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利用CRISPR/Cas9系统创制水稻品种GW2基因的突变体

    颜静宛陈子强周淑芬王锋...
    7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培育具有育种价值的GW2基因编辑的水稻优异新品种在水稻育种中具有重要意义,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以生产上广泛推广应用的13份水稻品种为材料,对粒质量基因(GW2)进行定向性状改良,通过农杆菌转化创制出一批无T-DNA元件的水稻非转基因GW2突变纯合株系.结果表明:13份T0 代水稻转基因中,有28.0%~59.1%植株的GW2基因发生了突变,纯合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35.0%,双等位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14.2%,杂合突变株数量占总突变株数量的50.8%.此外,不同水稻品种发生的突变类型也略有不同.对13份T2代非转基因水稻GW2突变纯合株进行千粒质量性状的考种分析.与对应的野生型亲本品种相比,纯合突变水稻植株的千粒质量显著提高10.81%~58.22%.本研究结果极大地丰富了GW2的突变类型,为不同水稻品种的高产稳产创造了重要的种质资源,同时也为利用基因编辑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了有价值的育种信息.

    水稻CRISPR/Cas9基因编辑粒质量GW2基因突变

    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基因NR、GS、GOGAT表达的影响

    徐洪超王增雪逄洪波王兰兰...
    79-8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不同氮处理对高粱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提高高粱氮素利用率,选择最佳施氮模式,选用2个高粱品种辽粘3号、晋杂34,设置4个氮处理水平(N0:0 kg/hm2,N1:60 kg/hm2,N2:120 kg/hm2,N3:180 kg/hm2),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测定苗期、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高粱叶片、籽粒的NR、GS、GOGAT基因相对表达量,分析不同氮处理水平对氮代谢相关酶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除成熟期叶片外,各生育期辽粘3号、晋杂34叶片、籽粒在施氮条件下的NR、GS、GOGAT基因相对表达量均高于未施氮处理.随施氮量增加,高粱叶片和籽粒NR、GS、GOGAT基因相对表达量呈上调或先上调后下调的变化趋势.辽粘3号和晋杂34在N2、N3处理的NR、GS、GOGAT基因相对表达量处于较高水平.综合多方面因素考虑,可以将N2处理确定为最适施氮量.

    氮处理基因表达高粱氮代谢基因相对表达量

    喷施外源物质复配剂对烤烟生长和烟叶质量的影响

    熊佳诚沈子奇高旭许金亮...
    84-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烤烟大田生长发育及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利用6-BA、DA-6、LaCl3、DCPTA等4种外源物质共设置11个复配剂处理(含清水对照),分别测定烤烟植株现蕾期至圆顶期的农艺性状、冠层特征、光合参数和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经济指标.结果表明:(1)除T1处理外,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剂对烤烟现蕾期至圆顶期的株高、最大叶宽、最大叶面积均有较大提升,其中T3、T8、T10处理对烤烟整体农艺性状均有促进效果,T3处理最为明显;(2)中层光能截获率在T2、T7、T8处理下增长效果最显著,群体光能截获率在T7、T9处理下略有提升,不同外源物质配施都延缓了烟叶成熟过程中光合参数下降的幅度,增强了烟叶的耐熟性;(3)不同外源物质配施方式下烟叶产量和产值均有所提升,其中产量增长率在1.9%~18.5%之间,产值增长率在3.3%~16.6%之间,T3、T8、T10处理与CK相比,均价、上等烟比例、中上等烟比例均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其中T8处理对于烤烟的经济性状提升最为明显;(4)不同外源物质复配剂均能提高烤后烟叶的化学成分协调性,烤后烟叶化学成分协调性在T1、T5、T6、T8、T9、T10处理中表现最好,其中化学成分协调性的综合得分提高1.6~7.6分.综上所述,现蕾期喷施6-BA、DA-6、LaCl3、DCPTA等外源物质的复配剂,能促进烤烟的大田生长发育、增强烟叶光合作用、优化化学成分协调性、提高烤后烟叶产质量;其中T8处理的促进效果最好,其次为T3处理.

    云烟87外源物质复配光合参数化学成分协调性

    水稻半矮秆突变体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其对植株抗倒伏性的影响

    魏吉平李成霞牟佳美柯善文...
    90-9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水稻半矮秆突变体中内生真菌种类与分布及内生真菌对水稻植株抗倒伏性的影响,以水稻中花11及其矮化突变体pex1为研究对象,对植株根、茎、叶等组织植物内生真菌进行分离,运用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区序列分析法,对内生真菌进行鉴定与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内生真菌侵染接种的方法,使内生真菌定殖于中花11植株体内,并对植株茎秆特性与强度、株高及抗倒伏指数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5种内生真菌,隶属5纲、6目、8科、8属.从突变体pex1植株的根、茎、叶中都可以分离得到疣孢青霉(Penicillium verruculosum),但在中花11各组织器官中并未分离得到;用疣孢青霉对中花11进行侵染处理后发现,处理组水稻植株茎秆抗折力明显增强,株高降低,茎秆节间壁厚增加,茎秆木质素含量及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明显上升,倒伏指数下降,说明疣孢青霉可提高水稻植株抗倒伏性,但其具体作用机理尚不清楚.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内生真菌影响水稻抗倒伏性的生理机制,并为水稻及其他作物的高产优质栽培与育种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与微生物资源.

    水稻内生真菌疣孢青霉倒伏木质素

    鲜食糯玉米杂交种对花粒期高温的响应及耐高温性评价

    赵文明崔亚坤张美景孔令杰...
    97-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花粒期高温胁迫对鲜食糯玉米杂交种花期、植株和产量等相关指标的影响,并对杂交种的耐高温性进行评价,筛选出耐高温能力强的品种,为保障生产安全提供品种支撑.以12个鲜食糯玉米杂交种为试验材料,花粒期避开高温(4月3日,对照)和花粒期处于高温(6月7日,高温处理)2个时间播种,在大田自然环境下进行耐高温性鉴定.调查记载杂交种的生育时期,成熟后用直尺测定株高与穗位高,测量穗长、穗粗、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质量、秃尖长度和小区产量.根据产量性状的耐高温系数,采用主成分分析法、隶属函数分析法、聚类分析法评价鲜食糯玉米品种的耐高温性.结果表明,高温胁迫造成鲜食糯玉米杂交种的散粉期、吐丝期和采收期提前,平均提前2.25、1.08、3.59 d;散粉—吐丝间隔期变长,平均延长1.17 d;吐丝—采收间隔期变短,平均缩短2.50 d.高温胁迫造成株高和穗位高降低,耐高温系数均低于100%,品种之间存在差异.天贵糯932株高和穗位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大,分别为94.75%和89.07%;万糯2000株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小,苏科糯1702穗位高的耐高温系数最小,分别为86.62%和79.32%.高温胁迫导致小区产量下降,穗长、穗粗、鲜百粒质量降低,穗行数和行粒数减小,秃尖长度增加,耐高温系数由大到小为秃尖长度>穗粗>穗长>穗行数>行粒数>鲜百粒质量>小区产量,品种之间存在明显差异.苏科糯1801的耐高温性最强,耐高温性综合评价值(D值)为0.915;万糯2000的耐高温性最差,D值为0.130;耐高温能力由强到弱为苏科糯1801>农科糯336>苏科糯1902>苏玉糯5号>苏科糯1704>苏科糯1701>苏科糯1803>苏科糯1901>天贵糯932>苏科糯1702>彩甜糯6号>万糯2000.根据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12个杂交种分为耐高温型、中间型和高温敏感型.其中,苏科糯1801、农科糯336、苏科糯1902是耐高温型品种,万糯2000、苏科糯1702、彩甜糯6号是高温敏感型品种.高温胁迫环境下,耐高温型品种的产量性状优于中间型和高温敏感型品种,且变化幅度较小.

    鲜食糯玉米花粒期高温胁迫耐高温系数综合评价

    秸秆覆盖量对夏花生生长、产量及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张艳艳李文金康涛李海东...
    104-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明确适宜替代地膜增产作用的小麦秸秆覆盖量,以花生品种泰育101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覆盖地膜处理为对照(CK),研究不同小麦秸秆覆盖量0 kg/hm2(T1)、3 000 kg/hm2(T2)、6 000 kg/hm2(T3)、9 000 kg/hm2(T4)处理对夏花生出苗率、土壤容重及微生物数量、主茎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量及其分配比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秸秆覆盖量增加,花生出苗率、土壤微生物数量、主茎高、侧枝长、干物质积累总量、荚果产量均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CK相比,当秸秆覆盖量为6 000 kg/hm2(T3处理)时,出苗率显著升高,且显著高于其他处理;0~20 cm 土层土壤容重显著降低,与T4处理无显著差异,但明显低于T1、T2处理;细菌、真菌、放线菌数量显著升高;花针期、结荚期主茎高无显著变化,但均显著高于T4、T2、T1处理;饱果成熟期主茎高,花针期、结荚期和饱果成熟期侧枝长,干物质积累总量,根+果针及荚果的干物质积累量,荚果产量和籽仁产量,出仁率均明显升高,且高于其他各处理;茎秆+叶片干物质积累量占总积累量的比例和1 kg果数显著降低.在本研究条件下,种植夏花生时覆盖6000 kg/hm2小麦秸秆可以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微生物数量,促进花生主茎和侧枝的生长、干物质的积累及产量的提高,可以替代地膜的增产作用,这为减少地膜污染、实现生态种植提供了理论依据.

    小麦秸秆覆盖量夏花生生长荚果产量籽仁产量土壤容重微生物地膜

    磷肥配施硫酸锰对黑青稞生物量及旗叶光合特性的影响

    周新陈功喜赵香龙张浩天...
    109-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由于黑青稞受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土壤盐碱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黑青稞产量较低,通过研究磷肥配施硫酸锰来分析对黑青稞生物量及光合特性具有重要研究意义.以隆子黑青稞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置不施磷和锰(CK)、磷肥(P)、硫酸锰(Mn)和磷肥配施硫酸锰(P+Mn)4个处理对黑青稞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以及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上部分生物量与总生物量皆表现为P+Mn>P>Mn>CK;P+Mn、P和Mn处理较CK根系生物量分别提高61.9%、38.03%、17.95%;随着花后生育进程的推进,不同处理的叶绿素相对含量表现为P+Mn>P>Mn>CK;与CK相比,单施磷肥和单施硫酸锰都可以提高黑青稞的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生物量,磷肥配施硫酸锰可进一步提高黑青稞旗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及生物量.综上,磷肥配施硫酸锰可协同增效,促进黑青稞光合产物的生产和积累,进而提高黑青稞生物量.

    磷肥硫酸锰黑青稞生物量光合特性

    增施中药渣生物有机肥对烤烟生长、养分吸收及品质的影响

    李朝文李响陈学卷郭松...
    114-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中药渣循环利用,探讨中药渣有机肥资源化后对烤烟生长及烟叶品质的影响,采用烤烟盆栽试验对施用中药渣有机肥及生物有机肥后烟叶农艺性状、养分吸收和烟叶化学品质的差异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中药渣有机肥和生物有机肥的施用提高了烟株的株高、叶长和叶面积,促进了根系生长与活力,提高了磷、钾、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了烟碱含量,改善烟叶糖碱比和钾氯比等化学品质协调性.施用生物有机肥能明显促进氮素从根部向地上部尤其是叶片转移,有利于促进根部磷吸收向地上部转移并更多地保留于茎部,促进茎部钾向叶部转移.供试3种生物有机肥中,以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F11为功能菌的生物有机肥B2在促进烤烟养分吸收和提高烟叶品质的潜力较为突出.

    中药渣生物有机肥烟草农艺性状养分分配

    无机肥配施生物菌剂对植烟土壤质量及烤烟品质的影响

    钱颖颖任可陈颐马翔...
    121-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无机肥配施不同生物菌剂对烤烟NC102的植烟土壤质量、烤烟生长发育动态变化规律以及烟叶产质量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设计,以常规施肥处理为对照(CK),设置常规施肥分别配施0、0.2、0.3、0.6g/株4种梯度的哈茨木霉、枯草芽孢杆菌、EM复合菌菌剂,共计8个处理,研究烤烟团棵期、旺长期、成熟期各处理植烟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烤烟农艺性状、根系结构发育指标、烟叶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和初烤烟叶经济性状的差异.结果表明,常规施肥配施包含EM复合菌的2~3种生物菌剂处理能有效提高土壤质量、烤烟生长发育和初烤烟叶产质量.土壤质量方面,常规施肥配施多种生物菌剂能提升土壤速效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碳氮获取酶活性、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并且随着生育期推进,土壤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在旺长期达到峰值;烤烟植株生长发育方面,常规施肥配施多种生物菌剂能有效提升烟叶抗氧化酶活性、烤烟有效留叶数、叶片鲜质量和烟叶氮、磷、钾含量,并且促进烤烟根系结构发育.初烤烟叶产质量方面,常规施肥配施多种生物菌剂能显著提高烟叶产值、均价和上等烟比例(P<0.05).总体而言,各生育期均以常规施肥配施微生物菌剂组合对土壤质量、烤烟生长发育和烟叶产质量的促进效果较佳.综上可知,常规施肥配施以EM复合菌为主的2~3种生物菌剂能提高烤烟NC102的植烟土壤质量,促进烤烟植株生长发育,增加烟叶产质量,对于烤烟NC102的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生产实践意义.

    烤烟生物菌剂土壤养分烤烟生长发育烟叶产质量

    施氮量对不同筋型小麦光合特性、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朱倩孟自力倪雪峰朱伟...
    131-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氮肥对小麦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确定小麦最佳施氮量,以轮选145(中筋)、轮选49(中强筋)、中麦578(强筋)、商麦167(中筋)为试验材料,设置N0(0 kg/hm2)、N1(90 kg/hm2)、N2(180 kg/hm2)、N3(270 kg/hm2)、N4(360 kg/hm2)5个氮肥处理,研究施氮量对小麦叶绿素(SPAD值)、叶面积指数(LAI)、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增加,轮选145叶片SPAD值、LAI、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轮选49、中麦578、商麦167呈先增后降趋势,其中轮选49、中麦578峰值在N3处理,商麦167峰值在N2处理或N3处理,且施氮处理均高于N0处理;胞间CO2浓度(Ci)变化趋势与Pn、Gs、Tr相反.增加施氮量能提高4个品种的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和稳定时间,轮选145和商麦167各指标在0~36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轮选49和中麦578在0~27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增加而增加.轮选145籽粒产量在N4处理达到最高,轮选49和中麦578产量在N3处理达到最高,商麦167产量在N2处理达到最高,最大籽粒产量表现为商麦167>轮选145>轮选49>中麦578,且同一氮肥处理下商麦167产量均高于其他品种,说明商麦167氮肥适应力强,轮选145、中麦578、商麦167在低氮(N1)处理的籽粒产量较N0处理分别提升52.93%、84.03%、49.02%,说明这3个品种氮肥利用效率高;随着施氮量增加,轮选145、商麦167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增加,轮选49、中麦578穗数、穗粒数增加,说明轮选145、商麦167产量提高主要依靠产量3因素协调,轮选49、中麦578产量提高主要依靠穗数和穗粒数.综合考虑光合特性、品质和产量等指标,轮选49、中麦578高产优质的最佳施氮量为270 kg/hm2,轮选145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商麦167最佳施氮量为180 kg/hm2.

    施氮量光合特性品质产量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