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与网络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与网络
计算机与网络

张彦玲

半月刊

1008-1739

compnet@cti.ac.cn

0311-86924204

050002

石家庄市174信箱215分箱

计算机与网络/Journal Computer & Network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为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对科技期刊制定的有关政策和法规,坚持本刊的电子技术类科技期刊属性,充分发挥本刊科技信息载体的作用,坚持立足IT业,以信息网络为中心,计算机与通信相结合;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与市信息相结合,面向大众,着眼实用;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报道内容既要以普及为主,又要有一定的有技术含量的论文,以满足各层次读者的需要,以提高其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移动用户越区切换测试方法

    刘征曹毅赵波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使用的点波束和频率复用技术大幅提高系统容量的同时,带来了车载终端、机载终端、船载终端类用户在组网通信时需要进行移动切换的难题.为在室内环境下测试移动用户的越区切换策略,结合卫星信道特性,提出了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模拟了移动用户在多个波束覆盖的交叠区域跨越波束场景.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构建越区切换场景,解决测试难题.

    高通量卫星通信系统越区切换测试方法

    基于SQL注入攻击检测综述

    刘洋王慧玲徐苗綦小龙...
    63-73页
    查看更多>>摘要:SQL注入攻击(SQL Injection Attack,SQLIA)是对Web安全产生严重危害的网络入侵方式之一.SQL注入语法简单、入侵收益大,攻击范围甚至可以从云系统到物联网设备中的任何基础设施,这使得SQLIA成为了十大Web威胁报告(OWASP)中最受欢迎的入侵方式.如何有效检测出Web应用中的SQLIA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文献的调研发现,对SQLIA的检测分为传统检测方法和机器学习检测方法,并进行了简要介绍.在传统检测方法中,针对检测过程是否存在多阶段检测,首次分为一阶段SQLIA检测和两阶段SQL1A检测.在机器学习检测方法中,分为传统机器学习检测方法和深度学习检测方法.把传统的机器学习检测方法分为单一机器学习和集成学习检测方法,深度学习的检测方法分为单一深度学习和算法融合的检测方法.分别从数据集、鲁棒性评估以及模型可解释性等方面提出了对未来SQLIA检测所需考虑的问题并做出了展望.

    SQL注入攻击传统检测方法传统机器学习检测方法深度学习检测方法

    LEO卫星系统对GSO卫星系统干扰规避技术研究

    韩晓娱刘昊昱张世层王丽冲...
    74-79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低地轨道(Low Earth Orbit,LEO)卫星星座繁荣发展,LEO卫星系统和地球静止轨道(Geosynchronous Orbit,GSO)卫星系统同频共用情况非常普遍,同频段内LEO卫星系统需要规避GSO卫星系统的上下行干扰.LEO卫星系统对GSO卫星系统干扰规避方法和策略包含调整指向、更改频率、降低功率和关闭波束.在对系统干扰规避模式及干扰区域情况进行仿真基础上,结合LEO卫星系统特点,提出经过规避区域时切换信关站或者馈电链路关闭下行波束的方案.用户链路结合相控阵天线特点,信令波束通过上注星载相控阵天线波位表实现干扰规避;业务波束通过上注干扰规避区域对应的地面网格编码实现干扰规避,提出不同链路干扰规避实施方案和实现流程.

    LEO卫星系统干扰规避信令波束业务波束相控阵天线

    基于量子密钥分发协议的身份验证方案设计

    杨妍玲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协议的身份验证方案是一种强大而安全的身份验证方法.该方案利用量子力学原理,包括量子比特的创建、传输和测量,确保密钥协商的安全性,能为身份验证提供双重保障.量子密钥的传输是不可非法窃取的,任何对密钥的窃取或干扰都会被立即检测到.通信双方可以安全共享量子密钥,实现双方之间的身份验证和安全通信.该方案具有高度的安全性,在保护个人身份和信息安全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并为未来的安全通信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量子密钥分发身份验证通信安全密钥安全

    自动增益控制系统对干扰抵消算法的影响分析

    贾慧燕陈振杰王焕菊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扩大信号采集处理接收机的动态范围,一般在A/D转换器前引入自动增益控制(Automatic Gain Control,AGC)系统.在实际工程中,信号采集之前打开AGC系统,会导致依赖信号功率抬升进行识别干扰起始位置的信号检测失败.针对该问题,简要说明了干扰抵消技术的处理流程.为进一步查找问题,阐述了 AGC电路设计与控制流程;通过分析,给出了引入AGC系统后对采集数据波形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调整了搜索干扰信号起始位置的算法,试验验证了实测数据与分析结果吻合,证明了调整后干扰抵消算法的有效性.

    自动增益控制动态范围干扰抵消信号检测

    SC-FDMA系统的MMSE-FSE算法分析

    孙亮亮任颖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系统均衡器的输入信号通常是按符号间隔进行采样的,其对抽样时间十分敏感.在短波波段,由于多径反射显著,当多径延时接近符号周期长度时,对抽样时间敏感的缺点会被放大.针对短波信道的特征,研究了 SC-FDMA系统的分数间隔均衡器(Fractional Spaced Equalizer,FSE)模型,通过与符号间隔均衡器对比发现,虽然符号间隔均衡器可以补偿接收信号的频率响应,但其对短时延衰落信道的补偿效果较差;FSE对于抽样时间的选择不敏感,在多径信道下能够获得更好的性能.链路仿真结果表明,在短时衰落信道环境下,FSE的译码性能比符号间隔均衡器有最大1.5 dB的增益.

    无线通信多径信道单载波频分多址分数间隔均衡器最小均方误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