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苏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苏社会科学
江苏社会科学

金晓瑜

双月刊

1003-8671

s83321531@163.com

025-83321531 025-86638536

210009

南京山西路120号国贸大厦16层

江苏社会科学/Journal Jiangsu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人文社会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刊登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重视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研究。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苏地域思想学派的传承谱系与价值审视

    王月清孙钦香
    188-195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苏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祥地之一,文脉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也是众多思想学派的发源地.从两汉到晚清,儒、释、道三家思想在江苏均有深厚的影响,孕育和形成了诸如安定学派、泰州学派、东林学派、亭林学派、吴派、扬州学派、常州学派等众多重要的思想学派.受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稳固相续的文化传承的影响,江苏地域思想学派普遍具有"实事求是""包容创新""经世致用""赤身担当"等主要的精神特质.在实践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及"第二个结合"的过程中,继承、弘扬江苏地域思想学派的价值观念以及主要精神特质,无疑有助于进一步推进"双创""第二个结合"的实践,并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文化新形态"提供江苏的思想智慧和精神动力.

    江苏地域思想学派通儒之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二个结合"

    人工智能技术进化与社会传播的价值审视

    陈世华余思乔
    196-2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技术作为人与自然发生联系的重要中介,从诞生至今经历了由手工工具到机器工具、由自动机器到智能机器的演进过程,其背后暗藏着政治经济结构与技术的复杂互动.技术权力与殖民控制、经济效益与资本增殖、自由追求与劳动解放的诉求和动因共同建构了人工智能益智的想象.智能技术也造成自我主体迷失、身体认知失真、共识体系破坏、盲目崇拜技术等反智倾向,带来主体退化、理性异化、社会分化和技术神化等文化危机.面对智能技术带来的风险挑战,应通过重识主体、重建伦理、重思关系保障人工智能最大限度地"益智"社会.

    人工智能人机关系技术异化文化危机反智

    祈通中西、师法自然与人民立场转换——傅抱石绘画笔墨语言创新的时代意义

    楚小庆
    205-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傅抱石是在20世纪中国传统绘画现代化转型的艰难探索过程中主动探索新的绘画形式语言的典型代表.傅抱石不仅创新了传统绘画语言表现新程式,而且其作品积极反映了新时代人民生活新风尚,这种新程式、新风尚也成为美术史中区分新旧、辨别文化思想与美学形式根本变化的标志特征和分界点.在向社会主义现代美学风范的转换中,傅抱石实现了自身山水笔墨语言与创作技法的革命,引领了绘画美学风格与时代风气的重大转向.、从"师法古人"到"师法自然"的写生创作实践,是其创新绘画笔墨语言的有效路径和激发灵感的不竭源泉.中国画家应以傅抱石艺术实践为榜样,致力于新的绘画创作实践,努力走出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为当代中国画笔墨语言创新寻找新的具有健旺生命力和美好灵魂的新话语,在中国画笔墨语言的创造性发挥中真正实现自我的艺术价值和理想.

    傅抱石绘画程式笔墨语言美学风格中国式现代化山河新貌

    中国新主流电影叙事模式的守正与创新

    张超
    214-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电影产业发展的日渐成熟与市场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弘扬主流价值观、讴歌广阔人生的主旋律影片开始寻求自身转型与创新,逐步从主旋律影片升级为新主流电影.回望主旋律影片的影史来路,延安电影团承担起建构现代民族国家的叙事话语职责,开启了用影像形式表述主流意识形态的新历史.新主流电影承接了主旋律影片的文化使命,传递主流价值观念,书写新时代中国人民的精神史诗,深度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与记忆符码.新主流电影的人物形象塑造焦点不仅是青史留名的伟人或领袖,还包括默默无闻的普通人,家国叙事对个人情感的重视再度凸显,形成了新型电影表达范式.

    新主流电影主旋律影片叙事模式主题思想人物形象

    北魏孝文帝南征与大一统思想的伸张

    王东洋
    223-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魏孝文帝即位后,对南朝采取进攻态势.太和初期,孝文帝斥责齐高帝萧道成"寻僭大号",遣将讨伐,责问其使节;迁都洛阳期间,斥责齐明帝萧鸾"践阼非正",亲征南讨,责备萧鸾杀主自立之罪恶;迁都洛阳后,车驾南征,训责南朝守将"奉逆君,守迷节",宣扬"天无二日,土无二王"的华夏正统观念,宣示天命在"北"而不在"南".作为"本施北政"的北朝皇帝,北魏孝文帝训责、讨伐南朝君臣之举,是对大一统思想的极大伸张,意在展示其主持天下公道与正义的光辉形象,宣示南北朝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而北魏乃正统王朝,孝文帝乃华夏正统之君.北魏孝文帝时期大一统思想的伸张,对应着南北朝国力的此消彼长,折射出时代的变化,预示着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北魏孝文帝南征大一统思想

    名士亡国论——东晋门阀政治中的历史议题及其展开

    刘雅君
    232-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东晋立国,有关西晋亡国的责任问题是其难以回避的政治议题.这一议题不仅承载着渡江名士的政治情感,也牵涉东晋王朝的权力分配.东晋士人的普遍认识是名士清淡与政治兴衰无关.这种认识既是门阀统治结构在意识层面的表现,也与两晋之际统治集团人事关系密切有关."中朝倾覆""神州陆沈"这类话题是东晋时政运作的结果.如东晋初年的批评是晋元帝"刻碎之政"的舆论表现,庾翼、桓温的批评则与颍川庾氏、谯郡桓氏的崛起有关.操纵话题者既无力清算历史问题,更无意改变门阀统治的结构.门阀统治的价值观念仍然是东晋的主流,这是批评王衍、追究西晋亡国责任的言论难以被士人普遍接受的关键所在.

    东晋门阀名士历史议题

    《江苏社会科学》近期重点选题方向

    江苏社会科学杂志社
    封2页

    Abstracts

    后插1-后插4页

    作品选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