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扬州大学;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

卜平

半月刊

1672-2353

jcm@yzu.edu.cn,hlb@yzu.edu.cn

0514-87978989,87978917,87978807

225001

扬州市淮海路11号扬州大学医学院院内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Journal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ine in Practi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办刊宗旨是“为读者服务”,坚持实用性与导向性相结合。本刊的特色是秉承其前身《江苏临床医学杂志》一贯的讲求质量第一,和求实效的用稿原则,力求为读者提供迅即、实用的医学资讯。同时,立足江苏,面向全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组稿、用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像差的相关性分析

    苏哲卢艳袁青潘雪...
    108-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全眼像差、角膜前表面像差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95例(190眼)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量全眼像差、角膜前表面像差,记录总像差均方根(RMS)、总高阶像差均方根(RMSh),测量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中央角膜厚度(CCT)、眼内压(IOP)、校正Goldman眼压(IOPg)、角膜补偿眼压(IOPcc)、角膜黏滞阻力(CH)、角膜阻力因子(CRF)].比较不同近视程度患者的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和总RMS、总RMSh,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全眼、角膜前表面高阶像差(彗差、球差)的相关性.结果 95例患者左眼、右眼的角膜前表面像差(总RMS、总RMSh)均大于全眼像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度近视患者全眼、角膜前表面的总RMS均高于中度、低度近视患者,且中度近视患者高于低度近视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IOP与低度、中度近视患者的全眼和角膜前表面球差均呈强正相关(P<0.01),与高度近视患者的全眼球差呈强正相关(P<0.01);IOPg与低度、中度、高度近视患者的全眼球差均呈强正相关(P<0.01),与中度近视患者的角膜前表面球差呈强正相关(P<0.01);IOPcc与低度、中度近视患者的全眼球差呈正相关(P<0.05);CRF、CH均分别与低度、中度近视患者的全眼和角膜前表面球差呈正相关(P<0.05),与高度近视患者的全眼球差呈正相关(P<0.05).结论 近视患者的全眼像差通常小于角膜前表面像差,IOP、IOPg、IOPcc均与全眼球差存在相关性,且低度近视患者角膜生物力学参数与高阶像差的相关性强于中度、高度近视患者.

    近视角膜生物力学像差眼压球差

    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效果评价

    叶文婕张启燕曹建峰于珂鑫...
    113-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联合低浓度阿托品对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纳入诊断为轻度近视的80例青少年为研究对象.按照受试者及监护人意愿分为对照组40例和中医干预组40例.对照组每晚睡前双眼结膜囊滴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1次.中医干预组受试者在对照组局部用药的基础上,每周进行2次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治疗.2组受试者干预疗程均为12个月.分别于干预前及治疗后3、6、12个月随访,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检查,测定2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裸眼远视力变化,采用散瞳验光联合电脑验光仪测定2组治疗前后等效球镜度变化,采用光学生物测量仪测量治疗前后眼轴长度变化,比较2组治疗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对照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裸眼远视力较干预前下降,中医干预组裸眼远视力较干预前逐渐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中医干预组裸眼远视力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2组等效球镜度均逐渐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个月,中医干预组等效球镜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眼轴长度逐渐增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12个月,中医干预组眼轴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用0.01%阿托品后,对照组8例患儿出现户外畏光症状;中医干预组使用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联合0.01%硫酸阿托品治疗后,4例患儿出现户外畏光症状,用药2周后症状消失.结论 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联合低浓度阿托品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低浓度阿托品,能有效控制近视屈光度的进展,减少其产生的不良反应.

    青少年近视防控0.01%硫酸阿托品滴眼液中医"五位一体"综合疗法

    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全身炎症指数与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及护理指导:基于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的数据分析

    丁莉莉李婷茹钱丽君史超雄...
    118-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人群中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心力衰竭患病率的相关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启示.方法 从1999-2010年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NHANES)数据库筛选5 607例60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心力衰竭组(437例)和非心力衰竭组(5 170例).将所有参与者根据SII水平的不同按照四分位法分为Q1~Q4组,Q1组为参照组.逐步调整潜在混杂因素,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4组心力衰竭患病率的差异,并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2组患者在种族、年龄、教育水平、收入水平、吸烟史、饮酒史、体质量指数(BMI)、C反应蛋白、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血红蛋白、糖尿病史和冠心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心力衰竭组相比,心力衰竭组淋巴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较低,而中性粒细胞计数和SII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SII升高与心力衰竭患病率呈正相关(P<0.05).在调整相关混杂因素后,SII第2至第4分位数的患者心力衰竭患病率的比值比(OR)和95%置信区间(95%CI)分别为0.80(0.57~1.11)、1.14(0.84~1.56)和 1.38(1.02~1.87)(趋势 P=0.006).根据性别、糖尿病、冠心病、高脂血症和eGFR进行亚组分析,结果表明,在没有冠心病、eGFR≤90 mL/(min·1.73m2)、无论有无高脂血症的女性中,SII最高四分位数(Q4)的参与者较Q1罹患心力衰竭的风险更高(趋势P<0.05).结论 SII可能与老年高血压人群心力衰竭患病率独立相关,对临床及护理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老年人高血压全身免疫炎症指数心力衰竭护理美国国家健康和营养调查数据库

    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的构建

    程梅李黎明白向威袁梦洋...
    124-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适用于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质量评价的敏感指标.方法 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理论模型,采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证据综合,开展2轮专家函询,确定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质量的敏感指标.结果 2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100.00%、94.12%;参与2轮函询专家的判断依据系数(Ca)分别为0.893、0.914,熟悉程度系数(Cs)分别为0.902、0.921,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98、0.918;第1轮函询专家对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12、0.247、0.327,第2轮函询专家对一、二、三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225、0.349、0.257.最终构建的AAD患者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包含3个一级指标、8个二级指标、29个三级指标.结论 本研究构建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可作为评价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急救护理质量的依据.

    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救护理敏感指标德尔菲法循证护理三维质量结构模型

    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燕张柳柳吴冰
    129-132,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加情志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实施化疗的124例晚期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采用放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液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NF-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症状维度、功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30)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NF-γ水平高于治疗前,VEGF、IL-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1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有效性.

    晚期肺癌化疗穴位贴敷情志护理免疫因子恶心呕吐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诊治进展

    张爱萍陈珏
    13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是目前临床常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但其可能引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CIP),进而影响患者的临床获益.本文系统性分析国内外文献,综述CIP的发病率、危险因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分级和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及时干预CIP的发生与发展,为ICIs的临床应用提供合理有效的理论依据.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肺炎非小细胞肺癌不良反应肺炎

    微炎症状态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研究进展

    陈欧丽王桢黎
    139-142,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病死率.目前,COPD的发病机制尚无明确定论.微炎症状态是指由于细菌、病毒、真菌感染等原因导致的某些病原体在体内生长繁殖,引起局部组织和全身性炎症反应,表现为全身循环中炎症标志蛋白及炎症细胞因子轻度持续增高.本文对微炎症状态与COPD的相关文献报道进行综述,总结微炎症状态导致机体促炎和抗炎机制,可造成肺部组织细胞的缺血和缺氧性破坏与损伤,进一步加剧肺部损伤.微炎症状态常见的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以及白细胞介素(IL)等炎症因子与COPD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能促进病情进展,持续影响患者肺功能、动脉血气及营养状况.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微炎症状态病情严重程度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效优化技术现状与进展

    李美鑫王静李响张硕...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白内障手术已经进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时代,精准控制目标屈光度,快速有效提高患者的视觉质量成为白内障医生的共同追求.而飞秒激光辅助的白内障手术、手术导航技术、主动控制液流超声乳化技术、专用的高质量眼内灌注液、无滴眼液手术模式、眼表修复与干眼管理、功能型人工晶状体的应用、术后视功能训练等手术质效优化方面,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诊疗体验、加速患者康复、提升术后视觉质量、提升患者满意度等,促进屈光白内障手术发展.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质效优化飞秒激光手术导航系统视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