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的临床准确性探讨

    马新泽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的临床准确性。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200例行胆总管术的患者,纳入时间为2019年7月-2020年2月,将200例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以及研究组,对照组接受X线造影检查,研究组接受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性。结果:对照组患者中,经X线造影检查,检查准确率为83。05%(49/59);研究组中,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检查准确率为98。33%(59/60)。研究组患者的诊断准确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进行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胆道超声造影诊断胆总管术后残石,探查准确率较高,值得推广。

    经胆道超声造影胆总管术后残石临床准确性诊断价值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临床诊断分析

    张舒魏沛沛
    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X线临床诊断价值。方法: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50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经患儿监护人同意后,分别对患儿实施X线片诊断、螺旋CT诊断,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对比两组诊断结果。结果:两种检查方法的疾病确诊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采用X线片诊断,诊断准确率高,具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X线片螺旋CT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

    动态增强CT扫描在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

    宋剑
    103-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动态增强CT扫描在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影像诊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8例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开展研究,标本纳入时间为2018年03月-2020年03月,随机分为参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分别实行CT平扫和动态增强CT扫描,对比诊断成效。结果:观察组的病灶CT值均优于参照组,且和参照组相比,观察组扫描检出率相对较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肺内硬化性血管瘤患者所进行的诊断中,动态增强CT扫描能够提高诊断检出率,能够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动态增强CT扫描肺内硬化性血管瘤应用

    经附骨窦切开微创治疗跟骨骨折

    张堂卫
    104-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经附骨窦切开微创治疗跟骨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的60例跟骨骨折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一组为实验组采取附骨窦切开微创治疗。对患者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分析。治疗后实验组跟骨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6。66%)低于对照组(26。6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实验组跟骨骨折患者术中出血量(16。2±3。5)、住院时间(6。5±2。3)均低于对照组(64。2±5。6),(11。4±3。5),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跟骨骨折患者AOFAS评分(91。4±3。1)高于对照组(87。3±2。6),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以附骨窦切开微创治疗跟骨骨折患者有利于降低患者的术中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提升足部功能,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附骨窦切开微创治疗在临床对跟骨骨折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推广价值。

    附骨窦切口微创跟骨骨折

    甲功八项联合检测在评估甲状腺功能中的应用价值

    徐惠萍
    1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功能评估中甲功八项联合检测的应用价值。方法:于2019年01月--2020年05月,将本院接收的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200例作为观察对象并纳入研究组,其中100例甲状腺功能亢进、100例甲状腺功能减退;另抽选同一时间段在本院接受健康检查的100名正常者作为常规组,所有观察对象均给予甲功八项联合检测。结果:研究组甲功八项指标中TSH、Anti-TPO、Anti-TG、Anti-TSHR、FT4、FT3、TT4、TT3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中,甲状腺功能亢进Anti-TSHR、FT4、FT3、TT4、TT3较甲状腺功能减退更高,而TSH、Anti-TPO、Anti-TG较甲状腺功能减退更低(p<0。05)。结论:联合甲功八项指标对甲状腺功能异常患者进行检测、评估,有助于临床准确的鉴别诊断甲状腺功能亢进、甲状腺功能减退,这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了有效依据,意义重大,值得在临床中大范围推广普及。

    甲功八项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功能亢进应用价值

    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

    万金华
    1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慢性支气管炎实施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56例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按照治疗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实验组(行常规治疗基础上的盐酸氨溴索治疗),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滤高于对照组,各症状缓解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予以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盐酸氨溴索治疗可提高患者疗效,加快患者症状缓解,可行临床推广。

    慢性支气管炎盐酸氨溴索临床效果

    探究治疗牙体牙髓时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的临床效果

    王舒永
    106-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治疗中的效果。方法:2018年8月-2019年8月,取60例牙体牙髓疾病患者进行发析,回顾病情,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根管治疗,观察组行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治疗,对比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96。7%高于对照组73。3%,P<0。05;观察组咀嚼与语言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3。3%低于对照组26。7%,P<0。05。结论:根管显微镜技术联合超声技术用于牙体牙髓治疗中,疗效显著,既可改善咀嚼与语言功能,又能减少并发症,值得推荐。

    根管显微镜技术超声技术牙体牙髓治疗效果

    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的临床疗效

    吴晓燕
    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普米克令舒、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具有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加以讨论。方法:选取2018年12月到2019年7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n=41)和对照组(n=41),研究组采用普米克令舒联合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普米克令舒单独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以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总治疗有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气喘消失、咳嗽消失、哮鸣消失以及住院等用时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普米克令舒和可必特雾化吸入治疗哮喘性支气管炎能够取得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恢复能力,降低恢复所用时间,实用性较高,值得临床借鉴应用。

    普米克令舒可必特雾化吸入哮喘性支气管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状态66例

    郝静白龙跃牛志学张纪宇...
    1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焦虑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5月至2020年4月接诊的中风患者66例为临床观察对象,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西医的方法,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前后的焦虑状态。结果: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其焦虑程度评分并不具备明显差异,患者在接受治疗之后,其焦虑程度均有所下降,但是相比于对照组患者来说,观察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评分下降幅度更大。结论:要想有效避免患者中风后出现焦虑的问题,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治疗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焦虑状态

    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观察

    张然
    108-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超声乳化手术及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治疗白内障及对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实验病例住院时间为2019年3月-2020年3月,病例90例,盲选法均分患者,对照组、研究组/n=45,分别给予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对比指标:视力恢复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后视力、散光度数与对照组进行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率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2。22%,(P<0。05)。结论:白内障使用超声乳化手术与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的治疗效果对比,视力恢复质量相当,但是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可减少术后各项并发症的出现,而超声乳化手术操作便捷,需结合实际情况选择合适手术方法。

    超声乳化手术小切口囊外摘除手术白内障并发症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