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仿真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仿真
计算机仿真

吴连伟

月刊

1006-9348

kwcoltd@public.bta.net.cn jsjfz@compusimu.com

010-68767186

100037

北京海淀阜成路14号

计算机仿真/Journal Computer Simulation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旨在促进我国仿真技术交流和发展,既总结过去、探索基础理论,又跟踪发展前沿,重点报导仿真应用成果。现已是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于2003年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评为优秀期刊。同时被选入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文献检索系统、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现已成为仿真技术领域中优秀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混合智能的作战推演应用模式研究

    金欣王新年周芳丁冉...
    1-6,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战推演技术在指挥训练、作战指挥、战法研究等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的作战推演技术过于依赖与人在环路,推演效率低下,难以覆盖真实对抗中的各种可能情况。近年来广泛研究的深度强化学习技术,只能扮演战术级以下的智能蓝军用于模拟训练,因为其即不能胜任战役级决策的复杂度,也无法融入红队指挥官的智慧。于是提出一种混合智能的作战推演应用模式,同时融入人的智慧和深度强化学习训练的智能模型,用于态势演变预测和复盘分析、方案推演评估和探索优化。结合典型应用场景开展了实例化研究与概念验证,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混合智能作战推演态势演变预测方案制定与分析

    基于杂波复合特性的伪装效果评估算法研究

    李刚白雪琼廖宁放
    7-1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伪装效果评估算法只适用于特定观察条件,无法分辨更多的图像细节的问题,对纹理杂波度量算法展开分析,并对比了典型的纹理杂波度量算法的预测表现和与人眼视觉感知的相关性;针对算法缺乏对伪装图像的颜色分析与考量的问题,提出结合杂波复合特性的综合伪装效果评估方法,通过主观评估实验验证,提出的算法与人眼视觉感知具有高度一致性和良好的预测表现,可为从事该领域相关研究的人员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伪装效果评估客观评价计算模型杂波度量

    两侧进气的S弯进气道气动隐身特性研究

    黄爱凤展凤江盛思佳
    13-17,2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多层快速多极子方法和有限体积法,建立了两侧进气S弯进气道的电磁散射和气动仿真模型,对其雷达散射截面(RCS)和气动特性进行了数值研究。对比分析了进口形状和偏距这两个主要几何参数对进气道RCS和总压恢复系数的影响规律。仿真结果表明,①等边三角形进口的进气道隐身性能较好,RCS随偏距减小;②梯形进口进气道的隐身性能对极化方向较为敏感,偏距以刚好遮挡发动机为宜;③进口形状对气动性能的影响大于偏距的影响,梯形进口进气道气动性能优于三角进口,但差别不大;④综合比较气动和隐身性能,等边三角形进口进气道最优,适当增加偏距可以以较小的气动损失大大提升隐身性能。

    两侧进气进气道气动特性雷达散射截面影响因素

    基于A-HPSO算法的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分配

    沈越范国梁李丽娟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透明态势下无人机集群近视距空战协同任务目标分配这一问题进行了数学建模。针对在建模后问题求解过程中时常产生的"算法易陷入局部极值而无法继续搜索"这一"算法早熟"问题,在混合粒子群算法(HPSO)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引入堵塞检测机制和强制打散操作的自打散混合粒子群算法(A-HPSO)。为验证研究思路及改进后算法性能,分别将HPSO算法及其两种改进型算法M-HPSO算法和I-HPSO算法与A-HPSO算法在六种标准测试目标优化函数及固定-随机两种空战态势下所建模问题上进行对比仿真。实验结果显示,在多约束多目标函数的优化求解上,改进后的A-HPSO算法显著避免了"算法早熟"问题的发生,并进一步提升了HPSO算法的收敛速度和收敛精度。

    粒子群算法混合粒子群算法自打散混合粒子群算法无人机集群协同目标分配

    基于波动性和趋势性的民航碳价格预测方法

    宋瑞涵陈静杰
    26-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双碳"目标已成为国际社会重要普适价值。市场措施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而碳价则成为民航落实减碳责任、获取成本效益的重要因素。准确预判碳价格成为重大基础性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频段特征工程的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的碳价格预测模型,旨在破解碳价格受外界不确定因素影响而至的显著波动难题,助力民航"双碳"行动落实。考虑碳价格数据的复杂的非线性时间序列,采用自适应噪声的完整集成经验模态分解(complete ensemble 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with a-daptive noise,CEEMDAN)法获取数据特征刻画。然后以高斯白噪声(White Gaussian noise,WNG)叠加进入样本熵简单序列分量以刻画原始序列强波动性,进而获取最终特征工程。最后通过门控循环单元(Gate Recurrent Unit,GRU)对碳价格进行预测。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了预测模型的有效性,可为航空公司履约降碳责任提供一定方法支持。

    "双碳"目标时间序列预测数据分解门控循环单元

    考虑风向不确定性的航班时刻优化

    王莉莉郭微萌
    31-36,4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风向的不确定会影响航班的飞行时间和到达走廊口的时刻,造成走廊口出现流量过饱和的现象,提出基准风向的概念,并统计整个航季不同月份的基准风向概率;其次依据基准风向概率,以误差平方和与轮廓系数为指标将所有月份聚类为三类;然后基于聚类结果建立考虑风向不确定性的走廊口流量风险模型,并设计了改进粒子群算法实现模型求解;最后以首都机场的航班时刻表为例进行验证。研究表明:上述模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风向不确定导致的走廊口流量饱和问题,增强航班时刻表的鲁棒性。相比初始航班时刻表,不同基准风向时的走廊口流量方差分别降低 26%和 14%,超出走廊口容量的总航班量减少 45%。

    航空运输不确定性粒子群算法走廊口航班时刻优化

    复杂环境下飞机零部件孔参数测量算法研究

    喻志勇李博李卫东毛一砚...
    37-41,4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现有孔参数测量方法,难以适用于复杂环境条件测量需要,急需设计新的满足工程实际应用的方法。基于此,设计了识别测量算法,包含了同数控加工机床主轴配置的孔图像获取装置,构建了基于残差卷积网络用于提取孔特征的数学模型,用于精细识别孔径回归数学模型与孔位度量数学模型。采集加工现场零部件孔表面状态图像进行分析,提出方法较主流CH、RH、SH、Hh方法,20 组测试样本半径偏差累积分别降低为原来的 5/16、1/3、5/16、1/4,累积孔位偏差分别降低为原来的5/39、5/32、5/29、10/83,孔口缺陷平均F1-score值为0。94 达到了工业应用0。9 的标准。基于实验结果,说明了说提出算法更优的半径拟合与孔位测量能力,满足实际识别检测需要的同时可有效助力航空装置智能化转型升级。

    孔测量数学模型计算机视觉人工智能智能制造

    基于星敏感器测试图像的噪声分析及仿真

    张丰吴量张凯旋张谦...
    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真实的星敏感器图像不易获取,仿真的星敏感器图像是测试的主要方式。仿真星敏感器图像对于噪声的添加大多采用高斯白噪声,缺乏对噪声水平的估算,与真实的星敏感器成像噪声有很大差别,使得星点定位,目标识别算法缺乏验证基础。为了模拟星敏感器的真实成像噪声,对星敏感器成像的噪声来源进行了全面分析,并以真实拍摄的星敏感器测试图像为基础,提供了相机参数的计算方法,同时对读出噪声和暗电流噪声的水平进行了测量,并给出了读出噪声、暗电流噪声、散粒噪声、热像素、宇宙线噪声和杂散光的仿真方法,利用实拍星敏感器测试图像的数据进行了仿真。结果表明,通过仿真的星敏感器图像噪声可以较好的还原星敏感器的真实成像,可为后续噪声滤波、星点定位、目标识别算法提供验证和测试。

    星敏感器星图模拟噪声

    基于MTF和AlexNet的电能质量扰动信号分类

    韩子萌张占强孟克其劳谢宁宁...
    49-54,59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传统电能质量扰动(power quality disturbances,PQDs)分类方法分类准确率低,分类速度慢等缺点,研究提出了一种结合马尔可夫变迁场(markov transition field,MTF)和卷积神经网络AlexNet的PQDs分类新方法。首先采用MTF方法对7种单一扰动和6 种复合扰动的特征向量进行了图像化处理,将一维扰动信号时间序列转换为具有时间相关性的二维特征图像,然后将特征图像作为AlexNet网络的输入进行自动特征提取,最后实现对不同类型PQDs信号的分类。实验结果表明,上述方法能较准确地对单一和复合PQDs信号进行分类,通过对不同分类方法的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电能质量扰动分类马尔可夫变迁场卷积神经网络深度学习

    风浪作用下海上风电结构动力响应数值仿真

    郝学思罗先启
    55-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能够更好利用海洋资源,提高发电效率,提出了风浪作用下海上风电结构动力响应数值仿真方法。建立波动力平衡方程获取海波谱,计算出风场平均波高与周期。利用离散频谱逼近目标随机过程,用互功率频谱密度矩阵求拟脉动风场的风速时程曲线,将平均风速和谐波叠加风速相加,得到单位高度风荷载。按照拟层流风波产生机理,构建波浪谱模型,采用莫里森公式计算结构波浪荷载,考虑风浪间的相关性,将波浪参数代入风浪谱,得到风电结构响应数值。通过仿真得出在不考虑波面高度变动的情况下,波面力在波峰处被低估,在波谷处被高估,波面高度的变化会对风电结构动态响应产生一定影响,得出结果可以为保障电能效益提供参考。

    风浪作用海上风电结构动力响应数值随机耦合海波谱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