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王勃
    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结直肠癌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122例结直肠癌患者随机划分成常规组、研究组,各组61例并分别给予开腹手术、腹腔镜手术。结果:研究组手术切口、手术耗时、手术失血量、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初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均优于常规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少于常规组(p<0。05)。结论:相较于开腹手术疗效、安全性而言,腹腔镜手术疗效、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将其作为治疗结直肠癌患者的首选。

    结直肠癌腹腔镜开腹手术疗效并发症

    治疣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跖疣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免疫指标的影响观察

    洪圆圆
    11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对跖疣患者实施治疣方联合中药外洗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遵从措施差异分组,择我院皮肤科2019。3-2020。4内的40例跖疣患者分为对照组(20例,中药外洗)和观察组(20例,治疣方联合中药外洗),观察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免疫指标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较对照组高(95。0%vs65。0%),P<0。05。经治疗后观察组血清免疫水平较高,P<0。05。结论:对跖疣患者开展临床治疗,建议以中药外洗为基准,而后联合治疣方开展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并改善机体血清免疫指标。

    治疣方中药外洗联合治疗跖疣临床效果血清免疫指标

    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

    薛毅
    110-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方法:一共选择70例胫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在2019年5月至2020年6月,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患者分成了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锁定钢板治疗,观察组接受交锁髓内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手术前后OMAS评分、EQ-5D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等手术指标以及手术前后OMAS评分、EQ-5D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手术后P<0。05。结论:交锁髓内钉与锁定钢板治疗胫骨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对骨代谢的影响显著,相比之下可以发现锁髓内钉治疗的效果要高于锁定钢板治疗。

    交锁髓内钉锁定钢板胫骨骨折临床疗效骨代谢

    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的疗效分析

    刘婕
    1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支架(CAS)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2019年11月收治的100例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CAS介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前,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19。47±3。56)分VS对照组(19。45±3。54)分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降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8。79±1。26)分低于对照组(12。13±1。44)分,P<0。05。结论:对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患者使用CAS介入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

    颈部动脉血管狭窄支架介入治疗效果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布地奈德喷剂与阿奇霉素结合治疗改善炎症指标的效果

    方焕文林秋文
    112-11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针对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在手术治疗后采用布地奈德喷剂与阿奇霉素结合治疗,对其炎症指标的改善效果。方法:此次的研究对象均选自于我院收治的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手术患者,入选患者总数为30例,均在2018年9月~2020年9月入我院进行治疗。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15例患者,研究组术后采用布地奈德喷剂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阿奇霉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IL-1β、IL-5、IL-6、IL-17)水平变化情况、临床症状改善用时和治疗总有效率。结果:手术后采用药物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且两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经治疗后均降低,但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炎症因子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用时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采用布地奈德喷剂与阿奇霉素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的严重因子水平,提升患者的术后康复速度,促进患者尽早恢复。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术后药物治疗布地奈德喷剂阿奇霉素炎症因子

    急诊急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张良锦
    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急诊急救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时间段为2019。5月~2020。5月期间,我院急诊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共计74例,将其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并在入组后按照急救方式的不同进行随机分组,一组为实施常规治疗的对照组,一组为实施急诊急救治疗的观察组,每组患者均为37例,将两组患者在不同治疗措施下的临床疗效和脑卒中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29%,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此外,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脑卒中评分、生活能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均有改善,但实施急诊急救模式的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更为显著,(P<0。05)。结论::::针对于急性脑梗死的治疗,实施急诊急救模式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脑卒中状况和生活能力,对加快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作用。

    急诊急救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

    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应用调查

    石秀梅
    113-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调查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方法: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216例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对其基本信息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抗菌药物的相关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本次调查中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154例,占总调查患者的71。30%。术前0。2-2小时给予预防性抗菌药物的患者有91。67%。在围手术期约有47。22%的患者应用的抗菌药物为第一代头孢菌素,其次为占比25%的林可胺类。有167例患者为单联用药,占比为77。31%。结论:在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存在选药档次过高、联合用药等不合理情况,应对骨科关节置换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使用抗菌药物的情况加强规范管理,确保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骨科关节置换手术围手术期抗菌药物

    中医治疗高血压84例临床疗效观察

    张锐
    114-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择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接诊的高血压患者84例为临床观察对象,通过电脑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中医的方式,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西药治疗的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有效率。结果:从相关统计数据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中医的治疗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治疗的效果,实现患者整体治疗有效率的提升。

    中医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

    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评价

    黄斌冯淑娟
    1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序贯机械通气治疗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我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50例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研究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通气治疗,研究组予以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观察两组血气指标、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研究组各项血气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研究组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序贯机械通气应用于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气指标,并缩短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加快病情恢复,临床使用价值高。

    重症肺炎呼吸衰竭序贯机械通气常规通气临床效果

    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张灵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介入疗法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本次实验时间控制在2019年2月-2020年8月,实验对象为妇产科疾病患者,实验人数共计74例。对所选患者进行编号处理,对照组患者编号为奇数,实验组患者编号为偶数,实施一般疗法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介入疗法治疗实验组患者,对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对比。结果:对本次实验展开分析,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有着较大幅度的提升,分别为83。78%及48。65%,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差异凸显,(p<0。05);对本次实验进行系统的分析,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有着较大幅度的缩减,分别为(5。7±1。4)天及(8。2±1。7)天,对照组及实验组患者在住院时间方面差异凸显,(p<0。05)。结论:在妇产科疾病治疗中介入疗法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在促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提升、缩减患者住院时间方面效果较为理想。

    妇产科疾病一般疗法介入疗法治疗总有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