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计算机应用研究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计算机应用研究

四川省电子计算机应用研究中心

刘营

月刊

1001-3695

arocmag@163.com

028-85249567

610041

成都市成科西路3号

计算机应用研究/Journal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Computer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创刊于1981年,以其新颖性、技术性、实用性、工具性、知识性于一身,设置众多栏目,信息量极大,反映并涵盖了当今国内外计算机应用研究的主流技术、热点技术及最新发展趋势,是一份极具收藏价值的技术刊物。本刊读者对象为从事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的科技人员,大中专院校师生,各企事业单位技术人员,计算机业余爱好者及相关管理、情报工作者订阅、收藏。本刊现为中国计算机学会会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核心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并为多个检索数据库收录,在国内科技期刊评比中多次荣获优秀科技期刊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esh网络中基于效用转发的网络编码算法

    康巧琴袁丁严清
    2782-2787,2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已有的无线Mesh网络路由算法的基础上,针对网络的动态变化性和差异性等因素带来的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效用转发的网络编码算法.首先利用节点间的历史通信数据,动态获取不同网络环境下影响效用值的各因素所占的权重值;然后在簇头节点和汇聚节点处进行二维随机线性网络编码,结合节点的剩余能量、效用值和丢包率判断节点能否进行编码,并且采用编码包优先传输的策略转发数据包;最后综合利用网络时延、效用值和节点间的跳数,选择最优的下一跳转发节点.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更好地提升数据包的转发效率,降低传输时延,提高网络的性能.

    无线Mesh网络效用值网络编码丢包率剩余能量

    面向5G毫米波通信的波束选择机制

    陈发堂曾勤骆维扬
    2788-2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5G下行多用户多输入多输出(MIMO)系统,在毫米波频率下工作,并且在Sub-6 GHz系统的辅助下进行波束选择的问题,首先分析毫米波大规模MIMO系统以及Sub-6 GHz系统的波束选择模型,从Sub-6 GHz系统中获取空间信息,对其采用对数加权的方式并将其应用于毫米波波束选择中;在此基础上,采用启发式贪心算法进行波束选择,此算法可以匹配出最强的波束,算法复杂度低,性能一般.为了给所有用户和波束进行最大最优的匹配,提出了基于匈牙利算法的波束选择,通过将波束选择建模为二部图上的最大权匹配进行波束选择,此算法的计算复杂度稍高,性能较好.

    毫米波通信Sub-6GHz系统波束选择贪心算法匈牙利算法

    新型基于几何的3D非平稳V2V MIMO信道模型

    何港张治中邓炳光
    2792-2796,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具有多种通信场景和收发端快速移动的V2V通信系统,提出一种基于几何的3D V2V MIMO信道模型.该模型首次结合双球模型和半椭球体模型,分别使用双球和半椭球体模型表征动态和静止散射体;考虑到收发端的运动状态,引入时变的出发角、到达角以及路径长度用于研究V2 V信道的非平稳特性;对所提出的信道模型,推导了空间互相关、时间自相关和多普勒功率谱密度等统计特性函数,分析了不同场景和参数下的V2 V信道统计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场景下V2 V信道各统计特性有较大差异,信道相关性与时间变化和散射体分布密切相关.仿真结果与理论值的高度拟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为V2 V通信链路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拓展了基于几何的V2 V信道建模领域的研究.

    V2V通信信道模型非平稳特性时变参数多种场景

    SWIPT网络中保障物理层安全的保密能量效率优化

    薛亮王缙王金龙徐哲壮...
    2797-280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下行多用户携能通信网络中具有非线性特征的能量收集过程,提出了一种使用连续凸逼近方法的能量收集方案.该方案考虑授权用户对信息的安全性要求,构造了具有最大化保密能量效率的优化问题,联合优化了多用户的保密速率与网络能耗.为求解该多变量耦合的非凸优化问题,采用泰勒级数转换非凸函数,在连续凸逼近和Dinkelbach理论框架内,设计了满足最大保密能量效率要求的资源分配算法,获得了授权用户所需的最小输入功率.仿真实验的结果验证了该算法在最优化系统保密能量效率上的有效性.为多输入多输出或无法获得完整信道状态信息等更真实无线携能通信网络中通信安全及能量效率的研究提供了依据.

    无线携能通信能量收集物理层安全保密能量效率

    移动边缘计算中基于视频内容协作分发的联合激励机制

    刘伟张涛
    2803-281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智能设备存储和传输能力的提升,用户可通过设备—设备连接共享视频服务,在移动边缘网络中实现视频内容协作分发.然而,现有架构缺少合适的激励机制解决中继传输节点经济收益受损和本地数据泄露问题.针对视频内容边缘协作分发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适用于多码率编码视频的联合安全和经济激励机制,并对该机制的差分隐私性、近似诚实性和个体理性进行了理论上的证明.最后由实验数据表明,该机制能有效保护参与用户的个体利益,提高视频服务总体效益.

    移动边缘计算视频内容协作分发激励机制差分隐私反向拍卖

    SM2算法软件实现的安全性分析与防护

    王腾飞张海峰许森
    2811-28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商用密码标准SM2是以椭圆曲线密码学为基础的公钥密码体制,在软件实现的过程中可能面临敏感数据侧信道泄露的风险.为了提高SM2算法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针对基于多精度整数和有理算术C语言库(MIRACL)的SM2软件实现,利用缓存计时攻击方法进行了分析.提出监测地址的选取策略,尽可能避免因缓存块大小、时间精度以及数据预取技术带来的误差,并根据泄露点提出改进的固定时长防护方案.实验表明,在以同样方式实施的缓存计时攻击条件下,固定时长的标量乘函数比MIRACL库提供的标量乘函数能够更好地保护SM2中的敏感数据.说明基于MIRACL函数库实现的SM2算法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手段,才能具备抵御缓存计时攻击的安全性.

    SM2算法缓存计时攻击MIRACL函数库椭圆曲线密码

    可穿戴设备流数据的隐私保护发布

    苟聪郑洪英肖迪
    2816-28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可穿戴设备流数据可能泄露个人隐私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编码器和时频变换的隐私保护数据发布方法.通过分块离散余弦变换将滑动窗口数据变换为频谱数据,再通过自编码器实现脱敏变换,最后由重构的频谱数据逆变换回滑动窗口数据.利用预训练的活动识别与身份识别分类器评估自编码器输出结果的效用性和隐私性,通过多目标损失函数与反向传播更新自编码器权重.在Motion-Sens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在重构数据上活动识别的F1-score由0.944降低至0.940,而身份识别的F1-score由0.908降低至0.673,重构加速度数据与原数据之间的均方误差为0.27.与同类算法相比,该算法能够更好地保留数据的效用性以及提高数据的安全性.

    可穿戴设备流数据发布效用性与隐私性自编码器离散余弦变换

    基于随机性特征的SM4分组密码体制识别

    纪文桃李媛媛秦宝东
    2821-2824,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加密算法的识别是进行密码分析的首要工作.目前的识别方案涵盖了分组密码的识别、流密码的识别以及对称密码和公钥密码混合算法的识别.随着国密算法的应用普及,其安全性也备受关注.针对国密算法提出了基于随机性特征的SM4分组密码体制识别,将国密SM4算法与国际主要标准分组密码算法进行识别.利用随机性测试方法对密文进行特征提取,从而得到特征向量,由这些特征向量构成特征空间,最后借助机器学习算法对特征空间进行训练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SM4与其他分组密码算法的识别率高达90%以上.后续工作可以对分类算法和特征选取两个方向进行突破,来验证密码识别方案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随机性测试密码体制识别机器学习SM4算法特征提取

    21轮CRAFT算法不可能差分分析

    石新蕾刘亚陆海宁王凌云...
    2825-2830页
    查看更多>>摘要:CRAFT是FSE 2019年提出的一种轻量级可调分组密码,适用于硬件实现面积小且资源受限设备保护信息的安全.该算法使用128 bit密钥和64 bit调柄值加密64 bit明文,对其进行安全性评估,可以为日后使用提供理论依据.通过研究CRAFT的结构特点和密钥编排方案的冗余性,利用预计算表、等效密钥和轮密钥线性关系等技术,选取一条充分利用密钥冗余性的13轮不可能差分链,在其前后分别接3轮和5轮,提出了对21轮CRAFT的不可能差分分析.攻击的时间、数据和存储复杂度为296.74次加密,253.6个选择明文和256.664-比特块.此攻击是对缩减轮CRAFT算法在单密钥和单调柄值情形下时间复杂度最低的分析.该方法依赖于调柄值调度算法的线性相关,有助于更进一步理解CRAFT的设计.

    轻量级分组密码可调分组密码CRAFT不可能差分分析

    格上基于智能卡的安全口令认证方案

    赵宗渠郭小杰叶青殷明辉...
    2831-28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智能卡的认证方案是一种高效且常用的认证机制,但安全性基于数论难题构建的相关认证方案存在不能抵抗量子攻击、恶意读卡器攻击等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格上基于智能卡的口令认证方案,该方案利用格密码中近似平滑投射哈希函数和可拆分公钥密码体制,通过用户口令和智能卡完成与服务器的身份认证和会话密钥协商.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模型下满足理论可证明安全,在抵抗量子攻击、恶意读卡器攻击和其他类型攻击方面有较高的可靠度.仿真实验表明,所提方案执行效率高,满足实际应用需求.

    身份认证智能卡格密码量子攻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