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流退火对Fe78Si9B13合金性能及塑性变形的影响

    牛小淼金涛王泽王涛...
    225-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传统退火和电流退火改变Fe78Si9B13非晶合金薄带的塑性,对退火样品进行纳米压痕测试和塑性成形试验,验证两种退火工艺下Fe78Si9B13非晶合金薄带的性能和成形效果.结果表明,当两种退火工艺的温度相同时,Fe78Si9B13非晶合金薄带经电流退火后的硬度和弹性模量较低,塑性成形效果更佳,其中300℃电流退火20 min后的纳米压痕位移最大,非晶合金塑性变形行为的改善也最为明显.

    Fe78Si9B13非晶合金电流退火纳米压痕性能塑性变形

    热加工与快速凝固对Ni-Co-Al三元合金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

    李伯奎周菲崔艳娜李明...
    231-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Ni-Co-Al三元合金因其典型的相变过程以及良好的热加工性能,成为Ni基合金相变与结构、功能应用研究中的重要模型合金.针对Ni基合金功能化应用过程中对微结构单元的尺寸与取向控制要求,研究了不同合金成分、热加工过程以及快速凝固过程对合金的晶粒尺寸、晶粒取向及显微硬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电弧熔炼工艺得到的合金铸锭经冷轧-退火处理后,合金晶粒尺寸得到明显细化,平均尺寸约为30 μm;而真空甩带快速凝固得到的合金条带中,其晶粒尺寸进一步降低,约为10 μm.另外,快速凝固过程可以使得合金晶粒取向得到明显改变,由传统加工过程中的{ 101}取向转变为{100}择优取向,有利于Ni基合金微纳结构单元及有效比表面积的优化控制,有望进一步提高Ni基合金的结构与功能化应用潜力.

    Ni基合金晶粒尺寸取向硬度热加工快速凝固

    关于学术不端行为的声明

    240页

    退火温度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5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蒋军杰王永彪肖志玲樊江磊...
    241-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退火温度(650~900℃)对激光选区熔化成形TA15钛合金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升高,SLM成形TA15钛合金中的细针状α'马氏体逐渐分解为α+β相,α相由细针状逐渐转变为层片状,β相主要在α'马氏体晶间以及内部晶格缺陷富集处析出.退火后试样晶粒取向差分布与SLM成形态试样非常类似,具有强烈的组织遗传性.在650~800℃退火温度区间内,随着退火温度升高,试样的强度和硬度下降,伸长率提高.当退火温度为900℃时,试样抗拉强度和伸长率分别为1117 MPa和11.2%,展现出最优的综合力学性能.

    激光选区熔化TA15钛合金退火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正火温度对胀断连杆用36MnVS4和46MnVS5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卢明霞张磊王新社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目前广泛用于汽车胀断连杆的中碳非调质钢36MnVS4和46MnVS5钢为对象,对比研究了其不同正火温度下的力学性能差异和组织转变规律,并分析了强化机理.结果表明,随着正火温度的升高,36MnVS4钢和46MnVS5钢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和硬度均逐渐增加,且46MnVS5钢的抗拉强度和硬度均大于36MnVS4钢.当在990 ℃以下正火时,46MnVS5钢的屈服强度大于36MnVS4钢,而在990 ℃以上正火时,46MnVS5钢的屈服强度小于36MnVS4钢.1140 ℃以上正火时,36MnVS4钢断面收缩率和伸长率较46MnVS5钢更高,韧性较好.36MnVS4钢和46MnVS5钢力学性能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于36MnVS4钢中先共析铁素体含量多于46MnVS5钢,且1200℃正火后的先共析铁素体中析出强化相V(C,N)也多于46MnVS5钢,因此36MnVS4钢的塑性更好.但从胀断连杆的生产工艺及性能要求出发,由于韧性的提高对连杆的胀断加工不利,而46MnVS5钢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且较36MnVS4钢更具成本优势,因此胀断连杆用钢宜选择46MnVS5钢.

    胀断连杆36MnVS4钢46MnVS5钢正火温度力学性能先共析铁素体

    友情提示

    253页

    退火温度对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姜世勇陈祥林媛张文康...
    254-2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保温时间2 min、不同退火温度对3.52%Si-1.10%Al无取向硅钢再结晶组织、织构、力学性能及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钢的开始再结晶温度约为630 ℃,低于630℃退火时,退火板的显微组织与冷轧板非常相似,未发生明显变化.高于630 ℃退火时,退火板中开始出现再结晶,再结晶分数随退火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再结晶晶粒的尺寸随退火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大,但在500~790 ℃整个试验温度区间内,再结晶晶粒尺寸均未发生明显长大,远未达到最佳晶粒尺寸状态.冷轧板织构主要是α线织构和γ线织构,η织构强度较弱.随退火温度升高,α线织构强度明显降低,790 ℃时{001}<110>和{112}<110>织构已全部消失;γ线织构{111}<110>强度随退火温度升高先降低后又升高.{111}<112>织构变化规律与{111}<110>织构大体相同,大于690 ℃较高温度退火时,对磁性能有利的η织构{100}<001>和{110}<001>强度明显增加.随退火温度升高,产品铁损P1.5/50呈单调下降趋势,而磁极化强度J5000和J10000呈单调上升趋势.随退火温度升高,屈服强度一直呈下降趋势,但在不同的温度区间内,下降的速率不同.在再结晶刚开始的610~630℃和再结晶比例迅速增加的670~690℃两个温度区间,下降速率出现两个峰值,其他温度区间下降速率变得较为缓和.在630~670 ℃区间退火,可生产出Rp0.2≥650 MPa而磁性能优良的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产品.

    超高强度无取向硅钢退火温度组织性能

    热处理工艺对8mm厚TC4钛合金板微观组织和强度的影响

    丁屹李爱国李贤君白玉宏...
    261-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加热温度、冷却速度和保温时间对8 mm厚TC4钛合金板料微观组织和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热温度对TC4钛合金微观组织和强度的影响显著.当加热温度从800℃提升到850℃时,发生再结晶且α相趋于等轴化、均匀化,强度下降,当加热温度达到900℃时,等轴状α相比例增多,β相尺寸和含量增大且内部析出少量的α'相,强度提高.当冷速大于10 ℃/s时,均发生马氏体相变且冷却速度越快马氏体相变趋势越大,强度越高;当保温时间从180 s增加至600 s时,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分别提升6.1%和7.9%,当保温时间继续增加至900 s时,强度提升较小.

    TC4钛合金热处理微观组织强度

    退火处理对纯铜微观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蒙品品张晓波
    267-273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OM、SEM、拉伸试验对不同工艺退火后T2纯铜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退火温度的升高与退火时间的延长导致了 T2纯铜微观组织中再结晶组织以及退火孪晶含量增多,进而使得退火纯铜的塑性增强.纯铜经150℃退火60 min后,在晶界强化、位错强化以及孪晶的多重作用下,室温抗拉强度达到了 309.1 MPa,断后伸长率为16.7%,相较于原始纯铜室温抗拉强度提升了 11.6%,伸长率提升了 34.7%.通过高温拉伸试验得出,纯铜在100℃退火30 min后表现出优异的热稳定性.

    纯铜退火处理微观组织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热处理工艺对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徐双钱戴志勇王子瑜
    274-2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满足高速列车关键零部件的轻量化需求,开发Al-Zn-Mg-Cu-Zr-Sc系铸造铝合金.熔炼铸造了 Al-6.5Zn-2.3Mg-2.5Cu-0.1Zr-0.2Sc合金,并对其进行了均匀化处理及固溶时效(T6)处理.对T6态合金在室温和200℃拉伸性能测试,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手段对其微观组织特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在120℃时效10 h时,晶内析出相主要为GP区.随着时效时间的增加,部分GP区转变成η'相,在时效22 h时能够明显观察到η'相的存在,在时效34 h时,部分η'相逐渐长大转变成粗大的η相.200 ℃拉伸试验结果表明,22和34 h时效态合金的抗拉强度分别为617.7和575.9 MPa,屈服强度分别为600.5和560.7 MPa,断裂机制均为韧性断裂.

    Al-Zn-Mg-Cu-Zr-Sc合金热处理析出相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