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研究

    万晴萱
    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减少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研究对象为60例新生儿参与研究,时间段为2018年10月到2019年10月期间,将其中接受一般护理的30例新生儿设为对照组,将另外30例接受集束化护理干预的新生儿纳入观察组。对比两组新生儿护理后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率和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为6。7%明显低于对照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26。7%;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66。7%,两组新生儿的医源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集束化护理干预应用于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预防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出现,降低对新生儿造成的伤害,提高家属的护理满意度,缓解当前我国较为紧张的医患关系,具有积极的推广价值。

    集束化护理干预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预防效果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研究

    陆冬晨鲁凯王崇高韩玮...
    15-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4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临床分析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患者。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射频消融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的相关指标中,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大小、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而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按照单侧和双侧结节对比分析各项相关指标,P值均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观察组患者的美容满意度、短期并发症和永久并发症,无论是单侧还是双侧,其数据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并且P值均小于0。05;而结节残留和术后复发率对比,两组患者的差异性不大,P值大于0。05。结论: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显著优势,如手术创伤小、时间短、安全性高、创口愈合快以及美观等,是目前临床上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有效、安全的方式,可增加其推广和应用力度,优化患者的治疗效果。

    甲状腺结节射频消融术临床疗效

    老年冠心病患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及影响因素

    夏永辉姜瑞琴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总结老年冠心病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特征,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于我院就诊的老年冠心病病例中选择200例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心律失常诊断结果其分为合并心律失常组和未合并心律失常组。以患者并发心律失常为因变量,以可能影响并发心律失常的相关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因素分析。结果:200例中共80例患者合并发生心律失常,发生率为40%(80/200),主要表现为频发性室性期前收缩和频发性房性早搏。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合并心律失常组患者冠心病病程>3年者比例、心肌梗死型冠心病者比例、合并高血压者比例、合并慢阻肺者比例、血清心肌酶谱异常者比例均高于未合并组(<0。05)。结论:心律失常在老年冠心病患者中发生率较高,冠心病病程、心肌梗死类型、合并高血压和慢阻肺、 血清心肌酶谱异常是患者合并心律失常的重要危险因素。

    老年冠心病心律失常特征危险因素

    微创手术治疗脊柱创伤的效果分析

    蒋小军杨雷
    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微创手术在治疗脊柱创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8年3月-2020年8月接收的脊柱创伤患者100例,选用掷骰子方法对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即对照组与治疗组,各50例。其中,对照组采取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方式,而治疗组患者则是选择微创手术予以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恢复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要比对照组明显减少,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的住院恢复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数据差异相对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要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脊柱创伤患者应用微创手术予以治疗,术中出血量少,恢复速度快且并发症发生率低,安全而高效。

    微创手术脊柱创伤应用并发症

    护理风险管理在结核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

    丁晓燕王慧娟
    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结核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宁夏第四人民医院2019年结核门诊就诊及检查的31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3月1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19年7月-9月156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开展常规门诊护理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开展护理风险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结果:干预组的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减少门诊护理风险事件,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护理风险管理结核门诊应用效果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效果观察

    周学存姜亚军
    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创伤性尺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创伤性尺骨骨折患者76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钢板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选择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分析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相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创伤性尺骨骨折治疗中微创钢板内固定术的治疗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微创钢板内固定术创伤性尺骨骨折效果观察

    在食管癌临床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胸手术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

    邱福敏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在食管癌临床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胸手术的有效性与不良反应发生状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内收治的48例食管癌患者,所有患者均行传统开胸手术进行治疗,统计分析所有患者的手术指标(手术时长、住院时长、术中出血量、胸引流管留置时长、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淋巴清扫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吻合口瘘、肺部感染、肺不张、切口感染、乳糜胸、喉返神经损伤、胃排空延迟)以及疼痛评分。结果:所有患者中,手术时长为233。67±45。78(min)、住院时长为15。01±2。96(d)、术中出血量为213。37±33。34(mL)、胸引流管留置时长为3。76±1。65(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2。98±1。01(d)、淋巴清扫量为22。76±3。95(个);总不良反应率为14。58%(7例);术后2小时疼痛评分分别为VRS(25。89±5。13)、PPI(13。75±0。15),术后72小时后疼痛评分分别为VRS(15。89±2。01)、PPI(2。13±0。12)。结论:在食管癌临床治疗中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其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手术安全性较高,临床应用效果不高。

    食管癌传统开胸手术不良反应

    介入超声下聚桂醇与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患者临床效果对比观察

    谭龙邓俊杰高茜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介入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临床价值。方法:纳入肝囊肿病例共92例,设计临床分组对比研究方案,即聚桂醇组46例、无水乙醇组46例,介入超声引导下分别注射聚桂醇、无水乙醇治疗。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作为本研究的主要评价指标。结果:聚桂醇组共95。65%的患者获得成功治疗,无水乙醇组共91。30%的患者获得成功治疗,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聚桂醇组共10。87%的患者有不良反应现象,低于无水乙醇组的34。78%(P<0。05)。结论:介入超声引导下注射硬化剂聚桂醇、无水乙醇治疗肝囊肿的疗效相当,但聚桂醇能有效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安全性更好。

    肝囊肿介入超声聚桂醇无水乙醇

    处方点评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

    夏云侠
    20-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处方点评对我院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法抽取2019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门诊部开具的处方2400张,根据药品说明书、《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中国医师药物临床用药指导》作为点评依据,对2400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并采用帕累托图法分析评价处方基本指标,统计我院门诊不合理用药处方发生情况。结果:2400张门诊处方中,用药品种数749种,使用抗菌药物处方数852张,使用注射剂处方数627张;从给药途径来看,2400张门诊处方中,口服处方数1124张,静脉注射处方数413张,肌肉注射处方数452张,局部外用处方411张;2400张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134张处方,占比5。58%;从时间来看,2019年第4季度的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率显著低于第1季度、第2季度、第3季度(P<0。05);从处方不合理类型来看,不规范处方67张,占不合理处方的50%,不适宜处方42张,占不合理处方的31。34%,超常处方25张,占不合理处方的18。66%。结论:通过对我院2019年门诊2400张西药处方进行点评,发现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率为5。58%,门诊医师开具处方时存在较多问题,临床药师应高度重视,加强对门诊处方的管理、审核及干预,采取相应药学干预措施以提高处方用药合理性,提高处方质量,确保用药的安全性。

    处方点评门诊处方用药合理性

    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及导致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王洪春
    2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发生切口感染的原因,以及造成感染的原因。方法:选入我院于2019年12月—2020年5月期间所收治的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患者15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式,了解患者的病历所有情况,分析150例患者感染的类型。结果:100例患者出现了感染,占比为66。67%,其中感染最多的是Ⅲ类手术切口37。00%,Ⅱ类手术切口24。00%,其余为Ⅰ类手术切口12。00%,手术时间大于4小时10。00%,在围术期没有使用了抗生素9。00%,手术后营养不足8。00%。结论:急诊外科腹部创伤手术后患者出现感染的几率较高,护理人员应当依据各类造成感染的因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和预防,降低感染率,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急诊外科腹部创伤切口感染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