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肺超声评分对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效果

    张乐许愿愿盛瑶金丹群...
    60-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部超声(LUS)评分对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评价效果.方法 将2020年1月-2023年5月在安徽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CU)收治的120例重症肺炎患儿纳入研究,治疗前后行肺超声检查、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小儿危重病例评分(PCIS)、氧合指数(OI)分析,比较患儿各项指标水平.根据OI值的不同将患儿分为低危组(OI≥300,84例)和高危组(OI<300,36例);根据患儿预后分析结果,将患者分为存活组、死亡组.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LUS评分与CPIS评分、PCIS评分、OI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LUS评分评价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灵敏度、特异度.结果 120例患儿治疗后的LUS评分、CPI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CIS评分、OI均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治疗前LUS评分、CPIS评分均低于高危组,PCIS评分、OI均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20例患儿中,存活87例(存活组),死亡33例(死亡组);存活组治疗前LUS评分、CPIS评分均低于死亡组,PCIS评分、OI均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US评分与CPIS评分呈正相关,与PCIS评分、OI呈负相关(P<0.05).LUS评分评价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99,灵敏度、特异度分别是0.758、0.863.结论 肺超声评分在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评价中可发挥一定的指导作用,对患儿预后评估的灵敏度与特异度较高.

    肺超声检查肺超声评分儿童重症肺炎病情严重程度预后

    血清炎症因子联合肺功能指标识别患儿重症支原体肺炎的临床价值分析

    卢金英常涛涛张静静刘丽娟...
    65-68,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联合肺功能指标识别患儿重症MP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102例重症MPP患儿为研究对象(重症组),另选取同期收治的102例轻症MPP患儿作为轻症组.比较各组患儿血清IL-6、IL-8水平以及入院时患儿的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FEV1占FVC的比值(FEV1/FVC%).结果 重症组患儿血清IL-6和IL-8水平高于轻症组,FVC、FEV1%pred和FEV1/FVC%低于轻症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L-6、IL-8水平与FVC、FEV1%pred和FEV1/FVC%均呈负相关(P<0.05).IL-6、IL-8、FVC、FEV1%pred和FEV1/FVC%评估MPP病情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94(0.849~0.939)、0.842(0.787~0.897)、0.896(0.851~0.942)、0.787(0.725~0.849)和0.744(0.676~0.812),上述5项联合评估的AUC为0.985(0.973~0.997).结论 血清IL-6、IL-8和肺功能指标可反映MPP患儿的病情严重程度,其联合检测可用于早期及时区分轻度和重症MPP患儿.

    重症支原体肺炎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肺功能相关性诊断价值

    自制鼻通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观察

    杨桂华康诵清彭丽娜张明慧...
    69-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自制鼻通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选取小儿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自制鼻通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治疗4周后评估患儿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气道应激反应、炎症因子、治疗安全性等.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38/40),高于对照组为77.50%(31/40).治疗后,观察组主要中医症候积分包括喷嚏频繁、清稀鼻涕、嗅觉迟钝、气短懒言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气道应激反应指标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脂质过氧化氢(LHP)、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炎症因子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1(CysLTR1)、白介素-9(IL-9)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制鼻通膏联合中药敷脐治疗小儿肺经伏热型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患儿的中医症候,抑制气道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表达,治疗安全性良好.

    过敏性鼻炎肺经伏热型自制鼻通膏中药敷脐治疗中医症候炎症因子

    呼出气一氧化氮、肺泡一氧化氮和嗜酸性粒细胞对3~6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

    李阳张宇翔张蓉芳
    74-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肺泡一氧化氮(CaNO)和嗜酸性粒细胞(EOS)在甘肃省兰州市3~6岁儿童呼吸系统疾病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确诊哮喘或过敏性鼻炎或下呼吸道感染的360例3~6岁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评估FeNO、CaNO、EOS的相关性,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评估FeNO、CaNO和EOS对3种疾病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哮喘患儿的FeNO、CaNO中位数高于其他疾病患儿,过敏性鼻炎患儿的EOS中位数最低,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FeNO、CaNO中位数最低.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eNO与CaNO呈正相关(r=0.59,P<0.05),FeNO 与 EOS 呈负相关(r=-0.61,P<0.05),CaNO 与 EOS 呈负相关(r=-0.63,P<0.05).随机森林模型显示,FeNO在疾病分类中的重要性最高.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种疾病中,FeNO、CaNO、EOS对下呼吸道感染的诊断效能均最高(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0.91、1.00).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诊断哮喘的曲线下面积为0.96,灵敏度为0.902,特异度为0.881.结论 FeNO、CaNO和EOS在鉴别诊断兰州地区3~6岁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下呼吸道感染方面展现出较好的潜力,且基于三者构建的多因素逻辑回归模型可有效提升对哮喘的诊断准确性.

    呼出气一氧化氮肺泡一氧化氮嗜酸性粒细胞儿童哮喘过敏性鼻炎下呼吸道感染

    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与早期母乳喂养的相关性分析

    李金洋石秦川胡晓山刘蓓蓓...
    79-82,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胎龄≤32周早产儿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与早期母乳喂养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20例胎龄≤32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发生中重度BPD将早产儿分为中重度BPD组37例和对照组183例,比较2组早产儿的临床特征、母乳喂养量和亲母母乳(MOM)喂养率,并分析母乳喂养与早产儿发生中重度BPD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中重度BPD组出生体质量<1 500 g、出生胎龄<28周、分娩方式为阴道分娩、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7分、机械通气时间≥7 d者占比均高于对照组,静脉营养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BPD组出生后0~7 d母乳摄入量、MOM摄入量、MOM喂养率和出生后8~14 d母乳摄入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出生后0~7 d母乳喂养量高是早产儿发生中重度BPD的独立保护因素(OR=0.865,95%CI:0.767~0.976,P<0.05),胎龄<28周(OR=5.238,95%CI:1.158~23.686,P<0.05)、机械通气时间 ≥7 d(OR=22.386,95%CI:6.769~74.030,P<0.05)是早产儿发生中重度BP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出生后早期母乳喂养可显著降低胎龄≤32周早产儿发生中重度BPD的风险,临床应积极推行早期母乳喂养措施.

    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母乳喂养亲母母乳喂养机械通气

    ORBIT评分与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比较

    赵慧明刘勇粟丽夏浩然...
    83-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ORBIT评分与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04例心脏瓣膜置换术后需行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的病例资料,分别根据ORBIT评分和HAS-BLED评分对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和分组,分析基于不同评分的风险分层与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事件的相关性,比较2种评分方法风险分层的一致性及其对出血事件的预测价值.结果 304例患者中,出血患者32例、未出血患者272例,出血患者的术后ORBIT评分、HAS-BLED评分均高于未出血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于ORBIT评分划分的中危、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分别为低危患者的6.092(95%CI:2.694~13.775)倍、9.373(95%CI:1.465~59.943)倍,基于 HAS-BLED 评分划分的中危、高危患者的出血风险分别为低危患者的3.750(95%CI:1.383~10.166)倍、14.250(95%CI:5.489~36.995)倍.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结果显示,ORBIT评分预测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646(95%CI:0.589~0.699),敏感度为46.88%,特异度为87.87%,最佳截断值为3分;HAS-BLED评分预测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的AUC为0.768(95%CI:0.717~0.814),敏感度为75.00%,特异度为69.85%,最佳截断值为2分;Delong检验结果显示,2种评分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D=0.122,95%CI:0.001~0.245,Z=1.962,P<0.05).结论 ORBIT评分和HAS-BLED评分对心脏瓣膜置换术后华法林抗凝出血风险均具有一定预测价值,其中HAS-BLED评分的预测效能更优.

    心脏瓣膜置换术华法林抗凝ORBIT评分HAS-BLED评分出血事件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颜云霞张卓亚黄赛赛耿林玉...
    88-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及其主要功能亚群γδT1、γδT17细胞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21例SLE患者(SLE组)、16例健康对照患者(HC组)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的比例及绝对数.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外周血γδT细胞、γδT1细胞、γδT17细胞与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2.30±1.10)%,低于HC组的(3.30±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γδT1细胞占淋巴细胞百分率为(0.93±0.67)%,低于HC组的(2.09±1.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γδT17细胞占淋巴细胞比率为(1.53±2.82)‰,与HC组的(0.18±0.12)‰比较有增多的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γδT细胞绝对数为(2.88±2.18)×104/mL,低于HC组的(7.96±3.96)×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SLE患者外周血γδT1细胞绝对数为(1.20±1.17)×104/mL,低于HC组的(5.05±3.04)×104/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 1);SLE 患者外周血 γδT17 细胞绝对数为(1.03±1.08)×103/mL,高于 HC 组的(0.40±0.24)×103/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17细胞比例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r=0.59,P<0.01)、红细胞沉降率(r=0.65,P<0.01)呈正相关,γ8T17细胞绝对数与SLEDAI(r=0.59,P<0.01)呈正相关,与补体C3水平(r=-0.53,P<0.05)呈负相关.结论 SLE患者外周血中γδT细胞数量显著下降主要由其γδT1细胞亚群减少所致,γ8T17细胞在SLE发病及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系统性红斑狼疮γδT细胞干扰素-γ白细胞介素-17A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

    通络养心方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研究

    唐园园李华
    94-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通络养心方联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的疗效以及对心功能和心室重构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江苏省中医院收治的60例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研究组给予西药降压联合中药汤剂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降压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心脏超声心室重构指标和左心室舒张指标.结果 治疗后,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总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收缩压、舒张压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及治疗后,研究组与对照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室后壁厚度(LVPW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组间、组内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舒张早期峰值血流速度与舒张晚期峰值血流速度比值(E/A)、二尖瓣口舒张早期血流峰值速度与二尖瓣环侧壁及室间隔的舒张早期峰值速度的比值(E/e')、E峰减速时间(EDT)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33%,对照组为2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降压药基础上加用通络养心方可改善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疗效,且不影响心室重构指标.

    中西医结合高血压左心室舒张功能不全临床疗效

    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S100A12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预测价值

    刘媛张红瑾刘佳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S100A12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ASCVD)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133例老年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ASCVD,将其分为糖尿病组(n=59)和ASCVD组(n=74).选取同期行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n=56).检测并比较血清FGF23、S100A12表达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ASCVD的影响因素.评估血清FGF23、S100A12水平对ASCVD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 ASCVD组高血压比例、空腹血糖、糖尿病病程高于或长于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SCVD组血清FGF23、S100A12表达水平高于糖尿病组、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血清FGF23、S100A12表达水平是影响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ASCVD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血清FGF23、S100A12单独预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ASCVD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5、0.874,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3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2.43%、89.83%.血清FGF23、S100A12联合预测优于其单独预测(P<0.05).结论 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清FGF23、S100A12水平均升高.血清FGF23、S100A12联合预测老年糖尿病患者发生ASCVD的价值相较单独预测更高.

    老年糖尿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S100A12水平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预测价值

    2018-2023年某三甲医院心脏移植术后感染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郭琳琳解璐刘永芳李攀攀...
    104-107,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2018-2023年某三甲医院心脏移植(HT)术后感染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2023年7月行HT术的31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感染情况将其分为感染组和对照组,记录患者一般信息,对HT术后感染的可能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查HT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 91例(28.98%)患者术后发生感染,主要感染部位为呼吸道、血液.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T术后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手术时间≥5 h、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尿管留置时间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术前白蛋白(Alb)<35 g/L.结论 合并慢性肺部疾病、手术时间≥5 h、术后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长、术后尿管留置时间长、术后机械通气时间长、术前Alb<35 g/L与HT术后感染发生有关,故应对患者上述因素进行积极干预,以降低感染风险.

    心脏移植术感染危险因素手术时间机械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