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农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农业科学
江苏农业科学

常有宏

月刊

1002-1302

nykx@jaas.ac.cn

025-84390282

210014

南京市孝陵卫钟灵街50号

江苏农业科学/Journal Jiangsu Agricultural Science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主办的综合性农业技术类期刊,主要刊登国内农业领域(江苏省及周边内外高校、科研单位、国内其他省份)最新农业科研成果、具创新点的实用技术与基础成果应用技术,为解决农业生产全程提供技术支撑和瞻前指导。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省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

    徐可依冯阳陈妍吴榛...
    233-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省作为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区域之一,土地利用变化剧烈,其绿地空间格局及生态服务价值受建设活动影响显著.探明江苏省绿地空间格局及其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可为绿地空间景观格局规划与国土空间管控提供科学依据.以江苏省为研究区,以2000-2020年中5年为1期的土地利用数据作为基础,运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和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动态变化特征;通过对相应景观格局指数的研究来反映绿地系统的结构与生态过程的联系;通过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对江苏省绿地生态系统的服务价值进行评估,由此得到江苏省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江苏省绿地中有林地和高覆盖度草地为主要优势类型,绿地总面积呈下降趋势,降幅为20.30%;江苏省绿地景观格局指数变化明显,绿地景观分布不均匀,均衡程度被破坏,多样性下降,总体趋于破碎化;江苏省绿地ESV总体呈下降趋势,研究期内共减少15.75%;绿地高ESV地区主要分布在江苏省北部和西南部,2020年江苏省绿地系统ESV最高的城市是南京市;总体下降最多的城市是盐城市.江苏省绿地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呈现明显的地域差异.研究结果可为科学规划绿地空间,优化绿地景观格局,促进绿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水平提升提供依据.

    绿地空间景观格局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时空变化特征江苏省

    添加生物炭对烟草连作土壤化学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

    赛子林韩世欣齐虹凌张彦丽...
    242-2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生物炭对烟草土壤化学性质及真菌群落的影响,有助于深入了解烟草连作土壤状况,为土壤改良及消减烟草连作障碍提供新思路.本研究采用田间试验,分别施用5、15、25 t/hm2生物炭,并以不添加生物炭处理为对照,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生物炭的不同施用量对烟草连作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显著增加,全钾含量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施加生物炭后显著增加了土壤交换性钙的含量.同时,随着生物炭施用量的增加真菌群落多样性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中施用5 t/hm2生物炭处理的真菌群落多样性最高.OTU Richness和Shannon指数受土壤全氮含量的影响最大,交换性钙含量与真菌群落结构密切相关.此外,在不同生物炭的施用量下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功能及组装过程差异显著.低施用量生物炭增强了土壤真菌群落之间的相互作用,提高了群落的稳定性.低施用量的生物炭处理真菌网络结构比高施用量的生物炭处理真菌网络结构更稳定.施用适宜量(5 t/hm2)的生物炭在促进烟草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而施加生物炭量过高不仅降低了土壤真菌多样性,而且降低了真菌群落的网络稳定性.

    生物炭烟草土壤真菌群落高通量测序共现网络

    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

    秦涵淳楚小强林培群徐雪莲...
    253-258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是农业科技体制改革中的一项重大举措.各省(市、区)参照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构建的区域产业技术体系地方创新团队,进一步扩展和完善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通过不断强化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以及10余年的稳定支持、快速发展和经验积累,有效推动了国家、区域创新能力和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的发展.借鉴国家和地方在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不同学科间融合,跨地域跨单位资源有效整合,创新管理机制构建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探究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新形势下海南省热带高效农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从建设思路、有效承接、资源合理配置等方面探索构建海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新路径,以期为推动海南省特色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现状产业协作海南省建议

    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下农民法律意识的提升

    王莉娟
    259-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根据中央农村工作的部署和依法治国战略的要求,农村地区法制建设已经展开,农民对法律的认识和意识正在逐步提高,对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而,由于历史原因、法律环境和社会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导致农民法律意识的深度还不够、法律知识面还不够广,很多农民对国家法律法规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而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是加强法治建设、确保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稳定的核心任务之一.促进乡村振兴,必须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在深入分析当前农民法律意识现状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应加强农村法律教育宣传工作、落实农村法律服务体系、开展法律培训活动、增加农村法治建设资金投入、加强法律监督和农村农民维权保障体系建设和农村综合治理工作等对策,以期乡村振兴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乡村振兴农民法律意识途径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