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水氮处理对玉米生长、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肖贵墨金萍曹宁白灵...
    84-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玉米生产中大量施肥造成土壤质量下降、肥料资源浪费等问题,采用水、氮2因素试验设计,其中灌溉量设置200、400、600 m3/hm2等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75、150、225、300、375 kg/hm2等6个水平,共设18个处理,研究不同水氮处理对半干旱地区玉米农艺性状、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同一灌溉条件下,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呈单峰趋势变化,均在施氮量为225 kg/hm2时达到最大值.而在同一氮水平下,灌溉量为400 m3/hm2时,玉米干物质积累量、产量、植株氮素积累量、籽粒氮素积累量和氮素收获指数均达到最大值.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玉米产量与穗粒数、百粒重和穗粒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而与收获指数之间无显著相关关系,说明穗粒数、百粒重和穗粒重是玉米产量提高的决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表明,灌溉量为400 m3/hm2、施氮量为227.02 kg/hm2时,可获得最佳理论产量,为6 492.11 kg/hm2,是最佳水氮组合.综上所述,在半干旱地区,密度60 000株/hm2、灌溉量400 m3/hm2、施氮量225 kg/hm2是玉米种植最佳技术组合.

    施氮量灌水量玉米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黄淮海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典型农艺性状筛选

    庄秋丽黄玉波徐博涵訾勇...
    89-95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分析参加2016-2017年黄淮海小麦—玉米双机收籽粒试验的不同类型参试玉米品种农艺性状,筛选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典型农艺性状.不同类型参试玉米品种的不同类型农艺性状的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国审宜机收籽粒型玉米品种具有以下明显特征:早吐丝、早成熟和生育期短,雄穗分枝数量中等,半松散、半紧凑株型,果穗茎秆角度为30°~45°,株高260~280 cm,花丝以青色为主,穗位高110 cm左右,最高不能超过120 cm,穗长较短,13~15 cm,穗粗5 cm左右,穗粒重130 g左右,千粒重相对较小,产量较高;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籽粒破损率低和籽粒损失量小的特点.相关性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参试玉米品种的株高、穗位高、穗粗、穗行数相互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穗粒重与吐丝期、成熟期和生育期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性,吐丝期、成熟期与生育期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出苗期、生育期和穗粒重对收获期籽粒含水量具有显著或极显著正效应,而穗行数具有显著负效应;吐丝期和生育期对籽粒损失量具有显著和极显著正效应,而株高、穗位高和穗行数对籽粒损失量具有极显著负效应,穗粗和产量具有显著负效应.综合以上结果,可将筛选黄淮海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的典型农艺性状归结为出苗期、吐丝期、生育期、雄穗分枝数、株高、穗位高、穗粗、穗行数、穗粒重和产量,可为黄淮海宜机收籽粒玉米品种培育提供参考资料.

    黄淮海机收籽粒典型农艺性状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组合对陕南烤烟上部烟叶品质特性的影响

    朱一坷彭智良赵园园杨青玺...
    96-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陕南烟区烤烟优质上部烟叶形成的时空效应,以陕西省商洛市的主栽品种云烟99为材料,设计不同移栽期和采收期的栽培组合试验,在研究过程中探讨不同处理方法对烤烟上部烟叶采收外观特征的影响,并进行烤后烟叶经济性状、物理性状、常规化学成分、感官品质以及中性香气物质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的延迟,上部烟叶的叶面色调逐渐从黄绿变为浅黄或淡黄,叶面落黄程度增加,叶脉变白,茸毛加速脱落,叶面的成熟斑增多.移栽期和采收期极显著影响烤烟上部烟叶的叶长、单叶重、叶质重.移栽期对烤烟上部烟叶的经济性状,如产值及上等烟比例等产生极显著的影响.移栽期的推迟会导致上部烟叶产量、产值及上等烟的比例先升高后降低.采收期延迟4、6 d上等烟比例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比正常采收分别显著提高3.87、4.56百分点.采收期对烤后上部烟叶的品质影响较大,采收期与烤后上部烟叶的香气质量密切相关,延迟2~4d采收,烤后上部烟叶的感官品质评分较优异,化学成分协调,中性香气物质的含量也较高.综合分析,陕南烟区烤烟在4月25日移栽,延迟2~4 d,上部烟叶落黄70%~79%,主脉变白70%~79%,成熟斑稍多时采收,上部烟叶落黄程度较高,内含物质转化充分,经济性状表现良好,最有利于优质上部烟叶形成.

    上部烟叶移栽期采收期品质

    施钾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李宁刘骏杨志清李鸣凤...
    105-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云南春作马铃薯的适宜钾肥用量,为云南春作马铃薯钾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南主栽马铃薯品种青薯9号为试验材料,设置0、120、240、360 kg/hm2等4个钾肥处理,研究不同钾肥用量对云南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及钾素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钾肥相比,施用钾肥能够显著增加马铃薯产量,马铃薯平均增产14 270 kg/hm2,平均增产率为43.1%,其中 360 kg/hm2处理下的产量最高,但与240 kg/hm2处理相比没有显著差异;同时,施用钾肥能够显著提高大薯率,与不施钾肥相比,大薯率平均提高36.19%,中薯率、小薯率分别降低29.16%、45.17%.施用钾肥能促进马铃薯植株生长,整个生育期株高、茎粗分别平均提高13.06%、17.78%;施用钾肥能显著增加马铃薯整个生育期各器官的干重、钾含量及钾积累量,整个生育期马铃薯全株干重、钾素积累量平均分别增加32.80%、81.55%;施用钾肥促进了马铃薯干物质、钾素向块茎转运,在240 kg/hm2用量下,马铃薯块茎干物质、钾素分配比最大,分别为70.68%、64.92%.然而,随着钾肥施用量的增加,钾肥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钾肥利用效率,云南春作马铃薯钾肥用量以240 kg/hm2为宜.

    春作马铃薯生长发育钾素吸收利用云南施钾量

    不同遮阴条件下施氮量对雪茄茄衣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任一鹤赵松超朴晟源白建保...
    111-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雪茄烟是特殊的高氮类型烟草,氮素用量对其生理特性及品质发育影响较大,氮肥施用的多少可以直接调控雪茄烟叶的生长发育,目前国内外获取雪茄茄衣的方式主要采用遮阴栽培的方法.为了探究不同遮阴条件下施氮量对德雪3号品种雪茄生长过程中不同时期生理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以四川雪茄德雪3号为试验材料,分析不同施氮量(120、150、180 kg/hm2)和透光率(40%、60%、80%)对雪茄烟叶不同生长时期光合特性、质体色素、根系发育、化学成分、物理特性、外观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净光合速率T9处理最佳.3个时期相比较,成熟期的蒸腾速率普遍较高;整体团稞期和旺长期的气孔导度普遍高于成熟期.根系发育的干物质积累在成熟期达到最大,根系活力指标在高氮处理下活性最高,T6处理与其余处理差异性最显著.化学成分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T5处理的钾氯比值最高,证明其燃烧性最好.雪茄质量越优的其化学成分指标之一氮碱比越接近1,而T5处理最接近1;化学成分协调性、物理特性以及外观质量评价以T5处理最优.总体研究表明,中氮中透光率处理最有助于雪茄茄衣生长发育,且适度的遮阴条件与施氮量互作更有利于雪茄茄衣的品质发育.

    施氮量遮阴雪茄茄衣光合特性根系活力质体色素化学成分

    烟草碳代谢产物及关键酶基因对移栽期的响应

    钱雪松黄人杰周俊成彭三喜...
    117-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究威宁黑石地区移栽期对云烟87大田期碳代谢产物含量、碳代谢酶活性及其关键基因表达量的影响,为明确威宁黑石地区最适宜的移栽时期,提高烟叶品质提供理论依据.以云烟87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移栽期设4个水平:T1(4月10日)、T2(4月20日)、T3(4月30日)、T4(5月10 日),2022年于毕节市威宁地区开展田间试验,在大田不同生育时期测定云烟87碳代谢产物及关键酶基因对移栽期的响应.结果表明,云烟87旺长期、现蕾期烟叶中还原糖含量呈先升后降的趋势,且随生育进程推进,各移栽期处理的还原糖含量也呈先升后降的趋势,T2处理烟叶还原糖含量在多数生育期处于较高水平;各移栽期处理的总糖含量的变化规律在各生育期都不尽相同,T2处理烟叶总糖含量在多数生育期处于较高水平;淀粉含量则随移栽期推迟,在生育前期呈先降后升的趋势,在生育后期呈先降后升再下降的趋势.碳代谢酶活性方面,移栽后30~70 d,α-淀粉酶(α-Amylase)活性最低的处理均为T3或T4处理,T2处理活性均为最高或第二高;在同一生育时期内,蔗糖合成酶(SS)、蔗糖转化酶(INV)、蔗糖磷酸合成酶(SPS)活性最高的多数为T3、T4处理.碳代谢关键酶基因表达量方面,α-淀粉酶基因(Ntα-Amylase)、蔗糖酶合成酶基因(NtSS)表达量总体以较早移栽处理(4月10日、4月20日)较高.相关性结果分析表明,碳代谢产物含量、碳代谢酶活性及其关键酶基因表达量之间在不同生育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联系.综上,威宁黑石地区4月20日移栽,有利于碳代谢活动的进行.

    烟草移栽期碳代谢产物关键酶基因表达量

    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对优良食味粳稻南粳9108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胡中泽杨大柳衣政伟王安...
    125-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一次性基施模式下,探讨缓控释肥与速效氮的合理配比,实现水稻的轻简化生产.以南粳9108为试材,开展2个稻季的田间试验,以常规施肥为对照,设置3个缓控释肥与速效氮比例(缓控释肥:速效肥=80%:20%、65%:35%、50%:50%),研究对水稻产量及构成因素、茎蘖动态、叶面积指数(LAI)、干物质积累、氮素含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施肥相比,配施处理通过提高水稻穗数和每穗粒数,提高水稻籽粒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2年平均增产0.11%~11.69%,其中80%缓控释肥+20%速效肥、65%缓控释肥+35%速效肥处理水稻籽粒产量显著高于常规施肥处理(P<0.05);缓控释肥占比越高,水稻籽粒和秸秆产量越高.水稻成熟期,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3个配施处理水稻茎蘖数2年平均分别增加1.35%、0.72%和0.42%.配施处理2年水稻4个时期平均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均高于常规施肥处理.分析缓控释肥与速效肥配比处理间差异,发现速效肥比例越高,对水稻前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反之,对水稻后期LAI和地上部干物重影响越大.与常规施肥相比,2年试验中3个缓控释肥配施速效肥处理能够分别平均提高氮素利用率49.93%、29.18%、9.96%,同时分别增加水稻氮素吸收量16.67%、9.07%、1.96%,缓控释肥配施速效氮能够促进水稻对氮素的吸收利用.以上结果表明,一次性基施模式下,选择80%缓控释肥+20%速效肥配比能有效促进水稻生长和对氮素的吸收利用,最终提高水稻产量.

    缓控释肥水稻南粳9108产量氮素吸收利用

    噻唑膦和吡虫啉二元复配剂防治水稻干尖线虫效果评价

    赵一桐杨行州周冬梅魏利辉...
    131-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水稻干尖线虫(Aphelenchoides besseyi)是水稻上的重要病原之一,主要通过种子传播,因此浸种剂的开发与应用对该线虫的防治十分重要.基于浸渍法,室内测定和评价了噻唑膦和吡虫啉及其混配剂对水稻干尖线虫杀灭活性的效果,计算混剂的共毒系数,并将杀虫活性最高配比组合加工成农药制剂用于田间防效试验.结果表明,噻唑膦和吡虫啉单剂对水稻干尖线虫致死中浓度LC50值分别为71.96 mg/L和317.07 mg/L;噻唑膦和吡虫啉按质量比1∶2至1∶8的比例混配后均对水稻干尖线虫杀灭活性具有相加作用,其中1∶3配比的杀虫活性最高;按此配比加工的10%和40%噻唑膦·吡虫啉可分散油悬浮剂按1∶1 000倍液浸种对水稻干尖线虫的田间防效分别为94.48%和96.26%,线虫减退率分别为97.01%和96.28%,同时显著提高水稻百粒重以及降低籽粒受损率.综上,噻唑膦和吡虫啉二元复配剂可用于水稻干尖线虫的有效防治,进一步开发和应用对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

    噻唑膦吡虫啉杀线虫剂水稻干尖线虫防治效果

    基于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的不同寄主对草地贪夜蛾生长发育和繁殖力的影响

    黎叶金奇年张建民杜嘉宜...
    136-141页
    查看更多>>摘要:草地贪夜蛾是重要农业入侵害虫,其寄主范围十分广泛,胡萝卜与萝卜为草地贪夜蛾重要的寄主植物.为了明确草地贪夜蛾取食胡萝卜与萝卜后其生长发育与繁殖情况,为进一步了解其在不同寄主植物上的适应性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方法,测定和比较草地贪夜蛾在胡萝卜与萝卜上的生长发育、繁殖及种群参数.结果表明,取食胡萝卜的草地贪夜蛾各阶段发育历期和产卵量分别为2.93、2.57、1.93、2.30、2.67、2.60、5.33、1.73、9.83、5.72、3、2.33 d和128.66粒;取食萝卜的草地贪夜蛾各阶段发育历期和产卵量分别为3.00、3.47、2.17、2.30、3.36、2.77、5.10、1.77、10.68、7.05、2、1.75 d和89.70粒.其中,取食萝卜的草地贪夜蛾蛹期、成虫期、产卵前期、产卵期和总产卵量均高于取食胡萝卜的草地贪夜蛾,而存活率却低于取食胡萝卜的草地贪夜蛾;取食胡萝卜的草地贪夜蛾种群的内禀增长率、总繁殖率、周限增长率和净增值率分别为9.58 d-1、79.94%、1.10 d-1和29.9%,均显著(P<0.05)高于取食萝卜的草地贪夜蛾种群(8.65 d-1、47.21%、1.09d-1和25.73%),而平均世代周期却显著短于取食萝卜的草地贪夜蛾.综上,草地贪夜蛾取食胡萝卜与萝卜均可完成世代,但与萝卜相比,胡萝卜更适合草地贪夜蛾生长.本试验结果可为深入探讨草地贪夜蛾对寄主的适应性机制提供参考.

    草地贪夜蛾胡萝卜萝卜寄主植物年龄-阶段两性生命表生长发育繁殖力

    不同梨品种花粉量与活力差异的研究

    葛彤齐开杰谢智华岳冬...
    142-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105个梨品种为试验材料,调查单花花药量和单花药花粉量,对散粉效果较好的77个品种进行花粉活力检测.结果表明,不同梨品种花粉量及花粉活力存在差异,花粉数量性状变异系数大,花粉变异程度高.其中,单花花药量变幅为13~36粒,单花药花粉量变幅为0~15 440粒,除花粉萌发率为0%的品种外,其余品种花粉萌发率变幅为1.76%~82.74%,花粉管长度变幅为102.49~400.29 µm.经系统聚类分析,供试品种被分为六大类群,其中第Ⅰ、第Ⅱ类群的15个品种花粉量多、花粉萌发率高且花粉管生长速率较快.经正态性检验发现,单花花药量、单花药花粉量和花粉萌发率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将符合正态分布的花粉数量性状用4个分点分为5级,明确了每级花粉数量性状的频率分布.初步筛选出15个花粉育性较好的品种以及9个花粉败育品种,为梨园授粉树配置和种质创新提供参考.

    花药量花粉量花粉活力聚类分析花粉败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