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Cu对390 MPa级CrNiMo系低合金船用钢板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为先彭伟胡杰刘腾轼...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不含Cu(961-Base)和含1wt%Cu(961-Cu)的CrNiMo系低合金船用钢板为研究对象,测试其经两次淬火+高温回火后的室温拉伸和低温冲击力学性能.通过热膨胀相变仪、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电子背散射衍射(EBSD)和透射电镜(TEM)等技术手段研究了 Cu对试验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析出相和织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含铜钢的Ac1和Ac3温度分别为767 ℃和905 ℃,含Cu钢的Ac1和Ac3温度分别为762 ℃和895 ℃,且含铜钢的铁素体/贝氏体转变温度范围更低.经热处理后试验钢的显微组织均为板条贝氏体(LB)和少量准多边形铁素体(QPF),含铜钢的板条细化使大角度晶界比例提高了 6.8%,更有利于阻碍裂纹扩展.含铜钢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比不含铜钢提升了 84 MPa和68 MPa,低温冲击吸收能量从220 J提升到267 J.二者的冲击断口均以剪切唇和纤维区为主,含铜钢具有更大的剪切断面率.fcc结构的富Cu相在基体和位错线处非均匀析出,呈球状或棒状,产生析出强化作用.两种试验钢均以α和γ织构为主要织构特征,其中含铜钢含有更高比例的有利于变形的γ织构.

    高强度低合金钢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富Cu相织构

    制备工艺对(La,Ce)-Fe-B永磁材料CeFe2相含量与磁性能的影响

    董福海章明李永峰
    8-1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使用退火和快淬工艺制备了名义成分为(LaxCe1-x)3.0Fe14B(x=0,0.05,0.10,0.15,0.20,0.25,0.30,0.35)合金近平衡态和非平衡态试样.采用X射线衍射及热磁曲线分析了 La含量对合金中CeFe2相的含量和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金中CeFe2相的含量随La替代量的增加而单调降低,且非平衡态试样中含有比同等名义成分近平衡态试样更少的CeFe2相,说明制备工艺对CeFe2相的含量影响较大.随La含量的增加,非平衡态试样的饱和磁化强度、剩磁、最大磁能积都有所提高,矫顽力先升高后降低,这是磁晶各向异性场降低与微结构优化的共同作用结果.另外,La不能像其他稀土金属一样进入CeFe2相.

    高丰度稀土永磁材料Ce-Fe-B合金物相组成快淬薄带CeFe2

    52CrMoV4弹簧扁钢的端淬特性

    张文涛刘超杜垚闵永安...
    1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规格52CrMoV4热轧弹簧扁钢上取样,进行端淬试验,研究900 ℃ × 1 h的正火预处理和850、900 ℃的奥氏体化对52CrMoV4钢端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扁钢在850℃端淬后,淬火硬度较低,端淬硬度曲线波动较大,带状组织明显,该温度端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钢材成分均匀程度.热轧扁钢在900℃端淬后能够获得更高的硬度.端淬前的正火处理能使整体硬度得到提升,但其提升效果不如提高淬火温度明显.52CrMoV4钢板簧生产中,采用900℃淬火能稳定获得60 HRC左右的高硬度,提升钢板弹簧的淬火工艺性.

    弹簧扁钢淬透性组织均匀性硬度

    SrSO4增强自润滑CoCrW基复合材料的制备及高温摩擦学性能

    郭贺崔功军韩文鹏刘燕萍...
    18-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轴套和轴承的高温耐磨性,制备了 SrSO4(4.0%,9.0%,14.0%)增强自润滑CoCrW基复合材料,系统研究了 SrSO4对复合材料显微组织和高温摩擦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rSO4在烧结过程中分解,原位生成Cr2O3、Cr2S3、CoCr2O4和SrCrO4相.磨损表面形成了含有原位生成的固体润滑剂、氧化物以及摩擦时的化学反应产物的润滑膜,提高了 CoCrW基复合材料的高温润滑性能.综合来看,含有9.0%SrSO4的CoCrW基复合材料具有理想的摩擦学性能.

    复合材料高温自润滑性磨损

    关于举办第13期"GB/T 32541-2016热处理质量控制体系"等国家标准培训的通知

    25页

    1900 MPa级耐热轴承钢的热变形行为与热加工图

    郭春成亓海全迟宏宵谷金波...
    26-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使用Gleeble-3500热力模拟试验机对1900 MPa级耐热轴承钢进行热压缩试验,研究其在变形温度900~1150 ℃、应变速率0.001~10 s-1、应变量为0.8情况下的热变形行为和组织演变.分析变形温度和应变速率对试验钢流变行为的影响,基于Arrhenius模型构建应变量范围为0.1~0.8的本构方程,根据动态材料模型(DMM)绘制应变量为0.2、0.4、0.6和0.8下的热加工图,分析不同热加工区试验钢的微观组织演变以验证得到的最优热加工区.结果表明,在(ε)=0.001~10 s-1和变形温度为1050~1150 ℃的变形条件下,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在加工硬化后都出现明显平台,这体现出动态回复(DRV)特征;在(ε)=0.001~10s-1和变形温度为900~1100℃的变形条件下,曲线体现出明显峰值,这体现出动态再结晶(DRX)型特征.建立本构方程并对其进行验证,流变应力试验值与计算值的相关系数R=0.973,较高的相关系数表明建立的流变应力本构模型能够比较精确地预测合金的流变应力.热加工图表示试验范围内最佳的工艺参数为,变形温度1070~1150 ℃,应变速率0.01~0.1s-1.

    1900MPa级耐热轴承钢热变形行为动态再结晶本构方程热加工图

    合金化镀锌双相钢DP980的研制开发

    张亮黄学启刘李斌李振...
    34-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验室试验研究的基础上,依托工业连续热镀锌(CGL)生产线成功开发了合金化镀锌双相钢DP980-GA产品.产品基体的微观组织由铁素体、马氏体及很少量的贝氏体组成;镀层相结构由靠近基体的厚度0.6 μm薄层Γ相、主体8相和表层少量ζ相构成,镀层Fe含量适中,控制在10.5%左右.产品的力学性能表现出较低的屈强比(0.624)、良好的伸长率以及较好的扩孔率.量产产品已批量应用于A柱内板等零件,其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等指标具备良好的过程能力.

    合金化镀锌DP980双相钢微观组织镀层相结构

    S355低合金结构钢的动态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及力学性能

    黄东蒋义然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测定了 S355低合金结构钢的动态CCT曲线,并通过室温拉伸试验、低温冲击试验、显微组织观察等手段,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与冷却方式对S355结构钢的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冷却速度<10 ℃/s时,S355结构钢相变产物为铁素体、珠光体与贝氏体.冷却速度在10~15℃/s范围时,S355钢相变产物为铁素体、贝氏体.轧制后采用水冷冷却的S355钢的强度和屈强较高,低温冲击性能较低.采用空冷冷却的S355结构钢强度和屈强比较低,低温冲击性能较高.轧制温度840 ℃,空冷轧制的S355钢综合力学性能可满足BS EN 10225-2009的要求.

    S355钢CCT曲线轧制工艺组织力学性能

    欢迎订阅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和中国机械总院集团北京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主办的专业核心期刊(2024年)

    41页

    合金元素对高碳珠光体盘条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唐恩彭侠超刘红亮张瑞...
    42-47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了 3种不同微合金元素V、Nb含量的高碳钢盘条钢,通过拉伸性能测试、组织观察、母相奥氏体晶粒尺寸统计等分析了微合金元素对盘条钢的强化作用.结果表明,V钢的抗拉强度为1282.7 MPa,总延伸率为13.08%,相比于基础钢强度增加约156.5 MPa,总延伸率略有提高.V+高Nb钢的抗拉强度为1287.0 MPa,总延伸率为12.38%,相比于基础钢强度增加约160.8 MPa,总延伸率提高0.25%.对于高碳珠光体钢,添加适量V可以起到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的作用,但是继续添加Nb并不会进一步细化珠光体片层间距,对于抗拉强度的提升无显著作用,因此加入0.1%V后无需再加Nb.微合金元素V的添加除了细化母相奥氏体晶粒,还提升了盘条钢的加工硬化能力,主要是由于珠光体片层间距得到细化,终端盘条钢成品表现出较好抗变形能力.

    微合金元素珠光体片层间距拉伸性能母相奥氏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