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血清sCD40L、CCL3与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的相关性

    张克诚李玮刘英乔宽宽...
    58-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血清可溶性CD40配体(sCD40L)、CC趋化因子配体3(CCL3)水平与其术后深静脉血栓(DVT)的关系。方法 选取110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DVT分为非DVT组(n=79)和DVT组(n=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血清sCD40L、CCL3与凝血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CD40L、CCL3对术后DVT的预测价值。结果 DVT组的血清sCD40L、CCL3表达水平高于非DV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的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VT组患者血清sCD40L、CCL3水平与D-二聚体、FIB呈正相关,与PT、TT、APTT呈负相关(P<0。05)。D-二聚体、PT、APTT、FIB、sCD40L、CCL3是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sCD40L、CCL3单独预测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DVT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3、0。754,小于两者联合预测的AUC(0。8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发肋骨骨折患者术后发生DVT与其血清sCD40L、CCL3高水平有关,两者对术后DVT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多发肋骨骨折深静脉血栓可溶性CD40配体CC趋化因子配体3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设计和临床前研究

    徐达强赵加力孙焕建杨惠林...
    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的安全性、有效性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描述骨折复位固定系统组件克氏针限位器和克氏针导向锁紧器的设计和应用;6个医生根据手感或应用克氏针限位器在合成骨中植入克氏针,测量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合成骨构建的骨折模型,测量结构的失效扭矩。结果 克氏针限位器降低了克氏针穿出骨的长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克氏针导向锁紧器配合锁定板及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固定骨折失效扭矩高于2根直径1。5 mm克氏针和2根直径2。0 mm克氏针固定骨折(P<0。05)。结论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是提供复位和固定骨折、判断和优化锁定板螺钉位置及保护骨折块血运的新技术。

    骨折复位固定系统克氏针限位器克氏针导向锁紧器安全性有效性

    肿痛安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治疗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效果研究

    包焕利魏威徐超王建朋...
    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肿痛安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DVT)的影响。方法 将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1例。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利伐沙班片口服,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口服肿痛安胶囊。比较2组患者主要结局指标(下肢DVT的发生情况)、次要结局指标[下肢周径、股深静脉血流速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血浆黏度指数、血清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血浆D-二聚体(D-D)]、疗效[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SS)膝关节量表评分]。结果 治疗14 d后,实验组下肢DVT发生率为9。76%(4/41),低于对照组的31。71%(13/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011,P<0。05)。治疗7、14 d后,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静脉血流速度加快,下肢周径差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实验组各项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实验组PT和APTT长于对照组,FIB和D-D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14 d后,2组VAS评分均降低,HSS评分均升高,且实验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HS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痛安胶囊联合利伐沙班片可有效改善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减少术后DVT的形成。

    全膝关节置换术肿痛安胶囊利伐沙班片下肢深静脉血栓血液流变学膝关节功能

    血清Apelin-13、脂肪酸结合蛋白4水平与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研究

    徐曼灵朱静波俞恺雯陈玲...
    73-7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Apelin-13、脂肪酸结合蛋白 4(FABP4)水平与不同骨量绝经后女性代谢参数和骨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145例绝经后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骨密度(BMD)检测结果分为骨量正常组49例、骨量减少(ON)组51例和骨质疏松(OP)组45例,测定并比较3组血清Apelin-13、FABP4水平和骨代谢指标、生化指标水平。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Apelin-13、FABP4等指标与BMD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OP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pelin-13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PMOP)的预测价值。结果 OP组血清Apelin-13水平低于ON组、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FABP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P组血清甲状旁腺激素(PTH)、碱性磷酸酶(ALP)、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P Ⅰ NP)、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CTX Ⅰ)、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BALP)水平高于ON组、骨量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绝经后女性腰椎BMD与血清Apelin-13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FABP4水平无相关性(P>0。05);腰椎BMD与血清PTH、ALP、P Ⅰ NP、CTXⅠ、BALP和年龄呈负相关(P<0。05),与体质量、体质量指数、T值、空腹胰岛素、胰岛素抵抗指数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Apelin-13、PTH、ALP、PⅠNP、CTXⅠ、BALP水平均为绝经后女性发生OP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Apelin-13预测PMOP的最佳临界值为18。51 pg/mL,曲线下面积为0。716,敏感度为70。0%,特异度为64。4%。结论 Apelin-13在PMOP患者血清中呈低表达,且其表达水平与腰椎BMD密切相关,或可作为PMOP的早期筛查指标和潜在治疗靶点。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Apelin-13脂肪酸结合蛋白4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前肽Ⅰ型胶原交联C端肽骨特异性碱性磷酸酶

    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的效果

    范文潮陈章妹徐剑杨洪军...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对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疼痛程度及总治愈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1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比较2组手术指标、疼痛程度、炎性因子、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总治愈率。结果 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2组手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手术前,手术后即刻、手术后7 d、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手术后2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总治愈率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患者应用自制式镰刀状小针刀微创治疗的总治愈率较高,可减轻患者疼痛程度和机体炎症反应,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快术后恢复。

    手指屈肌腱狭窄性腱鞘炎镰刀状小针刀疼痛程度总治愈率炎症反应

    骨科气滞血瘀证患者中药用药规律分析

    李志远靳梦亚
    84-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骨科气滞血瘀证患者中药用药规律。方法 采用Excel软件对2019-2022年东方医院骨科气滞血瘀证患者的中药内服处方进行数据分析,统计患者处方用药的使用频次、频率、用量,以及排名前30味中药的药性归经、功效分类。采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 server 2008 R2软件中的关联规则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骨科气滞血瘀证患者内服中药处方的配伍规律及核心用药。结果 骨科中药处方中,用量频次排名前5位的是茯苓、当归、白芍、泽泻、川芎;使用频次排名前30位的中药的四气五味主要为甘、温、苦、辛,归经以肝经、脾经、肾经为主,功效主要是活血祛瘀、补虚及利水渗湿。中药药性、功效及方剂核心用药均符合气滞血瘀证骨病标本兼治的理念。制白附子、半夏(不同炮制品)、水蛭存在严重超剂量使用问题。结论 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方法可明确骨科中药用药规律特点,发现临床超剂量使用问题,为临床合理安全用药提供依据。

    中药骨科气滞血瘀证数据挖掘配伍规律

    乌头酊热敷联合中频电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的效果研究

    梁渤许奎军刘红敏朱小静...
    90-93,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乌头酊热敷联合中频电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腰椎功能、腰肌耐力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中频电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乌头酊热敷治疗。比较2组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治疗后腰椎功能、腰肌耐力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腰肌耐力测试时间均延长,且研究组患者腰肌耐力测试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30。00%(18/60),研究组为23。33%(14/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0。682,P=0。409)。结论 乌头酊热敷联合中频电疗法对慢性非特异性腰痛患者疗效显著,能够显著减轻患者腰部疼痛症状,改善腰椎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乌头酊热敷中频电疗法慢性非特异性腰痛腰椎功能腰肌耐力

    营养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风险的预测价值

    郭晓慧马燕利张欢王晓宇...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评估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POD)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14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发生POD分为谵妄组43例和非谵妄组71例。收集2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实验室指标和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预后营养指数(PNI)、控制营养状态(CONUT)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O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分析各独立影响因素对POD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 谵妄组糖尿病患者占比高于非谵妄组,空腹血糖、CONUT评分高于非谵妄组,GNRI、PNI低于非谵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糖、GNRI、PNI、CONUT评分是PO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糖、GNRI、PNI、CONUT评分单独预测POD发生风险的AUC分别为0。610、0。780、0。821、0。749,小于四者联合预测的AUC(0。897)。结论 血糖、GNRI、PNI、CONUT评分均为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发生POD的独立影响因素,四者联用对POD发生风险具有较好的预测价值。

    营养状态老年髋部骨折谵妄老年营养风险指数预后营养指数控制营养状态评分

    眼睑肿瘤切除后不同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的疗效比较

    丁国轶张慧马丽
    99-101,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眼睑肿瘤切除后不同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的修复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90例眼睑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眼睑肿瘤切除术治疗,术后修复眼睑缺损,根据修复方式分为观察组(n=34)和传统组(n=56)。观察组采用异体巩膜移植修补,传统组采用自体唇黏膜和邻近皮瓣转移修补。比较2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前后眼睑形态及美容效果。比较2组术后1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修复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高于传统组的7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2组眼睑裂高度、长度差值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美容效果评分为(1。65±0。27)分,高于传统组的(1。36±0。2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观察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11。76%,低于传统组的30。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异体巩膜移植修复眼睑缺损的临床效果较佳,可有效改善眼睑形态和美容效果,且并发症发生率低。

    眼睑肿瘤切除眼睑缺损修补方式美容效果并发症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中的应用

    刘毅覃玲任姣姣杨元素...
    102-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在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ROP早产儿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行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比较2组患儿家长依从性、患儿眼部参数情况、患儿家长照护过程测量表-20(MPOC-20)评分及中文版育儿胜任感量表(C-PSOC)评分。结果 观察组家长依从性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干预1个月后眼压下降程度高于对照组,距巩膜突500 μm处房角角度(ACA500)、中央前房深度(CACD)及距巩膜突500 μm处房角开放距离(AOD500)大于对照组,干预后观察组家长MPOC-20、C-PSOC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可以提高患儿家长参与治疗的依从性以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改善ROP患儿眼部情况,增强患儿家长育儿胜任感,对ROP患儿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以家庭为中心的多元化延伸服务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治疗依从性育儿胜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