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磁场处理对YG8硬质合金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

    韦辽杨屹
    161-1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试验、摩擦磨损试验和车削试验,研究了磁场处理对YG8硬质合金微观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的影响,并对磁场处理刀具的切削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经脉冲磁场处理后,YG8硬质合金试样断裂韧性有所提高,耐磨性显著增强,摩擦因数减小,同时硬质合金刀具切削的工件表面光滑平坦,整体加工质量高.在脉冲磁场作用下,材料会发生磁致塑性效应,为位错运动提供驱动力,使位错更容易产生增殖和滑移,位错密度增加,从而使材料力学性能显著提高,改善耐磨性能.

    硬质合金磁场处理力学性能摩擦磨损耐磨性位错

    挤压316H奥氏体不锈钢大口径管材的晶粒度控制

    贾晓斌秦瑞廷涂明金李媛媛...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系统研究了不同变形量、变形速率、冷却方式、固溶处理温度对316H奥氏体不锈钢晶粒度的影响,并开展了挤压大口径316H奥氏体不锈钢工程化试制.结果表明,变形量越大,晶粒越细小,挤压变形量为80%时,挤压后的晶粒度可达4级以上;在相同变形速率情况下,试样的晶粒尺寸与冷却方式关系明显,水冷、空冷和3 min保温再空冷方式的晶粒尺寸依次增大;在相同的冷却速度条件下,变形速率越快,晶粒尺寸越细小,但随着冷却力度的减弱,晶粒尺寸差距逐渐减少.固溶处理温度对晶粒尺寸长大的作用远大于固溶时间的作用,成形后固溶处理对晶粒的均匀化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固溶温度过高会使晶粒迅速长大,固溶处理温度和保温时间应该控制在1050℃和40 min内.

    316H不锈钢晶粒度挤压温度变形量固溶温度

    2024上海热处理装备与技术展览会邀请函

    174页

    稳定化退火对新型5 ×××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孙进宝王少华刘惠李国爱...
    175-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扫描电镜、电子背散射衍射、透射电镜、晶间腐蚀质量损失测试和室温拉伸性能测试等手段,研究了稳定化退火温度和时间对新型5×××铝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化退火温度的升高,5 ×××铝合金静态再结晶过程趋于完全,{ 001}<100>织构组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不同稳定化退火处理对铝合金的室温拉伸性能无显著影响.当稳定化退火温度为200~260℃时,保温20 min就会加速β相在晶界上的沉淀和球化,连续分布的网状析出相会严重恶化合金的耐晶间腐蚀性能;当稳定化退火温度为270~300℃时,保温10~60 min后,合金晶间腐蚀产生的质量损失满足标准ASTM G67中小于15 mg/cm2的要求.因此,最佳稳定化退火工艺参数为:保温温度270~300 ℃,保温时间10~60 min.

    5×××铝合金稳定化处理析出相晶间腐蚀组织性能

    固溶处理对高速轧制N06625镍基合金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谷宇王岩李吉东曾莉...
    182-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速线材轧制机组实现了大卷重N06625合金线材的生产,并对其不同温度(1000~1200 ℃)固溶后的组织与性能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N06625合金高速轧制线材的轧态晶粒尺寸极其细小,其合理的固溶处理制度为1180~1200 ℃ ×40 min;经1200℃固溶后,线材的强度和硬度较低,伸长率及断面收缩率优异,完全满足后续拔丝生产,且此时合金的组织调整完全,即发生完全静态再结晶,基体中只有少量小尺寸的Nb析出物,不会对后续冷拔变形产生不利影响.

    N06625合金高速线材显微组织性能

    固溶工艺对Mg-7.5Gd-3Y-0.5Zr合金微观组织及动态冲击行为的影响

    王树梁王春光李爱菊王雪兆...
    186-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得到不同单级和双级固溶工艺下合金的显微组织,并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对合金进行动态冲击试验,研究了固溶工艺对Mg-Gd-Y-Zr合金微观组织及动态冲击行为的影响机理,分析了最优固溶工艺下合金的抗冲击性能.结果表明,合金的最优单级固溶工艺为520 ℃ ×6 h,最优双级固溶工艺为350 ℃ ×6 h+520 ℃ × 1 h.与单级固溶处理相比,双级固溶处理后合金的晶粒尺寸明显降低,富稀土方块粒子成分发生变化,Y含量明显增加,Gd和Y含量接近.单级固溶处理合金在应变速率为3649 s-1时的抗压强度最高,为503 MPa,动态析出粒子及方块状富稀土粒子的协调作用是其保持优异抗冲击性的重要原因;双级固溶处理合金在应变速率为4056 s-1时的抗压强度最高,为534 MPa,较单级固溶处理时的抗冲击性能显著提升,这主要得益于晶粒尺寸减小和富稀土粒子与动态析出粒子的协同作用.

    固溶工艺Mg-7.5Gd-3Y-0.5Zr合金晶粒尺寸富稀土粒子动态冲击性能

    淬火水温及深冷处理对超高强Al-Zn-Mg-Cu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马志锋王海龙赵唯一付祎磊...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淬火介质(水)温度和深冷处理对Al-Zn-Mg-Cu合金的后续时效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Al-Zn-Mg-Cu合金时效前增加深冷处理对强度影响较小,但是可以提升合金的断后伸长率.不同水温淬火影响Al-Zn-Mg-Cu合金的力学性能,室温水淬时合金经固溶+时效后的力学性能最好,抗拉强度为720 MPa,断后伸长率为7.70%,断裂韧度为32.37 MPa·m1/2,经固溶+深冷+时效后的塑性提升,断后伸长率增加到8.90%,断裂韧度增加到36.61 MPa·m1/2.深冷处理不改变合金时效过程中析出相的种类,仍然为η'相,但会使η'相数量增加,分布更加均匀弥散,晶界处的析出相间距也增大并呈断续分布的状态.深冷处理能够使合金的断裂韧度更加稳定,降低合金因为淬火水温不同对性能的影响.

    Al-Zn-Mg-Cu合金超高强铝合金淬火水温深冷处理应力消除

    热处理对锻态TC21钛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何睿王杰尹慧翟瑞志...
    201-208页
    查看更多>>摘要:设计12种固溶+时效处理工艺,对不同固溶温度(880~920℃)与时效温度(500~650 ℃)锻态TC21钛合金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初生α相的含量降低、尺寸变小,钛合金的塑性也随之变差;在同一固溶温度下,时效温度变化影响次生α相的含量及尺寸,随时效温度的升高,次生α相的弥散程度增大,钛合金的屈服强度呈先增后降的趋势,当时效温度过高,达到650 ℃时,次生α相会变粗大.只进行920 ℃ ×2 h固溶处理的试样Rp0.2=1107.0 MPa,Rm=1238.5 MPa,后续时效处理的加入使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大幅提升,通过920 ℃ ×2 h固溶+590 ℃ ×4 h时效处理可使锻态TC21钛合金获得优良的综合力学性能,Rp0.2=1237.7 MPa,=1322.0 MPa.

    TC21钛合金固溶时效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热处理对ZM51镁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

    张凯穆桐崔文明李铸铁...
    208-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升降法和成组法对挤压态、固溶态、T6欠时效态及T6峰时效态ZM51镁合金进行应力比为-1的疲劳性能测试,获得了ZM51镁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疲劳强度(循环周次为1 ×107)和S-N曲线,研究了不同热处理工艺对ZM51镁合金高周疲劳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疲劳断口分析获得ZM51镁合金的高周疲劳断裂机理.结果表明,经过固溶处理(320 ℃ ×1 h+380 ℃ × 3 h)后,ZM51镁合金疲劳强度明显下降,由挤压态的124 MPa降低为94 MPa,经过后续的T6时效处理,合金疲劳强度升高,T6欠时效态(90 ℃ ×32 h+175 ℃ ×2 h)疲劳强度为107 MPa,T6峰时效态(90 ℃ ×32 h+175 ℃ × 14 h)疲劳强度为130 MPa.疲劳断口分析表明,ZM51镁合金高周疲劳断裂机理为"拉伸孪生-退孪生".

    ZM51镁合金热处理高周疲劳

    航天用7050铝合金锻件热变形及热处理工艺

    范曦盛智勇姜敖倪珂...
    214-2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光学显微镜、透射电镜、室温拉伸以及电导率测试,研究了时效工艺及最终道次锻压变形量对7050铝合金锻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双级时效时间的增加,7050铝合金锻件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下降,电导率和伸长率增加.经过120 ℃ × 6 h+168℃× 12 h的最佳时效工艺处理后,锻件性能满足新一代某型号7050铝合金锻件的性能要求.最终道次变形量对7050铝合金锻件的三向力学性能影响较大,在最佳的时效工艺下,最终道次变形量为45%时,可获得最优的综合性能,三向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伸长率均满足指标要求.

    锻压变形时效处理7050铝合金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