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世界(中旬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世界(中旬刊)
交通世界(中旬刊)

月刊

1006-8872

交通世界(中旬刊)/Journal Transpo Worl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施工及应用效果研究

    李晋勇
    6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某高速公路路面施工项目为例,首先通过室内试验确定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级配,然后总结了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中拌和、运输、摊铺及碾压等工艺的技术要点,并针对施工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措施,最后采用钻芯取样的方法和平整度仪分别对施工路面的压实度和平整度进行了检测分析,数据显示,路面压实度和平整度均满足规范设计要求,说明SBS改性沥青混凝土施工技术在路面施工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SBS改性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压实度平整度

    高黏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在道路中的应用

    李俊松
    66-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高黏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在道路养护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以某道路养护项目为例,针对路面病害类型及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并给出了采用高黏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处理路面病害的养护方案.在施工完成后,对路面的平整度、压实度及抗滑性进行了监测分析,发现路面经高黏改性SMA-13沥青混合料修复后,平均平整度均未超过1mm,平均压实度均达到98%以上,平均抗滑值均达到50BPN以上,且路面整体平整,压实状况良好,无明显裂缝、坑槽及松散现象,路面整体养护效果良好.

    高黏改性沥青道路养护平整度抗滑值

    厂拌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及施工工艺研究

    李晓贺
    6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避免废旧沥青混合料的浪费,同时进一步提高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依托某高速公路热再生项目,对现场道路状况进行调查,并通过室内试验对RAP掺量为10%的热再生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进行评价.检测结果表明,热再生沥青混合料在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应用时的掺量不得高于10%.

    热再生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路用性能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施工技术

    廖彬毛元坤
    7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施工技术原理,以某高速公路病害路段为例,通过分析该路段的病害情况,提出复拌就地热再生维修养护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并分别从原路面加热、耙松处理、旧料再生、收集、复拌及摊铺、碾压等工序,对该养护技术在病害路段处治中的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实践表明,在路面养护过程中,采用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技术能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且经济环保.

    沥青路面就地热再生复拌加铺施工

    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抗滑性能评价

    刘伟
    75-77,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防止沥青路面在雨天因路面湿滑而造成交通事故,有必要对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进行研究.首先,采用回归分析法对雨天事故率、路面抗滑性能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影响路面抗滑性能的4个关键因素构建沥青路面抗滑性能评价方程,并基于雨天事故率WAR与横向力系数SFC之间的关系,确定了路面抗滑性能评价分级的阈值.最后结合具体实例进行了路面抗滑性能评价.

    沥青路面抗滑表层抗滑性能评价

    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研究

    贺春宇
    78-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山西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借助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展开分析.为保证模拟计算结果的准确度,加密了模型网格划分,对边界条件进行了简化,结构层底部、纵横向采用固接方式,竖向不附加边界约束,最后将理论模拟结果与现场实测得到的动力响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层状体系动力学有限元分析模型对CFG桩复合地基的动力响应进行模拟,其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较吻合,可见该模型能够有效模拟CFG桩在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的动力响应情况.

    CFG桩复合地基路桥过渡段动力响应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技术研究

    姚洪帅
    8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有效提升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效果,以某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例,明确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形成原因,包括路面结构设计不合理、沥青原材料自身存在缺陷、道路行车荷载过大、轴重与轮胎压力较大等,提出公路沥青路面车辙养护铣刨填补施工要点和注意事项,涉及合理控制沥青材料质量、严格控制集料质量、优化级配设计等,可为相关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公路沥青路面车辙铣刨填补

    高速公路路线中缓和曲线长度设计

    张彬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阐述缓和曲线形式的基础上,选取某高速公路项目中沟谷深切、地形陡峭路段,从驾驶员反应及操作时间、超高渐变率、离心加速度变化率、视觉条件等方面进行该路段缓和曲线最小长度的计算.结果表明,如果缓和曲线长度取值过于随意,将影响整体线形的平顺性,导致线形变化突兀,不利于公路运行的安全稳定;设计人员须立足公路工程实际及现行规范,不断优化路线设计.

    高速公路路线设计缓和曲线长度

    水泥搅拌桩在高速公路软基处理中的应用及工后沉降预测

    赵鹏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解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的软基处理以及工后沉降相关问题,结合某高速公路标段实际情况,分析其软基处理中水泥搅拌桩技术的应用,提出可提高施工效率的施工方法,总结加固效果的影响因素,并研究工后沉降预测方法,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全面提升高速公路施工中的软基处理效果,保证工程施工质量.

    高速公路软基处理水泥搅拌桩工后沉降预测

    沥青路面压实过程振动加速度影响因素研究

    马国雄
    9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合某工程实例,以GAC-16C型沥青混合料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模拟了沥青路面压实过程振动时长、压实度、压实温度及半刚性基层模量对振动加速度的影响,分别得到不同压实温度及半刚性基层弹模条件下振动加速度与压实度之间的拟合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压实温度、压实度及半刚性基层弹模等3项指标与振动加速度之间均存在显著关联性.

    沥青路面振动压实半刚性基层振动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