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秸秆还田下氮素调控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

    李磊李晓慧樊丽琴王旭...
    221-2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秸秆还田措施下氮素调控水平对盐碱地玉米根际土壤细菌群落多样性的影响,选取2016-2020年连续5年秸秆还田定位试验土壤,建立盆栽试验,设置不施氮(N0)、施氮量180 kg/hm2(N180)、360 kg/hm2(N360)、540 kg/hm2(N540)4个处理,分析不同氮素调控水平下土壤关键理化因子特性及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变化.结果表明,不同氮素调控水平对土壤全盐含量、pH值及有机质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其中,N360处理相比N0处理显著增加速效氮、有效磷及速效钾含量,且增加脲酶、碱性磷酸酶及蔗糖酶的活性.基于高通量测序发现,根际土壤细菌OTU在各处理间大小依次为N180>N0>N540>N360,N180处理相比N0处理提高Chao1指数,而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了 Shannon指数;群落结构组成显示,N180、N360、N540处理相比N0处理降低门水平下优势菌群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提高酸杆菌门(Acidobacteria)G6分属及芽单胞菌属(Gemmatimonas)、亚硝化球菌属(Nitrososphaera)相对丰度;冗余分析得出土壤有效磷与细菌群落间关系密切.综上,秸秆还田措施下,施氮量360 kg/hm2处理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酶活性,而施氮量180 kg/hm2有助于增加根际土壤细菌OTU,同时能提高土壤细菌物种总数,改善土壤群落结构.

    盐碱地氮素土壤速效养分细菌群落群落结构生物多样性

    不同比例猪粪沼液配施对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的影响

    齐俊余夏薇黄静张坤...
    228-2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猪粪沼液施用对小麦土壤线虫群落结构影响,试验设置了对照CK(不施肥)、T30(沼液110 t/hm2,化肥 1.2 t/hm2)、T50(沼液 180 t/hm2,化肥 0.9 t/hm2)、T70(沼液 250 t/hm2,化肥 0.55 t/hm2)4 个处理,比较不同比例沼液施用对土壤养分变化及土壤线虫群落的差异.结果表明,与不施肥相比,沼液不同比例施用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提升明显,T50处理小麦土壤肥力达到最佳水平.与不施肥相比,沼液施用有助于土壤线虫总数量的提升,T50处理更有利于食细菌等有益线虫生长,而抑制植食性有害线虫的繁殖,且土壤线虫生长与土壤养分因子间联系密切.不同比例沼液施用自由线虫成熟度指数(MI)值较不施肥处理均有所提升,植食性线虫成熟度指数(PPI)值在1.10~1.60,T50处理时PPI值达到最低值,说明土壤受干扰程度小、稳定性增加,而T70处理瓦斯乐斯卡指数(WI)值小于1,不利土壤系统维持稳定.本试验条件下,T50(沼液180 t/hm2,化肥0.9 t/hm2)处理能够有效提高土壤肥力,平衡不同食性土壤线虫占比,使得土壤生态环境趋向健康稳定,可为当地猪粪沼液的高效利用和土壤的健康运行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施肥沼液土壤肥力土壤线虫线虫群落结构

    灭菌方式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战宇苗馨月王二刚周一...
    235-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强还原土壤灭菌和氯化苦土壤熏蒸是2种常用的农业措施,为了探寻2种灭菌方式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肥(SFC_CB)、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肥(RSD_CB)和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加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SFC_RSD)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FC_CB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SOM)和全钾(TK)含量,RSD_CB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电导率(EC值)和速效钾(AK)、水解氮(AN)含量,SFC_RSD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效磷(AP)含量;与RSD_CB处理组相比,SFC_CB、SFC_RSD处理组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提高了覆盖度;从不同处理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5个真菌门、9个真菌纲、15个真菌目、19个真菌科和24个真菌属,其中共有OTU被划分为20个真菌属,有17个真菌属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特有OTU被划分为47个真菌属,SFC_CB、RSD_CB、SFC_RSD处理组分别包含15、29、18个属.此外,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其中EC值、pH值、SOM含量、AK含量和AP含量是主要驱动因素.从不同处理土壤中共鉴定出12个真菌功能群,且各真菌功能群在不同处理中的相对丰度不同.综上,2种灭菌方式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真菌多样性,重组核心微生物群,因此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有望替代传统的化学熏蒸技术.

    人参连作障碍强还原土壤灭菌土壤养分真菌群落

    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陈军郑青松
    245-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种植番茄6年的连作土,采用棚内划区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1)、常规施肥(CK2)、常规施肥下增施AM真菌(AM)、普通生物有机肥(CF)、新型生物有机肥(NF)及AM真菌分别配施普通生物有机肥(ACF)、新型生物有机肥(ANF),探索生物有机肥与AM真菌配施对连作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1相比,在连作土中常规施肥处理(CK2)的番茄品质、土壤性质及真菌群落结构变化较小.与CK2相比,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AM、CF、NF、ACF、ANF)均略增加了 pH值,提高了有机质(OM)、微生物量碳、速效养分(AN、AP、AK)、交换性镁(EMg)及交换性钙(ECa)含量,提升了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及维生素C等品质参数,各指标均以AM真菌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ACF、ANF)的效果较佳.Illumina HiSeq测序结果表明,AM真菌-生物有机肥相关处理均降低了真菌多样性和丰富度.群落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与CK1、CK2相比,轮枝菌属(Gibellulopsis)、镰刀菌属(Fusarium)、腐质霉属(Humicola)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斗管囊霉属(Funneliformis)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整体以ANF存在极值.相关分析及RDA结果表明,除pH值外,其他土壤因子与果实品质参数均存在密切关系,且OM、MBC含量是影响斗管囊霉属的主要土壤因子,而ECa是决定轮枝菌属、镰刀菌属、腐质霉属丰度的主要土壤因子.综上,AM真菌、生物有机肥均可提高连作番茄品质、改善土壤性质及调控土壤真菌群落结构,以AM真菌配施以新型生物有机肥更适合番茄连作土的施用.

    番茄生物有机肥AM真菌品质土壤性质真菌群落

    江苏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城市老年人旅居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王琴陈菁菁陈良梅
    253-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城市养老困境,众多学者对乡村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新模式进行分析.以江苏省城市老年人旅居养老意愿为研究对象,采用方差和线性回归分析江苏省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对城市老年人旅居养老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城市老年群体的个体特征中,低龄、退休收入高、所在城市级别高、受教育程度高、对田园综合体认知度高的城市老年人旅居养老意愿度高,田园综合体中的配套设施、景观特征、区位特征等对城市老年人旅居意愿有极显著正影响;消费特征对城市老年人旅居意愿有极显著负影响;人文环境和社会特征对城市老年人旅居意愿无显著影响.因此,江苏省农村田园综合体建设要坚持3个方向: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提高老年群体经济保障力;规划融合"三生"空间,提升老年生活幸福指数;开发一站式智慧服务平台,满足老年群体多元化需求.

    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养老保障养老服务

    "数字赋能"破解乡村三大"失能问题"

    倪羌莉王奎山章洪娟李敏...
    259-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乡村市场发展空间巨大,我国的"三农"包含农业、农村、农民,当前乡村围绕"三农"普遍存在三大"失能"的共性问题:一是农业的"经济"失能,二是农村的"治理"失能,三是农民的"情感"失能.针对乡村三大"失能"问题,通过数字乡村"资源赋能"破解"经济"失能,通过数字乡村"结构赋能"破解"治理"失能,通过数字乡村"心理赋能"破解"情感"失能.当然,从本质上看,数字赋能属于技术层面,为了让数字赋能得以实现,还需要从政府、企业和村级层面健全组织赋能机制,为技术层面提供保障,以此真正将数字乡村建设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优势转化为实际效益.

    数字乡村赋能失能问题机制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