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机械通气辅助治疗在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急诊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陈艳袁智莉
    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在急诊抢救中,通过机械通气进行辅助治疗,对患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从我院在2018年7月到2019年7月间,收治的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患者,根据随机分组的方法进行分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所组成,分别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通过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通过机械通气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对两组患者的PaCO2、SpO2、RR、HR指标水平情况进行比较,评价机械通气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CO2、SpO2、RR、HR指标水平分别为:53.16±8.43mmHg、0.89±0.01%、23.49±4.86次/min、134.9±6.25次/min,对照组患者的PaCO2、SpO2、RR、HR指标水平分别为:67.42±8.79mmHg,0.83±0.02%、34.16±5.16次/min、105.9±5.46次/min,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机械通气应用在重症哮喘并发呼吸衰竭患者的急诊抢救过程中,可以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应用效果极佳,值得应用.

    机械通气重症哮喘呼吸衰竭急诊抢救应用效果

    三参胃炎汤治疗慢性糜烂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分析

    王永中
    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三参胃炎汤用于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选入2017.10-2019.6时段我院收治患者96例,常规组及三参胃炎汤组各48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治疗,三参胃炎汤组落实常规治疗同时接受三参胃炎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此次研究中三参胃炎汤组临床有效率更高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三参胃炎汤在慢性糜烂性胃炎治疗中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改善患者预后.

    三参胃炎汤慢性糜烂性胃炎临床疗效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探讨

    何丽英
    185-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方法:选取从2016年7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96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新生儿同期是否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分为未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新生儿对照组(n=48),以及在医院出生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儿观察组(n=48),观察两组新生儿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等症状.结果:观察组的宫内窘迫或窒息、羊水吸入等综合征比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明显,诱导其的高危因素较多,应该深入的分析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高危因素[1],制定针对性的预防对策,来降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发生率.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临床特点高危因素

    探讨早期液体复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预后的影响

    李雨刘航黄卫
    1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早期液体复苏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7.1~2018.12期间190例SAP患者为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予以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基于此施加早期液体复苏.对比两组病情转归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病情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并发症发生率也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重症急性胰腺炎的病情危重,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联合实施早期液体复苏,对促进病人病情转归,挽救患者生命,减少多种并发症有积极意义.

    早期液体复苏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转归并发症

    中医外治法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儿童Tourette氏障碍

    兰明玉
    186-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中医外治法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儿童Tourete氏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儿童Touret e氏障碍儿童患者86例.将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阿立哌唑口崩片组)40例和观察组(中医外治法+阿立哌唑口崩片组)46例,治疗疗程6月,采用《耶鲁综合抽动严重程度量表》(YGTSS)、《副反应量表》(TESS)评估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6月后,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的总体有效率分别是86.12%和93.75%,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中医外治法联合小剂量阿立哌唑口崩片治疗儿童Tourete氏障碍的临床效果明显,不良反应相对较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儿童Tourette氏障碍中医外治法阿立哌唑口崩片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分析

    崔文苹
    187-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6月~2019年5月ICU重症患者120例,依照治疗方案不同分组,各60例.对照组接受早期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接受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水平[血清总蛋白(STP)、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并发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血清STP、Alb、Hb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能提高ICU重症患者营养水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并发症

    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

    闵养志
    1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一次性根治术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2月到2019年2月收治的320例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60例,使用常规治疗即切开引流)与观察组(160例,使用一次性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均有一定程度的好转,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结果显示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次性根治术在肛周脓肿的治疗中效果明显、可改善治疗有效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字]一次性根治术肛周脓肿临床效果

    系统健康教育在体检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曹力付冬梅韩晓宁
    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及生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2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系统性健康教育,3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和治疗依从性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130.42+10.28mmHg)、舒张压(88.41+10.19 mmHg)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收缩压(134.52+11.51 mmHg)、舒张压(89.56+11.47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依从性得分(92.32+11.49)明显高于对照组(95.29+10.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健康教育能够有效降低体检中心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血压控制达标率,有利于患者预后.

    系统健康教育原发性高血压体检中心依从性

    关于急危重症患者死亡原因的临床研究

    王韦又
    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诊危重症患者的死亡原因进行探讨,汲取经验,完善今后关于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举措.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9月期间来我院进行抢救但死亡的84例急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死因进行分析.结果:25例患者院前死亡,占比为29.76%;59例患者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占比为70.24%,其中因车祸、坠落、挤压、烧伤等致急危重症患者10例;因心血管疾病致急危重症患者27例;因脑血管疾病致急危重症患者16例;多器官功能衰竭致急危重症患者6例.结论:在急危重症死亡的患者中,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患者的死亡原因有较大差异,因此要针对性地制定抢救预案,提高医生物理检查水平,争取抢救时间.

    急危重症患者死亡原因抢救举措

    腹腔镜胆囊切除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任耀之安玉怀
    189-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价值与其安全性.方法:从我院科室的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中盲选100例(2015年1月到2019年6月)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2组,50例为一组.分别予以开腹胆囊切除术(对照组)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上述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用于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治疗中的效果更为理想,可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临床效果,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急性结石性胆囊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