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对比分析CVVH与CVVHDF对尿毒症合并重症感染患者的疗效

    王飞雨惠青张家丽
    2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尿毒症合并重症感染患者分别采用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与连续性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实施治疗的疗效对比分析.方法:2017.11~2019.8,甄选我院接受治疗的尿毒症合并重症感染患者共计80例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采用CVVH治疗)和观察组(n=40,采用CVVHDF治疗).结果: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治疗前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肌钙蛋白T与肌钙蛋白I均有所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治疗前两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尿毒症合并重症感染患者应用CVVHDF治疗的效果优于CVVH,对患者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并有效改善了患者的心力衰竭问题.

    CVVHCVVHDF尿毒症重症感染

    保妇康栓联合硝呋太尔片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敖雪敏
    21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妇康栓联合硝呋太尔片治疗妊娠期阴道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妊娠期阴道炎患者82例进行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治疗,观察组采用保妇康栓联合硝呋太尔片治疗,对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外阴瘙痒、白带异常、阴道异味等症状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76%,与对照组7.32%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4.88%,明显较对照组24.39%低(P<0.05).结论:保妇康栓联合硝呋太尔片治疗妊娠期阴道炎效果满意,可缩短症状改善时间,且安全性高,也能降低复发率,值得推广.

    保妇康栓硝呋太尔片妊娠期阴道炎

    葡萄糖酸锌联合醒脾养儿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的效果观察

    王亮
    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并评价小儿肠炎采用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8年3月~2019年4月之间搜自的110例小儿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予以阿莫西林颗粒联合蒙脱石散治疗,B组予以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观察并评价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有效率较A组更高,P<0.05;B组止泻时间、退热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更短,P<0.05.两组患儿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在小儿肠炎治疗后中予以患儿醒脾养儿颗粒联合葡萄糖酸锌,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住院时间均更短,且无安全性和治疗有效率较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小儿肠炎葡萄糖酸锌醒脾养儿颗粒临床效果

    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炎临床分析

    诸葛露娜
    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本次研究旨在对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在慢性胃炎治疗之中的效用以及价值进行探究分析.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所接治的58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及试验组各29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兰索拉唑进行治疗,试验组于对照组的基础之上联合胃苏颗粒进行治疗,并对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由研究数据结果可知,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组间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苏颗粒联合兰索拉唑治疗慢性胃炎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应以推广应用.

    胃苏颗粒兰索拉唑慢性胃炎临床疗效

    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硫糖铝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效果分析

    秦涛
    212-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硫糖铝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在我院就诊的54例胃食管反流性疾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饭前30分钟服用10 mg的多潘立酮,每天3次,20 mg的奥美拉唑,每天1次.观察组饭前30分钟服用5 mg的莫沙必利,每天3次,10 mg的雷贝拉唑,每天1次,口服硫糖铝混悬凝胶1.0g,每天2次.结果:观察组治疗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有效率为96.30%(26/2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5.19%(23/27)(P<0.05);两组的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皮疹和口干的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联用雷贝拉唑、莫沙必利和硫糖铝对胃食管反流性疾病的疗效比较满意.

    雷贝拉唑莫沙必利硫糖铝胃食管反流性疾病

    初探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

    吴成亚卢聪张秀媛
    2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中医证型分布,为进一步分析该病临床多证型之间的联系作初步探讨.方法:对符合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疾病西医诊断标准的患者进行中医症状分级量化评分,然后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中医证候分型的分布情况,并探讨其规律.结果: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中18~29岁为8例(4%),30~39岁为16例(8%),40岁及以上为176例(88%);居于前四位的中医证型分别为脾虚胃热证96例(48%)、气阴两虚证证38例(19%)、肝肾阴虚证例36(18%)、阴阳两虚证30例(15%).结论:本组调查的20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疾病患者中,年轻患者主要是气阴两虚证,中老年患者是脾虚胃热证,年龄与证型之间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2型糖尿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中医证型分布

    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效果分析

    杨光
    214-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在治疗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7年3月-2019年8月,将94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目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47例(硫酸镁),观察组47例(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72.34%,明显低于观察组95.74%(P<0.05).结论:通过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采用硫酸镁与硝苯地平联用治疗,可有效降低其血压,达到良好的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硫酸镁硝苯地平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血压水平治疗效果

    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杨雅娟王军李静
    2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中的效果.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2月-2019年8月)收治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n=56)为研究目标,根据就诊次序分为研究组(n=26)与对照组(n=26).对照组选择甘草酸二胺肠溶胶囊,研究组提供阿托伐他汀药物.对比两种治疗方法临床疗效(TC、TG、GLU).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TC、TG、GLU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非酒精性脂肪肝治疗效果显著,临床指标变化逐渐趋于正常范围,增强肝功能、促进代谢.

    阿托伐他汀非酒精性脂肪肝临床指标

    柴胡类方剂在治疗乳腺疾病中的应用

    刘茜
    2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就柴胡类方剂在治疗乳腺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本次入选人员均选自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70例乳腺疾病患者(乳腺增生),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给予对照组红花逍遥丸治疗,给予观察组柴胡类方剂(疏肝化痰消癖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在接受柴胡类疏肝化痰消癖汤治疗后,疗效明显,通过与对照组相关数据的对比,组间呈现的差异较大,满足统计学条件(P<0.05).结论:针对乳腺疾病患者而言,在其治疗过程中应用柴胡类方剂,可进一步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值得进一步推广.

    柴胡类方剂乳腺疾病应用

    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治疗效果观察

    王燕波
    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12月我院的74例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用康复治疗,观察组联用补阳化痰通络汤.对比两组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偏身麻木、乏力、走路不稳、偏瘫积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的偏身麻木、乏力、走路不稳、偏瘫积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评分明显降低(P<0.05),BI评分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的Fugl-meyer评分以及BI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阳化痰通络汤联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疗效较好.

    补阳化痰通络汤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脑卒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