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材料热处理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材料热处理学报
材料热处理学报

周敬恩

月刊

1009-6264

clrcl@vip.163.com

010-62914115;82415080

100083

北京海淀学清路18号北京电机研究所内

材料热处理学报/Journal Transactions of Materials and Heat Treatment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办,中国机械工程学会热处理分会和北京机电研究所承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读者对象:国内外通用机械制造、冶金、能源、交通、化工、轻纺、建筑、汽车、航空航天、兵工、电子、橡塑等行业的专业人员。同时还定期向相关展览会、交流会、研讨会及有关团体会员单位和个人等赠阅 。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不同道次应变分配下TA15钛合金双道次热压缩静态软化行为

    赵丽娟魏科黄骏董显娟...
    194-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变形温度为910~970 ℃、应变速率为0.01 s-1、道次保温时间为1000 s、总应变为0.9条件下,对TA15钛合金进行了双道次热压缩实验,研究了第一道次应变为0.25、0.45、0.65时对合金热变形过程中静态软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第一道次应变分配下,除变形温度为910℃且应变为0.25时,合金在道次保温间隔后均出现了静态软化现象,即第二道次流动应力峰值均低于第一道次卸载应力;第一道次应变分配较高时,由于累积畸变能较多,软化程度更为明显;变形温度越接近相变点,第一道次应变对静态软化影响程度越大;微观组织分析表明,道次保温间隔后比保温前的初生α相体积分数明显减少,减小程度与静态软化程度呈正相关性.

    TA15钛合金双道次热变形第一道次应变分配静态软化行为组织演变

    18Cr2Ni4W钢的热变形行为及热加工图

    蔡述巧王勇帆陈克鑫纪宏志...
    201-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变形温度为850~1200 ℃,应变速率为0.005~0.5 s-1及真应变为0.8的条件下,采用Gleeble-3800型热模拟试验机对18Cr2Ni4W钢进行热压缩试验,分析其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基于双曲正弦函数,建立了 18Cr2Ni4W钢的热变形本构方程;采用动态材料模型(DMM),建立了 18Cr2Ni4W钢在真应变为0.8时的热加工图.结果表明:18Cr2Ni4W钢在热加工过程中发生了动态再结晶,流变应力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随着应变速率的增加而增加;峰值应力随应变速率的降低和变形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失稳区主要集中分布于变形温度为860~950℃、应变速率为0.03~0.5 s-1的范围内,其显微组织为沿变形方向拉长的带状组织,并存在局部流动性,对应的功率耗散η值较低,小于0.2;安全区的显微组织是典型动态再结晶组织,功率耗散η值较高,在0.28~0.49之间.在真应变为0.8时,18Cr2Ni4W钢最佳的热加工工艺为:变形温度为975~1050 ℃、应变速率为0.01~0.14 s-1以及变形温度为1050~1200 ℃、应变速率为0.01~0.5 s-1.

    18Cr2Ni4W钢热变形行为本构方程热变形组织热加工图

    超薄壁黄铜散热器扁管高频感应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

    周雷蔡琰叶枫张炎雨...
    212-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高频感应焊接技术对0.13 mm壁厚的H65黄铜扁管进行焊接,利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电子探针、电子背散射衍射、显微硬度仪以及拉伸实验对焊接接头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高频感应焊接H65黄铜扁管的焊接接头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焊缝区没有出现Zn的大量蒸发.焊接接头的抗拉强度达到400 MPa,达到母材的94%,伸长率为33.89%,与母材接近;焊接接头的显微硬度呈W型分布,熔合区最高,母材区次之,热影响区最小.焊接过程的挤压作用导致焊缝位错密度增加,产生加工硬化,是影响焊接接头硬度分布的主要原因;与母材相比,焊接接头的显微组织得到明显的细化,平均晶粒尺寸为1 μm,是母材的50%,小角度晶界增加到了 72%,大角度晶界下降到了 28%,其中孪晶界下降到2%,进一步提高了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

    高频感应焊H65黄铜超薄壁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微热压成形石墨件的快速碳化工艺

    吴海华曾世渝李思维郝佳欢...
    221-230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石墨件在碳化过程中易开裂的问题,基于多材料组装技术原理,提出在石墨粉末微热压成形过程中构造烧蚀性二维有机物网络以形成排气通道、避免开裂的方法.研究了碳化速率、石墨件径向尺寸及网络结构、分布方式对石墨件成形质量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快的碳化速率会加剧有机物热解,开裂的现象越明显,较大径向尺寸的石墨件气体逸出阻力越大;提高有机物网络密集度有助于改善排气效果,但对石墨件力学性能产生不利影响;在有机物网络沿成形高度方向的布置中,当间距为10 mm时,石墨件不出现裂纹.采用优化的工艺制备的石墨件结构完整,经过浸渍增强后其抗压强度达到15.8 MPa,Z轴导热系数仅为1.894 W/(m·K),综合性能与水玻璃型砂相当,在铸造行业有广泛应用前景.

    石墨件微热压成形二维有机物网络快速碳化浸渍增强综合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