,加大技术宣传与培训力度,促进节水灌溉技术采纳.

    农业产业组织土地规模化节水灌溉技术技术采纳行为采用意愿

    基于Sentinel-2时序影像的地块尺度灌溉耕地提取

    王琰周亚男汪顺营
    9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准确掌握灌溉耕地的数量和空间分布等信息是农业生产与水资源管理的重要基础.传统基于像元的遥感灌溉提取会破环地块基本形态,在耕地较为精细、破碎的农田区域,单时相卫星影像所做出的地图也往往达不到所需精度,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Sentinel-2时序影像的地块尺度灌溉耕地提取方法.首先,利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提取研究区精细的农业耕种地块(矢量多边形);然后,以时间序列Sentinel-2影像为数据源构建地块尺度的时序特征,并设计多种特征组合方案;最后,构建以XGBoost分类模型为基础的灌溉耕地识别方法并评估模型的泛化能力,以实现区域地块尺度的灌溉耕地提取.进而,在美国科罗拉多州南普拉特河流域的农业灌溉集中地区验证上述方法流程.结果表明:①即使耕地情况破碎、复杂,基于地块的提取方法也能在保留地块基本形态的基础上实现灌溉耕地的精确提取,总体精度高达85.03%;②在特征的构建与组合中,精度表现最好的是均值、标准差、中值这三类光谱特征的组合,Kappa系数达到0.69,其中灌溉耕地分类精度为86.76%,非灌溉耕地分类精度为82.30%;③通过测试不同时间序列长度对灌溉耕地提取的影响,发现对灌溉耕地和非灌溉耕地的区分较为敏感的时相集中在农作物生长季的中后期,其分类精度随着时序长度的增加而不断提高.这对后续的研究提供了思路,可以利用农作物生长旺盛阶段的时序影像的均值、标准差、中值这三类光谱特征进行灌溉耕地的识别,该时段的时间序列蕴含丰富的结构化特征信息,从而使得模型表现优异,达到理想的制图精度.集成机器学习和时序遥感,可用于灌溉耕地的调查与监测,也为该方向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Sentinel-2影像时间序列耕地地块农业灌溉机器学习

    不同滴灌施肥策略对植烟土壤水、盐运移及再分布的影响

    周方席奇亮薛刚徐世晓...
    99-106,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烟草专用液体肥在不同滴灌施肥策略下土壤中水、盐的分布,对水肥一体化滴灌方式下的水肥合理调控具有重要意义.设置CK(只滴肥料40 min)、W1(前期滴水20 min,中期滴肥40 min,后期滴水10 min)、W2(前期滴水30 min,中期滴肥40 min,后期滴水10 min)、W3(前期滴水40 min,中期滴肥40 min,后期滴水10 min)和W4(前期滴水30 min,中期滴肥40 min,后期滴水30 min)5个处理,分析了湿润锋的变化规律、特征点的土壤含水率、EC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土壤中水、盐分布明显受肥料滴灌方式的影响.湿润锋的推移速率先是径向大于垂向,随着灌水时间和灌水量的增加,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湿润锋、含水率和EC值均趋于平衡.滴灌条件下,前期滴水时长对盐分在水平方向迁移的影响较大,后期滴水时长对盐分在垂直方向迁移影响较大.根据烤烟旺长期需水需肥特点前期滴水30 min中期滴肥40 min后期滴水30 min是较适宜于烤烟旺长期的滴肥方式.

    滴灌方式灌水量水分盐分再分布

    基于熵权-逼近理想解法的设施番茄灌溉制度评价研究

    姚继超闫华薛绪掌邢振...
    107-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设施番茄优质、高产、高效的最优灌溉制度,以蒸发皿、气象站、土壤水分传感器等仪器设备测定土壤水分信息作为灌溉决策依据,设计5种灌溉处理,以番茄单果重、作物产量、灌水量、糖酸比、Vc含量以及可溶性糖含量作为评价指标,利用基于熵权的逼近理想解法对灌溉制度进行分析评价,以确定最优灌溉制度.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推进,不同灌溉制度对番茄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和叶面积指数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其中株高、茎粗、叶片数在不同生育期表现为苗期生长较快,开花坐果期生长速度减缓,成熟期后基本无变化;叶面积指数则随着生育期逐渐加大,成熟时期趋于稳定.与其他处理相比,T3处理在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方面均表现为最优,其中水分利用效率与产量分别为12.62 kg/m3和40 842.88 kg/hm2.且在番茄生育期内的总耗水量表现为T5>T2>T4>T3>T1,其中不同处理在开花坐果期的耗水量最大,苗期次之,成熟期最少.不同灌溉处理下,番茄单果重、糖酸比、Vc含量及可溶性糖含量分别表现为T5>T3>T2>T4>T1、T2>T1>T4>T3>T5、T1>T4>T3>T5>T2和T4>T1>T2>T3>T5.综合考虑糖酸比、Vc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单果重、番茄产量和灌水量等6项指标,认为T3处理苗期灌水量37 mm、开花坐果期灌水量44 mm、果实成熟期灌水量17 mm可作为推荐的设施番茄最优灌溉制度,评价结果与试验分析一致.该方法在评价指标选择时考虑了不同生育期水分亏缺的敏感性,避免了由于主观因素引起的误差,具有客观、准确、方法简单等优点,为设施番茄灌溉制度的优选和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设施番茄灌溉制度评价指标水分亏缺熵权-逼近理想解法

    基于Priestley-Taylor模型的豫北玉米生长季水热通量研究

    杨凡刘小飞刘战东高阳...
    115-120,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Priestley-Taylor模型(P-T模型)估算蒸散量时,计算精度主要取决于模型系数α的本地化程度.以河南北部夏玉米田为研究对象,基于涡度协方差技术及气象数据信息,选取6-9月玉米生长季数据,进行不同时间尺度的水热通量特征分析;并确定P-T模型系数α变化特征并对其进行修正,提出其在河南北部农田的参考值.结果表明,在逐日尺度下夏玉米生育期内水热通量的变化呈"倒U形"单峰曲线.在月尺度上,6月下旬及9月感热通量与潜热通量相差较小,潜热通量(6月均值33.57 W/m2,9月均值19.88 W/m2)略高于感热通量(6月均值27.75 W/m2,9月均值16.62 W/m2);生育中期潜热通量逐渐增大(7月均值42.30 W/m2,8月均值51.52 W/m2),感热通量减小(7月均值18.05 W/m2,8月均值9.59 W/m2),二者相差明显.土壤热通量随总辐射量的波动而变化且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在逐月尺度下总辐射量随季节的更替有较明显的变化,潜热通量整体上随总辐射量的波动产生相应的变化.α系数修正后P-T模型模拟精度明显提高,修正的α值(6月1.12、7月1.12、8月1.32、9月1.24)可以作为P-T模型的适宜参数.

    Priestley-Taylor模型涡度相关法夏玉米水热通量

    基于FAHP法的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健康评价体系研究与实证

    朱洁刘学军蒋佳莉
    121-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针对指标选取中存在的随意性、重复性和不完整的问题,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结合国内大型灌区现代化建设内容与目标,从安全保障与服务能力现代化、工程设施现代化、创新能力现代化、管理体制现代化、节水高效与生产效益、生态环境优良化等6个方面构建了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健康评价体系,采用指标优选模型,将评价指标由44项优化减少至27项,表达了90.37%的整体体系内涵,满足了指标数量少、完整性高的目标.并以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试点县为评价对象,对评价体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利通区57.85%属于健康水平,与灌区实际情况相吻合,评价体系能基本反映试点县在推进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进程中的主要成效及存在问题,也表明现代化灌区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方法可行、合理.

    宁夏现代化生态灌区评价指标模糊层次分析健康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