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关于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研究

    朱芩
    118-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沙库巴曲缬沙坦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76例从2017年1月~2019年3月(2017年12月-2019年9月)于本院接受诊治并确诊为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的高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1:1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进行区别性治疗。采用括β-受体阻滞剂等药物对参照组患者行常规治疗,在该组患者的治疗基础上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替换常规治疗中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心功能指标与心衰标志物变化情况。结果:综合分析研究结果可知,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2。11%明显高于参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3。68%,且相关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者亦在治疗后的心功能指标与心衰标志物变化情况中存在统计学差异(研究组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与利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对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相比,以沙库巴曲缬沙坦替代血管紧张素的治疗效果更为理想,同时还能够不断优化其心功能指标与心衰标志物情况,从而加快其康复速度,值得借鉴与推广。

    沙库巴曲缬沙坦高龄射血分数降低心力衰竭心功能指标心衰标志物

    51例脐带因素导致妊娠晚期死胎的临床分析

    吴懿乔光芳冯小月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脐带因素导致妊娠晚期死胎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该类疾病的认识,减少死胎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1日-2020年6月30日我院分娩的因脐带异常导致妊娠晚期死胎的病例51例。结果:51例脐带因素致死胎病例中脐带过度扭转23例,脐带缠绕过紧17例,脐带水肿13例,脐带真结6例,脐带过短2例,脐带淤血1例,单脐动脉1例,脐动脉血流舒张期缺失1例,脐根断离1例。结论:脐带过度扭转是常见原因,孕期加强相关检查有助于降低死胎的发生率。

    死胎脐带过度扭转缠绕过紧脐带水肿

    磁共振成像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研究

    麦乃全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磁共振成像与CT在急性颅脑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磁共振成像(MRI)与CT检查,对比确诊结果,观察两种检查方式对各类型损伤的检出情况,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颅骨骨折检出率CT高于MRI(P<0。05),软组织损伤、原发性出血检出率MRI高于CT(P<0。05)。结论:在急性颅脑损伤的诊断中,CT和MRI均具有较为显著的诊断价值,CT对颅骨骨折诊断率较高,MRI对软组织损伤和原发性出血的诊断率较高,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将两种检查方式联合使用,以提高检出率。

    急性颅脑损伤磁共振成像CT检出率

    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

    周玉峰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的美容效果及发生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方法:选取6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病例均于2019年2月-2020年1月收治。患者均采用保乳手术治疗,对该手术的美容效果以及诱发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60例患者手术完成后,手术优良率为95。0%(57/60),其中包括优37例、良20例及差3例。60例患者手术后出现5例感染,占比8。3%。对引发感染的危险性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年龄>60岁、引流时间超过5d、住院时间超过14d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危险性因素,在感染患者中分别占比20%、40%和40%。结论:保乳手术可有效保证乳腺癌患者术后乳房美观。对于年龄>60岁、引流时间超过5d、住院时间超过14d的患者,要密切注意,以避免院内感染。

    乳腺癌保乳手术美容效果院内感染危险性因素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探讨

    梁馨莹董长征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有效性。方法: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60例癫痫持续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和rTMS组。每组30例患者。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癫痫药物;rTMS组在抗癫痫药物基础上给予低频rTMS。48小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神经肽Y(NPY)的变化。结果:1 rTMS组有效率为83。3%,对照组有效率为56。7%,rTMS组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两组患者治疗后,rTMS组血清NPY升高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rTMS联合药物治疗控制癫痫持续状态效果肯定。

    重复经颅磁刺激癫痫持续状态神经肽Y疗效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评价

    李君义
    121-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对临床免疫检验准确性的影响。方法:2019年1月~2020年6月,纳入我院115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A组,另外选择115例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作为B组;A组实施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B组实施常规管理,对比最终的检验准确率。结果:甲、乙两组的检验准确率分别为98。26、87。82%,数据有差异,P<0。05。结论:接受免疫检验的患者在采取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时可提高检验准确率,有应用价值。

    强化免疫检验质量管理免疫检验准确性

    全麻联合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在保胆取石手术中临床应用观察

    孙文玲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麻醉在保胆取石手术中应用效果。方法:择期拟行保胆取石手术患者66例,ASA分级Ⅰ~Ⅲ级,年龄在22~65岁之间,性别不限,腹部无感染病灶。随机分为全麻联合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A组)与单纯全麻对照组(B组)。A组35例,B组31例,两组年龄、性别、体重、手术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在全麻开始前15分钟先予患者行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麻醉,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麻醉起效后再行全麻;B组直接予患者行全麻。两组全麻均行气管插管。结果:全麻联合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组与单纯全麻组相比,全麻联合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组患者可以减少全麻用药、可以提前停用全麻药,麻醉苏醒时间减少、患者术中生命征更加平稳、可以减少术后疼痛及减少恶心呕吐等并发症(P<0。05)。结论:全麻联合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组可以很好的应用于保胆取石手术病人的麻醉,联合麻醉可以减少单纯麻醉并发症,患者术后恢复快。

    全麻超声引导腹横平面阻滞保胆取石手术联合麻醉

    CBCT分析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在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临床比较研究

    周常锋马爽
    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取三种体位固定技术后使用锥形束CT(CBCT)对放射治疗中的摆位误差进行分析。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3月到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患者分为3组,即A组、B组、C组,各30例,分别采取体部固定底板联合负压真空袋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术、体部固定底板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体部固定底板联合负压真空袋体位固定,观察三组患者线性误差值情况。结果:患者的X轴线性误差不显著(P>0。05);A组的Y、Z轴线性误差显著低于B组与C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体部固定底板联合负压真空袋联合热塑成型网罩体位固定方式能够有效的减小摆位误差。

    CBCT三种体位固定技术胸腹部肿瘤放射治疗摆位误差

    视频脑电图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刘倩薇董长征曹姗张琳琳...
    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视频脑电图(VEEG)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到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颞叶癫痫患者128例,比较VEEG监测和普通动态脑电图监测在颞叶癫痫诊断中的效果。结果:脑电图癫痫样放电的阳性率: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58%,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视频脑电图在颞叶癫痫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颞叶癫痫的临床诊断提供有力的证据,大大提高了确诊率。

    视频脑电图颞叶癫痫诊断

    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观察

    孙久江
    123-1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根管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效果。方法: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接收的50例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在患者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的前提下按照是否行根管治疗将患者分为对照组(25例:未行根管治疗而行牙周系统治疗)与实验组(25例:牙周系统治疗联合根管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比对照组(76。00%)高,数据差异明显(P<0。05)。结论:牙周牙髓联合病变患者根管治疗可显著提升单纯牙周系统治疗效果。

    根管治疗牙周系统治疗牙周牙髓联合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