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中旬刊)
交通世界(中旬刊)

月刊

1006-8872

交通世界(中旬刊)/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碳纤维长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

    崔永升
    34-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碳纤维长度对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选择了长度分别为3mm、6mm及9mm的碳纤维,通过抗压强度测试和劈裂抗拉强度测试,对比分析了不同碳纤维长度、不同龄期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长度碳纤维的掺入均可提升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对于混凝土前期强度而言,3mm碳纤维可有效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而9mm碳纤维可有效增强再生混凝土的劈裂抗拉强度;对于混凝土后期强度而言,6mm碳纤维对于增强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效果较好.由此说明,掺加6mm长度的碳纤维对于增强再生混凝土力学性能的效果最佳.

    再生混凝土碳纤维抗压强度劈裂抗拉强度

    风积沙制备超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试验研究

    杨家俊冯玉钏贾小龙
    37-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风积沙替代机制砂制备的超高性能混凝土(Ultra-High Performance Concrete,UHPC)的力学性能与耐久性能,设置风积沙质量替代率分别为15%,25%,35%的3种UHPC试件,研究风积沙替代率对UHPC抗压强度的影响,并根据力学性能试验结果选取特定的风积沙替代率,进而研究掺风积沙UHPC在冻融循环、硫酸盐浸泡作用下耐久性能的优劣.冻融循环试验中,在达到设定循环次数后,测算试件质量与动弹性模量损失率;硫酸盐浸泡试验中,将试块放置于浓度为5%的Na2SO4溶液中浸泡,在达到设定龄期时取出试件,测算试件质量与强度损失率.试验结果表明:机制砂骨料中掺入15%~35%的风积沙能够对UHPC的力学性能起到优化作用;掺风积沙的UHPC抗冻能力优异,经300次冻融循环后质量损失为0.15%,动弹性模量保持率为97.3%;硫酸盐浸泡超过60d对掺风积沙的UHPC抗压强度有一定影响,试件浸泡120d后其抗压强度损失率为4.18%.

    超高性能混凝土风积沙机制砂力学性能耐久性

    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水稳定性研究

    徐东辉闫升
    4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更好地了解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对掺入不同类型粉煤灰的钢渣碎石混合料开展冻融循环试验和浸水试验,分析冻融循环作用和浸水时间对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混合料无侧限抗压强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粉煤灰的基层混合料抗冻系数均大于0.75,其无侧限抗压强度随浸水时间的增长先增大后减小,说明水泥粉煤灰稳定钢渣碎石基层材料的抗冻性较好;浸水时间对掺原灰的基层混合料影响较大.

    钢渣粉煤灰基层冻融循环水稳定性

    公路路面上面层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

    郭承梁
    45-4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公路路面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结合工程实例,对某公路路面上面层待选的5种沥青混合料进行生产配合比设计,然后分别进行高温稳定性、低温弯曲、水稳定性、抗渗性、构造深度等路用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以SBS橡胶沥青为基质沥青的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比一般基质沥青要高;掺加PR改性剂的SBS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表现较好;掺加PR改性剂的SBS橡胶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ARHM13(W)的综合路用性能表现最佳,推荐作为沥青路面结构的上面层材料.

    公路工程路用性能试验橡胶沥青改性沥青

    SBR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研究

    张廉青
    48-5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进一步了解SBR改性沥青的低温抗裂性能,探讨了沥青混合料低温开裂的原因,并依托实际工程进行了相关的试验研究,包括弯曲试验、劈裂试验及冻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环境温度是导致沥青路用开裂的主要因素,改性沥青相对基质沥青能有效改善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抗裂性能.

    SBR改性沥青低温抗裂性弯曲试验劈裂试验冻断试验

    沙漠高速公路边坡风沙流场特征分析

    喻国根贾小龙刘俊绿
    5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依托沙漠腹地乌玛高速公路工程,通过采集腾格里沙漠气象数据,结合Fluent软件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沙漠高速公路不同边坡坡度对风沙流场的速度与体积浓度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不同坡度的路基表面风沙速度流场特征一致.从迎风侧坡脚至背风侧坡脚处,风沙速度变化呈现"上升-下降-上升"的分布趋势,其中坡度更陡的路基风沙速度大小变化增加;不同坡度路基的沙粒体积浓度分布特征一致,沙粒主要在坡脚、中央分隔带处沉积,边坡坡度越陡,积沙量就越大.当边坡1:3的路基变成边坡1:5的路基时,最大风速降低了8.3%,坡脚处沙粒体积浓度降低了8.6%,路面降低与中央分隔带都有消减.建议对于沙漠腹地高速公路的建设,应更全面考察当地的气象因素及地貌形态,拟定最合适的路基断面形式,以免造成沙埋、风蚀等沙害.

    沙漠高速公路数值模拟边坡风沙流场

    微表处技术在农村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陈琛
    5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某农村公路路面出现的裂缝、坑槽、波浪和泛油等病害问题,决定采用微表处技术对其进行养护处理.对微表处养护技术的特点进行了阐述,分析了微表处技术所使用的骨料、集料、改性乳化沥青等材料的要求,探讨了微表处施工工艺,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结果表明,微表处技术的应用,有效解决了该农村公路路面出现的各种病害问题,养护处理通车一年后,未出现明显的病害问题.

    微表处技术农村公路养护

    全深式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施工技术要点

    陈钊
    58-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传统公路养护维修存在的材料消耗大、环境污染严重、工期长等问题,结合某既有公路实际情况,提出了一种全深式沥青路面现场冷再生施工技术,并对该技术的混合料基本要求、施工准备、施工工艺流程和操作要点进行了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沥青路面全深式就地冷再生施工技术

    重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路基受力分析

    程玲
    61-6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沥青路面路基在重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特性,首先对重荷载作用下的沥青路面病害进行分析,然后基于实际工程案例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三维模型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路面作用荷载的增加,会使得应变逐渐增加,从而导致路基变形不断增加;土体的压实度越大对路基越安全.

    重荷载作用公路工程路基受力性能

    再生沥青混合料及一体化铺筑技术在路面养护中的运用

    黄炜
    64-66页
    查看更多>>摘要:首先对案例工程中的旧料沥青含量及级配进行了检测,然后分析了再生沥青混合料的优化配制,并从优化矿料级配、再生剂的选择及再生料铺筑厚度等方面加以论述,最后探讨了再生沥青混合料一体化铺筑技术,包括施工前的准备、技术要点、质量保障措施以及施工质量验收标准等.工程结果表明,在路面养护过程中,采用再生沥青混合料及一体化铺筑技术,能有效节约施工材料用量且经济环保,值得推广运用.

    沥青混合料原地热再生一体化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