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净水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净水技术

上海市净水技术学会;上海市城乡建设和交通委员会科学技术委员会办公室

吴今明

双月刊

1009-0177

shjsjs@126.com; jsjs@waterchina.cn

021-66250061

200032

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楼1号楼2405室

净水技术/Journal Water Purification Techn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一本水处理专业的科技期刊,是上海市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净水专业刊物。是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为中国核心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美国《化学文摘》等国内外多家重要数据库收录。创刊24年来在传播国内外饮用水、城市给水、纯净水、工业用水、循环冷却水、污水处理、离子交换及功能膜、中水回用、水质检测等方面提供了大量信息。内容有理论有实践,深受净水工作者的欢迎。在净水技术方面是具有权威性的刊物。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BFM生物集效工艺的设计与应用

    陈达钊彭一佳叶定豪李志伟...
    165-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广东某污水处理项目出水标准由一级B提升至一级A。该项目占地紧缺,需原池改造,且需要在60 d之内完成施工和通水达标。鉴于此情况,最终采用纯膜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与超效分离协同的BFM(BioFilm & Magnetic)工艺,高效集约,出水 CODCr、BOD5、氨氮、TN、SS、TP 的均值分别为(14。0±4。2)、(2。5±0。2)、(1。1±0。9)、(10。7±2。0)、(4。1±1。4)、(0。1±0。1)mg/L,稳定达到设计标准。好氧悬浮载体实现了硝化菌的有效富集,保障了氨氮的有效去除;缺氧悬浮载体实现了反硝化菌的有效富集,保障了 TN的达标排放。该污水处理升级改造项目运行电费为0。167元/m3,直接运行费用为0。42元/m3,为后期该类项目的实施提供了技术借鉴。

    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超效分离悬浮载体原池改造硝化菌

    AAO+二沉池叠加结合现有处理单元的污水厂工艺改造方案

    杨魁志
    173-181页
    查看更多>>摘要:攀枝花某污水厂原设计规模为1。9×104m3/d,出水水质为一级B排放标准。随着该市对水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提高,对再生水用量的日益增加,原有的尾水排放标准已不能满足相关需求,因此,需要对该污水厂进行提标升级改造。而该厂区面临地理位置空间受限、预留用地不足、场地异形等难题。设计团队因地制宜,平面科学布局,立体深挖潜能,采用了 AAO+二沉池空间叠加组合工艺的布置形式,同时充分挖掘既有建构筑物的潜能,出水水质由一级B排放标准提标升级为一级A排放标准。该工程土地利用效率高,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为山区城市用地紧张的污水处理厂提标升级改造提供了新的思路。

    AAO二沉池污水厂提标升级节约用地

    一种新型复合碳源的脱氮效能及工程应用

    乐磊刘康禾熊雪芹曹阳...
    182-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源不足是污水处理厂普遍存在的问题,低成本高效碳源对提升污水脱氮效能以及降低污水处理成本至关重要。文章对一种新型乙二醇复合碳源(EGC)在污水反硝化脱氮进行了实验室小试和实际工程应用研究。结果表明:EGC反硝化速率与乙酸钠相当,能促进反硝化的彻底进行。在污水处理厂实际应用中,EGC的使用能够保持出水总氮(TN)和化学需氧量(CODCr)的稳定达标排放,使用过程中污泥松散附着的胞外聚合物(EPS)由碳源替换前的23。14 mg/(g SS)降低至9。16 mg/(g SS),污泥容积指数(SVI)从121 mL/g下降至71 mL/g。相关性研究表明L-EPS含量与SVI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相关性曲线为y=2。72x+63。51(R2=0。689),表明长期使用EGC不会导致污泥沉降性能降低和诱发污泥膨胀等问题。EGC的实际使用成本平均仅为0。04元/m3,较葡萄糖降低86。2%,污泥平均产率仅为0。70 g/g,较替换前降低17。6%,表现出优异的经济适用性,具有良好的大规模应用前景。

    复合碳源反硝化乙二醇工程应用经济适用性

    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在水厂排泥水处理中的应用

    徐锦涛张葆华林亮黄智敏...
    188-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老旧水厂新建排泥水设施大多面临用地紧张问题。针对南方某水厂排泥水浑浊度大、混凝程度高、分离性好的水质特点,以及污泥含水率低于80%、上清液SS质量浓度不高于50 mg/L的处理目标,某水厂采用了集成化设备处理工艺"一体化多效澄清系统+带式浓缩脱水"。该系统针对排泥水特点优化了混凝反应区和沉淀区以提高运行效率,项目运行稳定可靠,污泥含水率低于65%,上清液SS质量浓度低于15 mg/L,在同类型项目中具有投资低、占地小、处理效果好的优势。

    排泥水高密度沉淀池一体化浓缩脱水澄清系统

    征稿启事

    前插1-前插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