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彭其渊

季刊

1672-4747

jtt@home.swjtu.edu.cn

028-87600755

610031

四川省成都市西南交通大学九里校区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 and Inform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的办刊宗旨是: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努力实践三个代表,在贯彻执行党的十六大精神和各项有关方针正策的基础上,着重反映本校、国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在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与其相关学科方向的最新科技成果、优秀设计、制造与新技术的应用开发。这些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相关的工程设计、制造、材料科学与工程、基础研究、新技术的应用与开发和科学研究等内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考虑要素协同的高铁列车运行图双层优化模型

    石敏涵吕红霞倪少权吕苗苗...
    125-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列车停站方案、列车运行图和动车组接续方案间相互影响,将三者进行协同优化能够保证在提高客流需求满足程度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降低由动车组运用决定的铁路部门运输组织成本.因此,本文在分析三者间协同关系的基础上,建立双层模型.上层模型为以旅客需求满足程度最高、铁路部门运输成本最低为目标的协同优化模型,下层模型为以动车组运用数量和接续时间最小为目标的最优动车组接续模型,且下层模型将最优动车组运用指标决定的铁路部门运输成本传递至上层目标函数中,构成双层模型间的联系.结合模型的双层特性,设计双层启发式算法求解,外层采用计算效率高、计算效果好的自适应大邻域搜索算法,根据算子的历史表现动态确定算子选择概率,以获得停站方案与运行图综合可行解;内层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在外层输入方案的基础上,确定相应的最优动车组接续方案,并将指标输出至外层.算例分析结果表明,采用本文提出的协同优化方法进行优化,能在可接受时间范围内得到指标较优的综合方案,验证了本文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铁路运输停站方案列车运行图动车组接续方案协同优化双层规划

    考虑捎带能力变化的两阶段高铁物流装运方案

    王雅宁马啸来
    136-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捎带模式下,制定装运方案是高铁物流活动得以开展的基础和重要条件,但列车捎带能力的动态变化往往使既定方案无法实施.针对上述问题,以货运费用最小为目标,提出"初始规划+动态调整"的高铁物流装运方案两阶段规划策略.初始规划阶段,以不干扰旅客运输为前提,考虑列车初始捎带能力、列车停站方案以及货物运输时限要求等约束条件构建初始装运方案模型.动态规划阶段,通过确定方案调整时刻将该阶段划分为若干个静态子阶段,构建某一静态子阶段的装运方案调整模型.然后,利用LINGO软件求解上述两阶段的模型.最后,以某日西成高铁上行方向的货运需求为例,规划装运方案并将其与一般规划策略的所得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阶段规划策略能够在列车捎带能力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合理调整装运方案、确保装运作业的顺利执行,同时使货运费用降低了5.0%.因此,两阶段规划策略可为铁路部门合理应对装运方案调整需求,顺利开展高铁物流活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铁路运输装运方案两阶段规划货物动态变化

    浩吉铁路开通对煤炭货运市场的影响分析

    董咚傅涛
    145-1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作为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中的重要一员,浩吉铁路已全线建成并于2019年9月28日正式开通.浩吉铁路是世界一次建成的最长重载煤运铁路,其开通对我国铁路既有煤炭运输现状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在分析浩吉铁路集疏运线路信息及吸引范围的基础上,结合煤炭货运市场发展现状,从现有沿海煤炭运输布局、"北煤南运""西煤东调"格局变化以及煤炭货物运输改革新动向三个方面研究了浩吉铁路开通对我国煤炭货运市场产生的影响.浩吉铁路的开通加剧了部分地区煤炭货运市场的竞争,本文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以"海进江"运输和铁路直达运输这两种国家能源集团所采用的主要煤炭运输方式为切入点,通过定量分析确定了这两种煤炭运输方式潜在转移到浩吉铁路的煤炭运输量,分析了浩吉铁路运营进一步成熟后对国家能源集团煤炭运输的影响趋势.

    铁路运输浩吉铁路煤炭货运市场国家能源集团

    中欧国际铁路货运需求预测及系统动力学仿真研究

    路广宇汤银英陈思
    15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欧国际铁路货运需求发展受诸多因素影响,为明确各影响因素及其对货运需求发展的量化影响,本文采用灰熵法有效筛选与中欧国际铁路货运需求强相关的关键因素,分析宏观经贸与货运供需以及运输竞争约束等因素间多重反馈关系,在此基础上构建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系统动力学模型,并采用Vensim软件仿真研究系统变量取值对货运需求波动影响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模型预测中欧国际铁路货运需求在2023—2025年期间均保持在7000万t以上;中欧国际铁路货运需求水平对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约束表现得最为敏感,提高中欧国际铁路货运竞争力是保障其货运需求增长的重点,目前不宜过快取消运价优惠等政策,并应进一步提升我国边境口岸通过能力;在交通运输系统总投资相对稳定的前提下,铁路过度投资也可能导致中欧国际综合运输体系发展失衡,限制中欧间总货运需求增长.后续还可进一步深入研究国际运价、运输时效、境外通道能力等具体因素对该货运系统需求的影响.

    铁路运输国际铁路货运需求预测系统动力学仿真

    征稿启事

    封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