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间退火温度对6016铝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迟蕊徐志远孟双李延成...
    113-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仪和力学性能试验机对6016铝合金不同中间退火温度下的组织及性能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退火温度下,6016铝合金的力学性能变化不大,但包边因子f和Δr值有显著变化,360℃中间退火温度下f(0.60)和Δr值(0.24)小于410 ℃中间退火温度f(0.75)和Δr值(0.28),说明360 ℃中间退火温度的包边性能优于410 ℃中间退火温度.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表层晶粒尺寸和晶界析出物Mg2Si相尺寸增大,最大Mg2Si相尺寸从1.41μm增加到2.09 μm,大部分Mg2Si相形态由圆润状变为长条状.360℃中间退火温度下Cube和R织构占比分别为12.04%、5.37%,410℃中间退火温度下Cube和R织构占比分别为14.25%、3.43%,其中,360 ℃中间退火温度下R织构占比较高,使Δr值降低,有利于提高包边性能.410 ℃中间退火温度下,6016铝合金的裂纹扩展较360℃的快,其与晶界上粗大的Mg2Si相有关.

    6016铝合金中间退火温度晶界析出物织构力学性能包边性能

    《材料热处理学报》2024年征订征稿启事

    118页

    10CrNi8MoV钢的包申格效应及恢复热处理

    郭昊东杨超飞孙磊张玉祥...
    119-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在0.5%~5%单向拉伸变形量下调质态10CrNi8MoV钢的包申格效应.结果表明:当变形量<1%时,反向压缩时试验钢的屈服强度快速下降,当变形量>1%时下降速率变缓.包申格效应的产生主要归因于拉伸变形时产生的背应力,背应力的大小主要与材料的初始位错密度和容纳新位错的能力有关.经过400~600℃回火1.5 h后,背应力得到释放,可显著改善试验钢的包申格效应.

    包申格效应屈服强度背应力热处理

    固溶温度对超低碳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徐锋孙强孟吉炜
    124-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975、1000、1025和1050℃四种固溶处理温度对超低碳(w(C)≤0.01%)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利用金相显微镜观察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显微组织,并检测了不同温度固溶处理后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室温拉伸性能和冲击吸收能量,使用扫描电镜观察了拉伸试样和冲击试样的断口形貌.研究结果表明,固溶温度从975℃提高到1050 ℃,超低碳15-5PH不锈钢的晶粒平均尺寸从27 μm长大到150 μm,伸长率从14.5%降低到8.5%,断面收缩率从55%降低到32%,冲击吸收能量从35.6 J降低到6.6 J,其强度变化不明显.

    15-5PH沉淀硬化不锈钢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430不锈钢的连续退火工艺

    杨永超李玉贵赵子钧
    130-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430不锈钢热轧板退火一般在罩式炉中进行,生产周期长,严重制约生产能力的提升.通过化学成分及退火工艺的优化,对430不锈钢热轧板的连续退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430不锈钢的最佳连续退火工艺为退火温度880℃、保温时间240 s;在910℃退火时,存在奥氏体转变.结合实际大生产工况情况,退火酸洗产线的热处理温度设定范围为(880±5)℃.热轧态430不锈钢经连续退火后条带组织无法完全消除;经冷轧变形及成品退火酸洗后,试验钢伸长率达到了26%以上,可满足浅冲压行业的使用需求.

    连续退火430不锈钢组织性能

    第21期全国材料热处理高级研修班

    135页

    热处理对09MnNiDR低温钢焊接接头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影响

    张勇李如杨马青山胡效东...
    136-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光学显微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和显微维氏硬度计对12 mm厚的09MnNiDR钢埋弧焊对接焊板经退火、正火和正火+回火处理后的组织、拉伸性能和低温冲击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正火处理可提高09MnNiDR钢焊接接头的强度,但与消应力退火相比会降低其韧性,而正火+回火处理后焊接接头兼具良好的塑性和韧性,这与焊缝处的M/A组元被不同程度分解以及热影响区的粒状贝氏体的演变有关.3种热处理方式(退火、正火、正火+回火)下,焊缝处的M/A组元被不同程度分解,使得冲击吸收能量提高.正火+回火的冲击吸收能量最高,相较焊态提升84%.与焊态相比,正火略微提高了焊缝和热影响区的硬度,而退火和正火+回火后硬度均降低.正火后热影响区中的粒状贝氏体有利于硬度提高,而回火后更均匀的组织使得焊接接头具有更好的韧性.

    09MnNiDR低温钢焊接接头焊后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第30届国际热处理与表面工程联合会世界大会

    142页

    回火时间对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压力容器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

    刘晨希胡昕明欧阳鑫邢梦楠...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透射电镜镜、拉伸试验机、冲击试验机、硬度计等研究回火时间对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压力容器用钢组织性能的影响.所设计化学成分的试验钢轧后进行950℃淬火,610 ℃回火12、23、45和180 min的调质热处理.结果表明,调质后显微组织主要由回火索氏体组成;随着回火时间的延长,晶内位错密度降低,生成不同取向的板条状晶粒,并且沿着晶界有碳化物析出,保证了钢板具有良好的低焊接裂纹敏感性.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强度受晶内位错密度和Nb、V元素的碳化物影响呈先降低后升高趋势,冲击性能和硬度受碳化物M23C6析出的影响基本呈下降趋势.

    回火时间压力容器用钢低焊接裂纹敏感性回火索氏体力学性能

    模拟焊后热处理对厚规格16MnDR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

    曲之国张万新白学飞王东明...
    147-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55 mm厚16MnDR正火态钢板进行590 ℃保温不同时间(135、405 min)的模拟焊后热处理,研究模拟焊后热处理对厚规格16MnDR钢板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模拟焊后热处理保温时间的增加,正火态钢板强度先增加后降低,但整体变化幅度不超过10 MPa;钢板厚1/4、1/2处的冲击吸收能量变化呈现不同的趋势,厚1/4处为单调降低,厚1/2处则先增加后降低.经模拟焊后热处理,16MnDR钢板的显微组织较正火态未发生显著变化,仍为铁素体+珠光体,但片层状渗碳体逐步向球状或点状渗碳体转变;此外,钢中析出碳化物数量随保温时间增加而增加,但长大趋势不明显,沿晶界的渗碳体析出是导致钢板冲击性能降低的主要原因.

    厚规格16MnDR钢板焊后热处理组织力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