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的构成特点

    李伟钦
    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5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结合其性别、年龄疾病类型及表现对其急症的构成特点进行分析。结果:165例老年心血管病患者其年龄主要在62-69岁之间,男性较多,其疾病类型有心力衰竭27例(16。36%),严重心律失常46例(27。88%),急性高血压26例(15。76%),急性冠脉综合征66例(40。00%),其中严重心律失常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动过速25例(54。35%),心房颤动11例(23。91%),心室颤动10例(21。74%),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63。64%),急性ST抬高心肌梗死13例(19。70%),非ST抬高心肌梗死11例(16。67%)。结论:临床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患者中常见的疾病类型为急性冠脉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不稳定性心绞痛,以62-69岁的男性居多,其次为严重的心律失常,主要表现为室性心动过度。

    急诊内科老年心血管病急症构成特点

    联合检测血清AFU、孕酮和β-HCG诊断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

    吴莹
    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AFU、孕酮和β-HCG诊断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常妊娠患者,根据患者的妊娠结局分成继续妊娠组(n=69例)以及妊娠失败组(n=31例)。并且选择我院的100例健康体检孕妇作为对照组。采取贝克曼库尔特ACCESS2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检测血清孕酮以及β-HCG水平,采取贝克曼库尔特AU680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AFU水平。结果:继续妊娠组、妊娠失败组患者的血清AFU、孕酮和β-HCG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妊娠失败组患者的血清AFU、孕酮和β-HCG水平明显低于继续妊娠组患者(P<0。05);联合检测血清AFU、孕酮和β-HCG对异常妊娠的诊断准确性为97。00%(97/100),明显高于单独检测血清AFU、孕酮和β-HCG的准确性(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AFU、孕酮和β-HCG对于先兆流产患者有比较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进行推广。

    联合检测AFU孕酮β-HCG诊断效果先兆流产

    ESWL和URS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评价

    王志云李瑶
    73-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和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S)治疗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本医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93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分为ESWL组(465例,给予ESWL术)与URS组(465例,给予URS术)。结果:URS组手术时间、血尿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ESWL组(P<0。05)。URS组取石成功率(94。84%)明显高于ESWL组(88。17%)(P<0。05)。但两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URS)治疗输尿管结石效果显著。

    体外冲击波碎石术经尿道输尿管镜碎石术输尿管结石临床效果

    如皋市九华镇乙肝暴露儿童免疫后血清学检测分析

    李艳红邹俊兰周雨
    7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如皋市九华镇乙肝暴露儿童在完成第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后的血清学标志物(两对半)检测情况,从而为判断免疫效果提供依据,有效地保障乙肝暴露儿童的健康成长[1-2]。方法:应用乙肝暴露儿童占比,随访率、两对半检测率对九华镇2015-2019年期间的乙肝暴露儿童随访管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5-2019年九华镇共有96例乙肝暴露儿童,随访86例,两对半检测78例。产生保护力77例。结论:孕期及早发现HBV感染孕妇,娩出24小时内尽快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乙肝疫苗,按照《预防接种规范》完成3剂次乙肝疫苗接种,及时检测两对半,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母婴传播的关键[3]。

    乙肝病毒感染孕妇随访管理登记卡、表免疫接种两对半检测健康科学宣教

    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研究

    孙杰
    74-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自2018年10月-2019年10月一年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疗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照随机数字表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实验组应用中医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有效率较高,对照组与之相比较差,组间差异对比显示(P<0。05),差异明显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患者应用中医方式治疗,可以提高临床疗效。

    中医幽门螺杆菌相关性胃炎临床疗效

    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梁华信陈春梅林镇升
    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8年5月~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60例带状疱疹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6。67%,对照组为83。33%,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的结痂时间、皮肤修复时间及疼痛消失时间明显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壮医药线点灸联合刺络放血可提高带状疱疹疗效,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

    壮医药线点刺络放血带状疱疹疗效临床症状

    腔内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压迫髂静脉致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分析

    廖宏伟王一
    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介入综合治疗在盆腔恶性肿瘤压迫髂静脉致髂股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应用。方法:40例患者经健侧股静脉置入贝朗可转换滤器,经患侧腘静脉穿刺入路,受压处髂静脉球囊扩张置入支架,导管碎吸血栓,留置溶栓导管,泵入尿激酶溶栓。结果:40例患者经介入综合治疗,30例下肢静脉完全再通,10例部分再通。治疗前后大腿小腿周径差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介入综合治疗盆腔恶性肿瘤压迫髂静脉致髂股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髂股静脉血栓血栓碎吸导管溶栓

    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

    黄静
    76-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作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17年8月至2018年8月我院对46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进行分析,将患者分成了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都有23例患者,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使用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两组的血糖,血脂等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平均(6。7±0。5)mmol/L,餐后2 h血糖平均(10。7±2。8)mmol/L,hs-CRP平均(4。7±1。2)mmol/L;对照组分别是(7。2±0。8)mmol/L,(12。3±1。7)mmol/L,(6。8±0。8)mmol/L。两组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性(P<0。05)。观察组有两例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有8例不良反应病例,两组不良反应情况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性。结论: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接受二甲双胍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的效果理想,临床中可以进行推广使用。

    二甲双胍阿托伐他汀糖尿病高脂血症

    醋酸甲地孕酮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倪琼龚卫忠
    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醋酸甲地孕酮对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9年7月-2020年7月112例癌症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比两组患者用药后的生活质量水平[卡式评分(KPS)]、进食量、体重量。结果:治疗前,对照组与治疗组KPS评分对比无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有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的进食量有效率为82。14%,高于对照组64。29%;治疗组体重量有效率91。07%,高于对照组73。21%,对比有意义P<0。05。结论:对癌症晚期患者应用醋酸甲地孕酮能有效改善患者的食欲和生活质量,增加患者进食量。

    醋酸甲地孕酮癌症晚期生活质量

    甲钴胺配合针刺治疗三叉神经痛疗效观察

    谭旭
    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三叉神经痛患者接受甲钴胺+针刺的临床疗效进行系统研究与探讨,以不断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09月~2018年09月收治的5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作为实验对象,数字奇偶法分组后探究每组治疗效果。对照组(25例):应用卡马西平+针刺治疗;实验组(25例):应用甲钴胺+针刺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疼痛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6%(24/25),高于对照组(68%,17/25),组间对比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疼痛评分为(2。08±1。03)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眩晕、过敏性荨麻疹、嗜睡几率分别为4%(1/25)、4%(1/25)、8%(2/25),各项指标数值与对照组相比,组间比较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过程中,联合应用甲钴胺与针刺治疗方式,疗效确切且安全性较高。

    甲钴胺针刺三叉神经痛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