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Mn含量对超低碳贝氏体钢连续冷却转变规律的影响

    梅涛刘静柴希阳
    157-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热膨胀仪测定了 Mn含量分别为1.5%、1.8%和2.1%的3种超低碳贝氏体钢相变点,结合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观察以及维氏硬度测量,绘制了 3种试验钢的连续冷却转变(CCT)曲线,分析了 Mn含量变化对相变点、CCT曲线、组织以及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Mn含量提升引起的Mn当量变化会影响贝氏体转变温度,此外Mn含量的提升会使试验钢Ac3呈现下降的趋势,且硬度也得到提升.

    超低碳贝氏体钢Mn含量CCT曲线粒状贝氏体板条状贝氏体

    不同钼含量445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的时效析出行为

    李建春贾元伟
    163-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热力学软件Thermo-Calc分析了 0.68%、1.79%和2.37%3种不同钼含量445超纯铁素体不锈钢中平衡析出相的种类,并对其进行1020 ℃×10 min退火及700 ℃/870 ℃× 1 h时效处理,采用SEM和TEM等方法对其退火及时效后析出的第二相进行观察与研究.结果表明,Thermo-Calc计算所得平衡析出相种类与相观察分析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时效处理后445不锈钢中析出了长条状Laves相Fe2(Nb,Mo)和颗粒状(Nb,Ti)C两种不同形态的析出相,其中Laves相Fe2(Nb,Mo)主要分布在晶粒内部,而(Nb,Ti)C在晶粒内部和晶界区域均有分布.不同钼含量445超纯铁素体不锈钢第二相析出的敏感性具有明显差异.随着钼含量的增加,第二相析出温度逐渐升高;相同时效温度下第二相析出量也随之增大.

    Thermo-Cale软件铁素体不锈钢第二相时效

    C、N含量对12%Cr铁素体耐热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马廷威郝宪朝王平朱静怡...
    169-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3组不同含C、N量12%Cr铁素体耐热钢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和室温、高温拉伸性能测试,研究了 C、N含量对12%Cr铁素体耐热钢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含量从0.14%增加至0.20%时,试验钢的马氏体板条尺寸减小,δ-铁素体消失,马氏体板条细化作用提升了钢的强度;当N含量从0.004%增加至0.02%时,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和马氏体板条宽度减小,板条内析出物MX数量增加,固溶强化和第二相强化作用提升了钢的强度,而δ-铁素体降低了钢的强度,C、N含量的变化对塑性影响较小.根据生产实践,C含量降低到0.14%,N含量控制在0.02%时,试验钢的拉伸性能最佳,室温下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573.5 MPa、763.0 MPa和24%;550 ℃拉伸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44.5 MPa、414.0 MPa和34%.

    C含量N含量12%Cr铁素体耐热钢微观组织拉伸性能

    第三代航空轴承钢CSS-42L的连续冷却转变曲线

    田仲杰张雲飞曹文全赵英利...
    175-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膨胀法在DIL805A型淬火膨胀仪对第三代航空轴承钢CSS-42L开展了临界点测定及冷却速度0.02~40 ℃/s的连续冷却转变试验,绘制了静态CCT曲线,并对室温下的显微组织以及维氏硬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CSS-42L钢的临界点Ac1和Ac3分别为655℃和738℃;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不同冷速下均只发生马氏体转变,随着冷却速度的降低,马氏体转变起始点降低;CSS-42L钢在冷却速度为1.6 ℃/s时,其硬度值最大为330 HV50.

    CSS-42L轴承钢临界点连续冷却转变显微硬度

    Ce变质与退火对汽车用ADC12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安仕琪郝增田
    179-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M、硬度测试、电导率测试等手段研究了不同添加量Ce变质对铸态ADC12铝合金微观组织和硬度的影响,以及不同温度退火后其组织、硬度和电导率变化.结果表明,在0%~0.6%Ce的范围内,随着Ce添加量的增加,ADC12铝合金的α-Al相和共晶Si相尺寸不断减小,硬度不断提高至67.8 HBS,变质效果变好,当Ce添加量继续增加到0.8%时,ADC12铝合金的变质效果变差,ADC12铝合金的Ce最佳添加量为0.6%.对0.6%Ce变质ADC12铝合金进行450、480、510和540 ℃退火处理,可以细化铸态ADC12铝合金中的共晶Si相,提升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当退火温度为510℃时,ADC12铝合金的硬度和电导率均达到最佳,分别为 84.5 HBS 和 22.61 MS/m.

    ADC12铝合金Ce变质退火微观组织性能

    《材料热处理学报》2025年征订征稿启事

    183页

    GH6783钴基高温合金铸态组织偏析及均匀化热处理

    戚慧琳蒋世川郭续龙唐平梅...
    184-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JMatPro软件计算GH6783高温合金的析出相、均匀化温度及均匀化时间.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扫描表征铸态及均匀化后合金的微观组织,并分析元素偏析情况,研究GH6783高温合金均匀化过程中微观组织、元素偏析系数的演变规律.研究表明,GH6783高温合金的主要析出相包括低熔点脆性相(Laves相)和NiAl相等.铸态GH6783高温合金中偏析最严重的是Nb元素,偏析系数达2.205,其次是Ti元素.Nb和Ti元素均呈正偏析,Cr、Fe、Co等元素呈负偏析.采用两阶段均匀化工艺:1130 ℃ ×4 h+1190 ℃ ×32 h可使铸态GH6783高温合金中的Laves相回溶,并使各元素扩散均匀.均匀化后,Nb元素偏析系数降低至1.048.

    GH6783高温合金均匀化铸态偏析

    高速工具钢的热处理工艺——深冷处理

    190页

    带状组织对冷轧双相钢DP780力学性能的影响

    薛仁杰董伊康马子洋曹晓恩...
    191-1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研究冷轧双相钢DP780中带状组织元素偏析行为及其对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OM、SEM、EMPA、EBSD等技术方法对带状组织形态及元素分布特点、拉伸性能及拉伸过程组织形态变化、断口机制等进行了表征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凝固过程溶质再分配C、Mn、Al与Si元素的宏观偏析导致带状组织的形成,带状组织多位于板厚1/2和1/4处,平行于轧向分布,晶粒尺寸分布明显不均匀,带状组织小角度晶界密度明显高于等轴组织.拉伸过程性能及组织形态变化表明,经过10%拉伸预变形后,带状组织试样组织纤维化更明显,增加了变形过程位错移动阻力,使得材料强度提升;带状组织也易造成位错塞积与晶格畸变,恶化材料变形能力;带状组织降低了基体组织的协调变形能力,导致材料各向异性突出.断口形貌观察发现,带状组织试样初始裂纹在M/F相界面处萌生,断裂时在带状组织M/F界面形成撕裂脊,撕裂脊位置和尺寸与带状组织相吻合;撕裂脊之间为塑性变形能力较差的马氏体带状区域,而M/F界面铁素体一侧发生显著塑性变形;等轴组织试样呈现轴向均匀变形特点,断裂塑性更优.

    带状组织双相钢DP780断裂机制宏观偏析协调变形

    显微组织特征对20万立方米LNG储罐用9Ni钢屈强比的影响

    杜林王堤鹤庞启航钟莉莉...
    198-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液化天然气是重要新型清洁能源,20万立方米级的LNG储罐建造目前引领着LNG储罐发展.而9Ni钢凭借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逐步成为液化天然气储罐建造主流产品.使用X射线衍射、电子探针、透射电镜等先进表征手段,分析了显微组织对9Ni钢力学性能的影响作用,以揭示试验钢"高强度+低屈强比"的强化机制.试验结果表明,试验钢回火索氏体的晶粒尺寸和逆转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是影响其屈强比的关键显微组织参数.经淬火+临界淬火(Critical quenching)+回火(QLT)工艺处理后,与淬火+高温回火(QT)工艺相比,试验钢中回火索氏体晶粒尺寸由8.1 μm粗化为13.1 μm,而逆转变奥氏体的体积分数由5%提升为10.2%,从而其屈服强度提升至622 MPa,抗拉强度保持稳定,屈强比降到0.87.这主要因为试验钢Ni元素局部偏聚形成多尺寸级别的回火索氏体和逆转变奥氏体参数变化,从而间接影响了其力学性能.

    9Ni钢回火索氏体逆转变奥氏体屈强比Ni元素局部偏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