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学报
计算机学报

高文

月刊

0254-4164

cjc@ict.ac.cn

010-62620695

100190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北京2704信箱)

计算机学报/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计算机领域的有代表性学术刊物,作为一种科学研究档案,代表了计算机领域各个研究阶段的水平。本刊被《工程索引》(美国)、《科学文摘》(英国)、《数学文摘》(美国)、《科技文献速报》(日本)、《文摘杂志》(俄罗斯)等多种权威系统收录。是科技部科技信息研究所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面向端边云协同架构的区块链技术综述

    佟兴张召金澈清周傲英...
    2345-2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随着边缘计算的兴起,边缘计算和云计算结合形成的终端边缘云(端边云)协同的层次型分布式架构尽管可在高计算能力服务、高存储能力服务和低延时服务等方面满足应用需求.但在数据安全和多方可信交互等方面仍面临很多挑战.作为一种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账本技术,区块链具有数据不可篡改、不可伪造、可追溯和由多方共同维护的特点,将区块链融入到端边云架构中可以使多参与方之间进行互信的数据交互,确保数据完整和可用,但由于区块链在系统架构、隐私安全、对节点资源要求和多方共识方面的特点,其与端边云架构相融合时仍面临诸多挑战:区块链和端边云系统在架构上的不匹配使得二者难以融合;区块链账本数据透明,可能造成敏感数据泄露;区块链的全副本存储和共识过程会消耗更多端边云参与节点的资源;不同端边云场景所需的信任模型差异、终端和边缘节点资源受限和终端设备大规模接入等特点使得现有共识算法不能适应端边云的场景.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首先介绍端边云架构和区块链技术,接着讨论二者融合的可行性和优势,并整理归纳了相关研究进展;之后讨论端边云架构下区块链技术面临的技术问题;最后提出未来端边云架构下区块链技术的研究方向.

    区块链端边云架构端边云协同边缘计算分布式计算

    面向异构工业任务高并发计算卸载的深度强化学习算法

    刘晓宇许驰曾鹏于海斌...
    2367-2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进入工业4.0时代,大规模互联分布式智能工业设备产生了海量的具有时延敏感和计算负载差异的异构工业任务,终端侧有限的计算能力难以支持任务的实时高效处理.通过工业无线网络将任务卸载到网络边缘侧服务器进行多接入边缘计算成为解决终端侧算力受限问题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工业无线网络有限的时频资源难以支持大规模分布式工业设备的高并发任务卸载.本文充分考虑异构工业任务高并发计算卸载中有限时频资源约束和建模难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优先级并发接入算法(Deep Reinforcement Learning-based Concurrent Access Algorithm with Dynamic Priority,CADP DRL).该算法首先分析异构工业任务的时延敏感性和计算负载时变性,为工业设备分配不同的优先级,动态地改变工业设备接入信道进行计算卸载的概率.然后,利用Markov决策过程形式化动态优先级高并发计算卸载问题,并采用深度强化学习方法建立高维状态空间下状态到动作的映射关系.针对动态优先级和并发卸载的多目标决策问题,设计了包含优先级奖励和卸载奖励的复合奖励函数.为保证训练数据的独立同分布,同时提高算法收敛速度,提出了带经验权重的经验回放方法.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ADP DRL能够快速收敛,实时响应,在实现最小卸载冲突的情况下为高优先级工业设备提供最高的成功卸载概率保证,性能优于slotted-Aloha、DQN、DDQN和D3QN算法.

    多接入边缘计算工业无线网络动态优先级任务卸载深度强化学习

    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下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分布式服务卸载方法

    许小龙方子介齐连永窦万春...
    2382-2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边缘计算将计算、存储和带宽等资源分布到了靠近用户的一侧.通过将边缘计算引入车联网,服务提供商能为车载用户提供低延时的服务,从而提高用户出行的服务体验.然而,由于边缘服务器所配备的资源一般是有限的,不能同时支持所有车联网用户的服务需求,因此,如何在边缘服务器资源限制的约束下,确定服务卸载地点,为用户提供低时延的服务,仍然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端-边-云"协同的5G车联网边缘计算系统模型,并针对该系统模型设计了深度学习和深度强化学习协同的分布式服务卸载方法D-SOAC.首先,通过深度时空残差网络,D-SOAC在中心云预测出潜在的用户服务需求量,协同各边缘服务器获取本地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的系统状态,输入边缘服务器上的本地行动者网络,得到该状态下的服务卸载策略.然后,本地评论家网络基于时序差分误差评价该服务卸载策略的优劣,并指导本地行动者网络进行网络参数的优化.优化一定步数后,边缘服务器将优化过的本地网络参数上传到位于中心云的全局网络,协同中心云进行网络参数的更新.最后,中心云将最新的参数推送回本地网络,从而不断对行动者评论家网络进行调优,获得服务卸载的最优解.基于来自现实世界的车载用户服务需求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在各种车联网边缘计算环境中,相比于四种现有的服务卸载算法,D-SOAC能够降低0.4%~20.4%的用户平均服务时延.

    边缘计算车联网服务卸载深度时空残差网络异步优势行动者评论家

    移动边缘计算中计算卸载方案研究综述

    张依琳梁玉珠尹沐君全韩彧...
    2406-24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移动边缘计算中通过将终端设备的计算任务卸载到边缘服务器,可以利用边缘服务器资源解决终端设备计算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满足移动应用程序对低延迟的需求.因此,计算卸载备受关注并成为移动边缘计算的关键技术之一.本文对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卸载研究进展进行深度调研.首先,总结归纳出两类计算卸载方法——基于启发式算法的传统方法和基于在线学习的智能方法;从最小化延迟时间、最小化能耗、权衡时间和能耗三个不同优化目标对基于启发式算法的传统计算卸载进行分析对比;梳理了基于在线学习智能计算卸载采用的底层人工智能技术;然后介绍了边缘服务器资源分配方案和新兴的移动边缘计算应用场景;最后分析计算卸载方案存在的问题并展望移动边缘计算的计算卸载研究的未来方向,为后续研究工作指明方向.

    移动边缘计算计算卸载智能计算卸载边缘服务器资源分配

    移动边缘计算下基于联邦学习的动态QoS优化

    张鹏程魏芯淼金惠颖
    2431-24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5G边缘网络飞速发展的过程中,边缘用户对高带宽、低时延的网络服务的质量要求也显著提高.从移动边缘网络的角度来看,网络内的整体服务质量与边缘用户的分配息息相关,用户移动的复杂性为边缘用户分配带来困难,边缘用户分配过程中还存在隐私泄露问题.本文提出一种移动边缘环境下基于联邦学习的动态QoS(Quality of Service)优化方法MECFLD_QoS,基于联邦学习的思想,优化边缘区域的服务缓存,在动态移动场景下根据用户位置分配边缘服务器,有效保护用户隐私,实现区域服务质量优化,对动态用户移动场景有更好的适应性.MECFLD_QoS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工作:(1)优化了传统QoS数据集,将数据集映射到边缘网络环境中,充分考虑边缘计算的移动、分布式、实时性、复杂场景等特点,形成边缘QoS特征数据集;(2)优化了边缘服务器缓存,在用户终端训练用户偏好模型,与区域公有模型交互时只传输参数,将用户的隐私数据封装在用户终端中,避免数据的传输,可以有效地保护用户特征隐私;(3)优化了用户移动场景,在动态移动场景中收集用户移动信息,利用用户接入基站的地理位置拟合用户的移动轨迹进行预测,有效地模糊了用户的真实位置,在轨迹预测的同时有效地保护了用户的位置隐私;(4)优化了用户分配方法,提出改进的基于二维解的人工蜂群算法对边缘网络中的用户分配问题进行优化,事实证明改进的人工蜂群算法针对其多变量多峰值的特点有效地优化了用户分配,达到了较优的分配效果.通过边缘QoS特征数据集实验表明,本方法在多变量多峰值的用户分配问题中能产生全局最优的分配.

    移动边缘联邦学习移动感知边缘用户分配服务质量

    基于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置信能量场模型的信任邻域网络体系结构

    陈子涵程光唐舒烨蒋山青...
    2447-24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万物互联已成为未来网络发展的必然趋势,维护网络的整体性安全与鲁棒性在万物互联环境下相较于维护单一节点的安全更加重要与可行,而信任体系结构则是网络整体性安全的基础.信任链是一种链式拓扑的信任体系结构空间模型,通过定性化主动验证来构建网络内的持续信任关系,但链式拓扑的缺陷与定量信任度量的缺失使之无法适应万物互联网络环境.本文提出以信任分形网络拓扑和信任邻域扩散传递模型为基础的信任邻域网络体系结构,设计了隐马尔科夫随机场模型与置信能量场模型,结合门限控制模型,实现信任的定量度量与管理.数学分析与仿真实验表明,本文提出的体系结构能够定量度量与管理信任空间关系,打破攻击者无限攻击限期的100%整体网络攻击成功率,在10至1000个节点的14种不同节点规模下将整体网络攻击成功率最低降至39%;增加其平均理论攻击成本至2倍以上,保障网络系统的鲁棒性与整体安全性.

    万物互联整体性安全信任体系结构信任邻域网络隐马尔科夫随机场置信能量场

    基于区块链的隐私保护可信联邦学习模型

    朱建明张沁楠高胜丁庆洋...
    2464-24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联邦学习的智能边缘计算在物联网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联邦学习是一种将数据存储在参与节点本地的分布式机器学习框架,可以有效保护智能边缘节点的数据隐私.现有的联邦学习通常将模型训练的中间参数上传至参数服务器实现模型聚合,此过程存在两方面问题:一是中间参数的隐私泄露,现有的隐私保护方案通常采用差分隐私给中间参数增加噪声,但过度加噪会降低聚合模型质量;另一方面,节点的自利性与完全自治化的训练过程可能导致恶意节点上传虚假参数或低质量模型,影响聚合过程与模型质量.基于此,本文将联邦学习中心化的参数服务器构建为去中心化的参数聚合链,利用区块链记录模型训练过程的中间参数作为证据,并激励协作节点进行模型参数验证,惩罚上传虚假参数或低质量模型的参与节点,以约束其自利性.此外,将模型质量作为评估依据,实现中间参数隐私噪声的动态调整以及自适应的模型聚合.原型搭建和仿真实验验证了模型的实用性,证实本模型不仅能增强联邦学习参与节点间的互信,而且能防止中间参数隐私泄露,从而实现隐私保护增强的可信联邦学习模型.

    区块链联邦学习智能边缘计算差分隐私共识算法

    智能合约的合约安全和隐私安全研究综述

    胡甜媛李泽成李必信包骐豪...
    2485-2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区块链作为对等网络中的一种分布式账本技术,集成了密码学、共识机制、智能合约等多种技术,提供一种新型信任体系构建方法.智能合约具有公开透明、实时更新、准确执行等显著特点,在区块链中为信息存储、交易执行和资产管理等功能的实现提供了更安全、高效、可信的方式.但是,智能合约本身仍然存在安全问题,影响了区块链技术的进一步推广使用.所以,近年来围绕智能合约安全问题的相关研究比较多,为了帮助相关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其中的研究思路,本文采用Mapping Study方法,通过收集2015年以来公开发表的关于智能合约安全问题的各类文献,并进一步通过文献筛查、问题设置、信息提取、结果获取和分析等步骤,总结智能合约安全相关研究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如下:(1)目前智能合约自身面临的安全问题和挑战主要体现在合约安全和隐私安全两方面(问题和挑战).在调查的45篇文献中,有29篇文献针对合约安全,16篇文献针对隐私安全;(2)智能合约安全保障目前采用的方法主要包括形式化验证、模糊测试、零知识证明、可信执行环境等(保障方法);(3)针对合约安全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合约实现、测试阶段,而针对智能合约设计、部署及运维阶段的研究比较少;针对隐私安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合约数据隐私保护,而针对合约代码隐私安全的比较少(覆盖范围);(4)智能合约安全保障研究目前主要从合约实现人员、合约测试人员的角度进行,而从合约维护人员和合约用户角度展开的研究较少(研究角度);(5)未来研究应该围绕智能合约的全生命周期的每个阶段安全问题进一步推进,先验方法和后验方法、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静态方法和动态方法的结合是大势所趋(发展趋势).综上,本文通过调研发现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并建议了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区块链智能合约合约安全隐私安全映射研究

    基于边缘的联邦学习模型清洗和设备聚类方法

    刘艳王田彭绍亮王国军...
    2515-2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参与联邦学习的终端设备只需在各自的本地数据集上训练本地模型,并在服务器的协同下共同训练一个全局预测模型.因此,联邦学习可以在不共享终端设备的隐私和敏感数据的情况下实现机器学习的目的 .然而,大量终端设备对服务器的高并发访问会增加模型更新的传输延迟,并且本地模型可能是与全局模型收敛方向相反的恶意模型,因此联邦学习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额外的通信成本.现有工作主要集中在减少通信轮数或清除本地脏数据,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边缘的模型清洗和设备聚类方法,以减少本地更新总数.具体来说,通过计算本地更新参数和全局模型参数在多维上的余弦相似度来判断本地更新是否是必要的,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通信.同时,终端设备根据其所在的网络位置聚类,并通过移动边缘节点以簇的形式与云端通信,从而避免与服务器高并发访问相关的延迟.本文以Softmax回归和卷积神经网络实现MNIST手写数字识别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在提高通信效率上的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的联邦学习,本文提出的基于边缘的模型清洗和设备聚类方法减少了60%的本地更新数,模型的收敛速度提高了10.3%.

    联邦学习移动边缘计算模型清洗聚类余弦相似度

    面向细粒度FPGA管理的CNN异构加速框架

    郭开诚吴承刚张伟丰戚正伟...
    2529-2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PGA)由于其灵活的可定制性和优秀的并行性,在硬件加速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研究和应用中吸引了广泛的关注.这些工作主要集中在两方面:对特定硬件加速模块的设计和优化以及对一类网络模型的通用加速硬件设计.前者一般是基于数据流的针对固定网络的设计,通过牺牲通用性来换取性能;后者一般是基于指令集能够加速一类模型的设计,通过牺牲性能来换取通用性.为了能够灵活地应对不同的需求,本文提出一种通过管理不同粒度算子来平衡性能与通用性的fGrain框架.该框架一方面利用底层基于数据流的算子设计来充分发挥硬件性能,另一方面通过虚拟化层来管理算子映射提供灵活性.实验表明,相比GPU推理延迟至多有25%的提升,而虚拟化性能损失仅在1.3%以下.

    卷积神经网络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机器学习系统用户态虚拟化开放编程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