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金属热处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金属热处理
金属热处理

徐跃明

月刊

0254-6051

jsrcl@vip.sina.com

010-62935465;82415083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学清路18号北京机电研究所内

金属热处理/Journal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1958年创刊,1979年公开发行。办刊特点:1、研究所、学会、协会合办,拥有资深编委,开门办刊;2、理论联系实际,普及与提高并重,促进行业技术进步,努力为提高机电产品质量和企业的经济效益服务;3、注重国际交流,信息量大,精品意识强,广告宣传实际效果好。主要栏目:1、专题综述;2、新工艺、材料、设备;3、组织与性能;4、典型零件热处理;5、工艺改进与设备改造;6、计算机应用;7、专业化生产与管理;8、热处理标准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回火中的加热与冷却

    215页

    时效工艺对ADC12铝合金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杨哲陈水胜
    216-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ADC12铝合金分别进行了预时效、单级时效和双级时效处理,并采用微观组织表征、能谱分析及硬度、拉伸、冲击试验,研究了不同人工时效处理对ADC12合金析出相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时效处理导致合金中组织形貌和相组成的差异.预时效处理后,合金的显微组织中形成了弥散的析出相,使冲击吸收能量达到最高值18.60 J;单级时效处理后,合金中析出相呈圆形,抗拉强度达到最高值202.56 MPa;双级时效处理后,形成了细小的针状析出相,硬度达到最高值161.27 HBW.这表明双级时效处理在提高硬度方面效果最好,单级时效处理则在提高抗拉强度方面表现最佳,而预时效处理对提高冲击性能最为有效.

    ADC12合金预时效单级时效双级时效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焊后局部热处理区域布置对厚壁圆筒环缝残余应力的影响

    刘姿孔为民
    221-225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粘弹塑性有限元方法,研究了 16MND5钢厚壁圆筒在不同局部热处理标准(B31.1、B31.3、ASME section NB、BS2633和AWS D10.10)加热条件下焊接残余等效应力、环向应力及轴向应力的变化及分布情况.综合分析了焊缝中心及其附近区域的焊接残余应力、加热区边缘附加热处理应力,并讨论了加热宽度、保温宽度对焊后局部热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热处理后,加热区边缘不均匀加热引起一定的应力上升,保温区的存在可以缓解温度梯度,从而使加热区边缘的附加应力降低.对厚壁圆筒来说按AWS D10.10标准局部热处理时,焊缝中心可达到与整体热处理相当的效果,焊接残余应力消除效果最好.

    厚壁圆筒16MND5钢焊后局部热处理加热宽度保温宽度

    固溶处理对机车车辆抱轴箱内壁堆焊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李喆李睿蔡磊靳军军...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对固溶处理前后修复堆焊层试样进行显微组织观察、力学性能测试以及残余应力测试,分析固溶处理对修复堆焊层强度、韧性和残余应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固溶处理前熔覆区晶粒较大且不均匀,热影响区晶粒粗大,而基材区呈现铁素体与珠光体相间分布.经900 ℃ ×3.5 h固溶处理后,基材区的铁素体占比增大且分布更均匀,热影响区和熔覆区的粗大晶粒消失,晶粒细化,显著改善了晶界特性和晶粒结构.固溶处理显著提高了堆焊层的抗拉强度,从810 MPa提升至925 MPa,增幅约为14%.此外,固溶处理导致硬度普遍降低,基材硬度从154 HV降至143 HV,热影响区从238 HV降至228 HV,熔覆区从243 HV降至226 HV,同时残余压应力峰值从232 MPa降低至182 MPa,降低幅度达到21.6%.固溶处理通过减少缺陷、改善晶粒均匀性和消除残余应力,提升了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整体性能.

    抱轴箱内壁修复堆焊层固溶处理力学性能残余应力

    TC18钛合金棒材的组织-服役性能一致性热处理

    尹卫东尹慧向伟罗恒军...
    232-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TC18钛合金进行不同工艺的单相区热处理(温度为Tβ+(15~35)℃,时间为0.5、1、2、4 h),获得不同晶粒尺寸的初始组织,探究晶粒尺寸对双重退火TC18钛合金棒材性能的影响,得到其组织-服役性能一致性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平均晶粒尺寸增大,TC18钛合金的抗拉强度先升高后降低,而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和断裂韧度则呈相反趋势.为使TC18钛合金构件既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又具有良好的塑性和韧性,晶粒尺寸需控制在300~430 μm范围,对应的单相区温度和保温时间分别为Tβ+(25~35)℃和 2~4 h.

    TC18钛合金单相区温度保温时间晶粒尺寸服役性能

    均匀化处理对3003铝合金铸锭微观组织的影响

    张伟陈子健蔺永诚
    236-241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3003铝合金铸锭分别在580~620 ℃进行4~10 h的均匀化处理,研究不同均匀化处理工艺对3003铝合金铸锭微观组织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3003铝合金铸锭中的析出相主要为MnAl6((FeMn)Al6)和Al0.41MnSi0.74(Al12(FeMn)3Si),MnAl6((FeMn)Al6)相在均匀化过程中几乎完全溶解;而Al0.41MnSi0.74(Al12(FeMn)3Si)相会在均匀化过程中逐步发生聚合、粗化和回溶行为.随着均匀化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析出相的演变会逐渐加快.3003铝合金能快速获得均匀分布、圆润粗大析出相的最优均匀化工艺为600 ℃保温8 h.

    均匀化处理3003铝合金析出相

    时效时间对7175铝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

    汲庆涛孙有政杨慧赵忠超...
    242-246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维氏硬度计和万能拉伸试验机系统研究了 7175铝合金在120 ℃时效过程中的微观组织变化和力学行为.结果表明,经固溶和时效处理后,7175铝合金组织为典型纤维状组织,未产生明显再结晶,晶粒形貌和第二相在时效过程中无明显差异.随着时效时间的延长,晶界处的析出相尺寸逐渐变大,晶内析出相粒径变大,平均粒径由5.87nm变为8.38 nm.7175铝合金在120℃时效时,硬度在16 h达到峰值,峰值硬度为196.5 HV,16h时晶内析出相数量多、细小、分布均匀,有效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同时,合金在10~16h时效时,合金的屈服强度迅速增大,从471 MPa迅速增长到490 MPa,时效时间大于16 h后,屈服强度变化趋近于平缓.

    铝合金时效时间微观组织析出相硬度

    两相区退火温度对汽车用0.2C-8Mn-2Al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曹中玉贾华坡赵保伟
    247-25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扫描电镜(SEM)、拉伸试验等手段研究了两相区退火温度对热轧态0.2C-8Mn-2Al钢微观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退火态0.2C-8Mn-2Al钢组织主要为奥氏体和铁素体.在780~900 ℃区间内,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拉伸前后0.2C-8Mn-2Al钢的奥氏体转变体积分数逐渐提高,0.2C-8Mn-2Al钢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强塑积先升高后降低.900℃退火的0.2C-8Mn-2Al钢的奥氏体转变体积分数最高,达到43.4%,840℃退火的0.2C-8Mn-2Al钢的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强塑积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1208.6 MPa、31.2%和37.71 GPa·%,840 ℃为热轧态0.2C-8Mn-2Al钢的最佳退火温度.

    0.2C-8Mn-2Al钢两相区退火微观组织力学性能

    时效处理对固溶冷拉态TB9钛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

    李世键胡福常马蓼奕曲凤...
    251-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了不同时效处理(450~600 ℃ ×8 h)对固溶冷拉态TB9钛合金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TB9钛合金的组织结构发生显著变化.在450~500℃时效温度下,α相细小且均匀分布,显著提高了合金的硬度和强度,但塑性较差;在550~600 ℃时效温度下,α相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加,晶粒组织趋于均匀.时效温度对强度和塑性有重要影响,450℃时效时,合金强度达到峰值,约1700 MPa,而伸长率几乎为零;随着时效温度的升高,合金强度逐渐降低,伸长率逐渐增加,550 ℃时效时,抗拉强度约1400 MPa,伸长率约14%;600 ℃时效时,抗拉强度约1200 MPa,伸长率约22%.较低温度(500℃)时效时,合金断口为脆断特征,较高温度(600 ℃)时效时,合金断口为韧性特征.因此,为保证TB9钛合金获得较优的强塑性匹配,最佳时效温度为550~600 ℃.

    TB9钛合金时效处理组织力学性能拉伸断口

    欢迎订阅《金属热处理》杂志(2025)

    25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