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友情提示

    117页

    逆相变退火温度对低密度中锰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余灿生蒋家乐李云杰常智渊...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实现汽车轻量化成本过高且高强度和高塑性无法兼具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成分为0.36C-4.5Al-7.6Mn-0.31V-0.31Si-0.07Ti的低密度中锰钢,利用OM、SEM、EBSD、XRD和拉伸试验机,探究了不同逆相变退火温度对低密度中锰钢微观组织构成、残留奥氏体(含量、稳定性及奥氏体内位错密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逆相变退火态为沿轧制方向长条状的6铁素体、板条状马氏体和块状残留奥氏体的混合组织.逆相变退火温度由650℃升高至780℃时,马氏体含量减少,残留奥氏体含量由50.14%升高至58.97%,奥氏体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奥氏体KAM值(与位错密度成正比)呈相反趋势.当采用780℃逆相变退火1 h时,试验钢可获得最佳的力学性能,屈服强度为739.1 MPa,抗拉强度为884.2 MPa,伸长率为37.80%,强塑积为33.42 GPa-%.

    低密度中锰钢TRIP效应逆相变退火残留奥氏体

    高温扩散退火对4Cr5Mo2V热作模具钢显微组织与冲击性能的影响

    左鹏鹏岳斌朱月凡唐宇轩...
    123-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并结合冲击试验,探究了高温扩散退火及其顺序对4Cr5Mo2V热作模具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扩散退火显著改善了 4Cr5Mo2V热作模具钢电渣锭中的枝晶偏析,使热轧后的带状组织较轻.钢锭中Cr、Mo和V等合金元素充分溶入基体,保证了后续热处理过程中元素的扩散和再配分,让球化退火组织中的碳化物分布更均匀,也增加了残留奥氏体的稳定性,使4Cr5Mo2V钢中保留了一定量的薄膜状残留奥氏体,进一步提升冲击性能.经3种工艺制备的4Cr5Mo2V热作模具钢淬火回火态碳化物均以MC、M3C、M6C和M7C3型为主.此外,热轧前进行高温扩散退火是解决4Cr5Mo2V热作模具钢电渣锭带状偏析和液析碳化物最经济高效的工艺,且提高冲击性能最明显.经高温扩散退火的试样冲击断口有较多韧窝,表现为韧性断裂;未经高温扩散退火的试样断口有较多解理面,表现为脆性断裂,且断口中的液析碳化物加速了裂纹的产生.

    高温扩散退火热作模具钢带状偏析液析碳化物冲击性能

    回火时间对含0.01%B耐热钢中含B碳化物析出行为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韦英东马煜林匡成阳宋楚...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含B碳化物在回火过程中的析出行为及其对耐热钢力学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了硼含量为0.01%的耐热钢经950℃等温淬火+700℃回火不同时间(10、30、60、90、120和150 min)后的含B碳化物形态和分布情况,并使用布氏硬度计和室温拉伸试验机研究了含B碳化物的析出行为对试验钢硬度和拉伸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回火时间的增加,试验钢基体均为板条状回火马氏体,含B碳化物尺寸逐渐长大,形状由块状逐渐变为长条大块团聚状.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试验钢的硬度呈先下降后上升最后下降的趋势,而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呈先增加后降低趋势.当回火时间≥30 min时,试验钢拉伸断口为带韧窝的韧性断裂.其中,700 ℃回火60 min时试验钢的强度最优,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分别为931 MPa和817 MPa.

    耐热钢回火时间含B碳化物力学性能

    Ms点以下等温处理对15NiCuMoNb5钢组织的影响

    赵倩张亚然乔志霞董纪...
    138-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15NiCuMoNb5钢在Ms点以下经不同温度等温处理后的微观组织和析出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370℃等温处理时,M-A岛以微米级长条状形貌为主,析出相以M3C和富Cu相为主.310 ℃等温处理后M-A岛以传统的块状形貌为主,析出相则以球状富Nb碳化物为主.M-A岛形貌和析出相的不同主要取决于不同温度等温处理时碳元素扩散速率及析出相驱动力的差异.

    15NiCuMoNb5钢M-A岛析出相

    退火温度对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

    宋坤峰吴隽唐超平朱世同...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退火温度对Fe-3.2%Si取向硅钢轧向和横向组织、织构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退火温度为850~1025 ℃时,样品未发生二次再结晶,主要织构为α*织构和γ织构.当退火温度升高至1025~1050℃时,在样品轧向和横向近表面处优先发生二次再结晶,随退火温度升高晶粒迅速发生异常长大,在1050~1100℃时,整个样品全部完成二次再结晶,形成了单一 Goss织构.退火温度为850~1025℃时,对应的B8及P15/50无明显变化,升温至1050 ℃时磁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且在1050 ℃保温1 h时,磁性能最佳,沿轧向B8为1.92 T、P15/50为1.40 W/kg、相对磁导率为1.17 ×104、矫顽力为36.70 A/m;沿横向B8为1.35 T、P15/50为3.50 W/kg、相对磁导率和矫顽力分别为531.75和77.51 A/m.

    取向硅钢退火组织织构磁性能

    常化工艺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退火无取向硅钢磁性能的影响

    陆佳栋张杰黄杰朱赫男...
    149-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工业生产的2.8%Si+1.0%Al无取向硅钢热轧板为试验材料,研究了常化工艺对新能源汽车驱动电机用无取向硅钢组织、织构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常化处理能够消除热轧变形组织,提高组织均匀性,从而改善冷轧退火组织.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常化板晶粒尺寸和退火成品晶粒尺寸均不断增大;常化能显著改善热轧织构,常化温度升高,{ 110}和{ 100 }织构强度增加,{111}织构强度减弱,且常化织构具有遗传性,退火成品中{111}织构强度同样会随着常化温度的升高而减弱.热轧板经过900℃ ×4 min常化后,冷轧至厚0.27 mm,并在1000℃下退火2 min,退火成品板晶粒尺寸为117 μm,为最佳晶粒尺寸.此时,退火板的磁性能达到最优,铁损P1.5/50为2.044 W/kg,铁损P1.0/400为13.368 W/kg,磁感应强度B50为1.672 T.

    无取向硅钢新能源汽车常化温度组织织构磁性能

    水-空交替循环控时淬火对低合金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王川杰程军胡宇赵凌波...
    155-16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低合金耐磨钢ZG30CrMnSiMoVTi经淬火-配分(Q-P)处理后组织分布不均匀的问题,采用水-空交替循环控时淬火(ATQ)工艺进行热处理,通过模拟计算分析了不同条件下试验钢的冷却曲线,确定了 ATQ处理工艺细节.借助OM、SEM、EDS、洛氏硬度计、冲击试验机和拉伸试验机对不同循环次数下ATQ处理试验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ATQ处理的试验钢中出现了大量的马氏体和少量的贝氏体组织.经过ATQ循环3次的试验钢的组织分布最为均匀,贝氏体含量最多,而且力学性能最优.ATQ循环3次的试验钢的平均洛氏硬度为46.45 HRC,冲击吸收能量为29.1 J,抗拉强度为1551.69 MPa,屈服强度为1293.07 MPa,断后伸长率为12.6%.

    水-空交替控时淬火低合金耐磨钢组织性能

    冷轧压下率和退火工艺对合金钢50CrNiMoVNb再结晶的影响

    朱施利
    161-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冷轧机对50CrNiMoVNb退火钢带进行冷轧,采用高温马弗炉对冷轧试样进行退火,并通过金相显微镜、显微硬度计研究冷轧压下率、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对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增加冷轧压下率能提高再结晶晶粒生长速度,压下率越大,再结晶后的晶粒越细小和均匀;800 ℃退火1 h试样平均晶粒尺寸从0%压下率的8.0 μm减小到50%压下率的5.6 μm.相同冷轧压下率的试样退火后空冷,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硬度先降低后升高.提高退火温度和延长保温时间,再结晶度提升;冷轧压下率为30%时,800℃退火70 min完成再结晶.再结晶体积分数x、再结晶时间tR、再结晶晶粒尺寸d与形核率N、线生长速度v和保温时间t之间的关系为:x(t)≈Nv3t4、tR=4√3/πNv3、d=2 4√3v/πN.

    冷轧压下率退火温度保温时间合金钢50CrNiMoVNb再结晶

    中文核心期刊《机械工程材料》2025年征订启事

    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