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可调式皮肤牵张术在创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周楠
    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可调式皮肤牵张术在创面缺损修复中的应用,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9年12月期间收治的皮肤软组织损伤患者35例为研究对象,清理创面后根据患者的创面缺损情况,使用可调式皮肤牵张器修复缺损的创面。记录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疤痕情况,并发症情况、手术时间及手术次数等。结果:7例患者的创面较小,术中完成闭合,28例患者创面较大,术后平均9天完成闭合;创口边缘皮肤愈合呈现线性;创口边缘疤痕小;患者疼痛评分较低(4。9±0。5)分,满意度较高,满意率达到89%;手术时间(43±15)分钟。结论:运用可调节皮肤牵张术可以缩小甚至闭合缺损的创面,操作简单,低风险,费用低,值得在临床治疗中推广运用。

    可调式皮肤牵张术创面缺损修复

    关于黄芪护心颗粒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研究

    李春霞王金娥吴云芳
    57-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治疗中应用黄芪护心颗粒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12月收治的132例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纳入,随机分为对比组和实验组,对比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实验组接受常规抗心衰联合黄芪护心颗粒治疗,治疗周期均为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功能、6min步行距离。结果:实验组治疗前的左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6min步行距离相较于对比组差异均不明显,P>0。05,治疗后的左室射血分数相较于对比组更高,左心室收缩、舒张末期内径相较于对比组均更小,6min步行距离相较于对比组更长,P<0。05。结论:黄芪护心颗粒用于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疗效确切。

    黄芪护心颗粒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功能6min步行试验

    孕晚期贫血对产妇产后骨密度检查结果研究观察

    黄爱清张丽娟李换霞
    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孕晚期贫血对产妇产后骨密度检查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东莞东华医院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收治并行产后检查(行孕晚期贫血对产妇产后骨密度检查结果)的产妇64例进行研究,按孕晚期贫血程度分成对照组(32例)与观察组(32例)。所有研究对象为孕晚期并在进行血常规检测后,分为孕晚期轻微贫血者、孕晚期无贫血者;对出现轻微贫血者(90~105 g/L)的产后骨密度数值进行检查和分析,并将孕晚期贫血产妇的骨密度与正常产妇骨密度进行对比,分析对比差异性。对产妇7~90d的骨密度以及骨代谢指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孕晚期贫血产妇与正常产妇产后骨密度结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晚期贫血对产妇产后骨密度检查结果有着重要的影响,要针对孕晚期贫血产妇的特殊情况采取针对性的措施,从而保证产妇产后恢复,促进孕晚期贫血产妇身体健康。

    孕晚期贫血骨密度检查结果

    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及用药后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分析

    赵春群
    59-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晚期癌症患者麻醉药品用药情况,并且对患者用药后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评价结果进行分析。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1月~2018年03月收治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作为实验对象;就麻醉药品使用情况展开合理分析,并且对患者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进行评价,对用药前后评价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对于本次研究收治的60例晚期癌症患者,使用麻醉药品种类共包括4种,盐酸吗啡针应用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降低,硫酸吗啡片应用频率以及应用量呈现出显著提升,综合分析,患者麻醉药物使用频率以及使用量均逐渐增加,以吗啡制剂口服用药的频率以及用药量最为显著。用药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为(4。09±1。05)分,用药后为(4。82±1。06)分;同治疗前晚期癌症患者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对比,治疗后获得明显提升(P<0。05)。结论:晚期癌症患者在接受药物治疗期间,麻醉药品的应用频率以及应用量均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增加,特别以选择吗啡制剂药物口服最为普遍,临床应用的合理性显著。并且选择药物治疗后,患者的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呈现出显著提升,从而对于晚期癌症患者生活品质提升,奠定基础。

    晚期癌症麻醉药品用药情况生活质量主观满意度

    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用于腹腔镜子宫切除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作用研究

    尤兰英王品
    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应用于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自控镇痛中的效果;方法:选选取60例自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就诊并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30)和对照组(n=30)。患者术后均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其中实验组患者镇痛泵内药物为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复合芬太尼,对照组镇痛泵中放置药物为地佐辛复合芬太尼。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对两组患者术后2h(T0)、4h(T1)、8h(T2)及24h(T3)时的疼痛度进行评估,使用Ramsay镇静评分(RSS)对两组患者于上述时间点的状态进行评测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T0、T1、T2、T3时间点VAS评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相应时刻评分(P<0。05);实验组术后T0、T1、T2、T3时间点RSS评分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相应时刻评分(P<0。05)。结论:采取右美托咪定与地佐辛复合芬太尼的方式能够显著提高腹腔镜下行子宫切除术术后患者的自控镇痛效果,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右美托咪定地佐辛芬太尼子宫切除术自控镇痛

    中医儿科用药?轻重?刍议

    向红张丰华
    60-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方以"药"成,"量"为传秘,方剂之效全在于此。儿科用药,人多喜性平量轻,而畏峻险重剂。本文从实践从发,从古代儿科大家用药特点来说明药之"轻重",在于证之"轻重",当用则用,万不可固守成规,如此方能成为真正的医者。

    儿科中医轻重

    降尿酸治疗在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王钒赵永强栾夏青王健美...
    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尿酸治疗在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中的应用研究。方法:将2016年8月-2019年8月在我院风湿免疫科治疗的100例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别嘌呤醇治疗,观察组使用非布司他治疗,对比两组的血尿酸水平变化、肾功能指标变化、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月、3个月、6个月的血尿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6个月的BUN、Sc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eGF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痛风发作、白细胞计数下降、血小板计数下降、肝功能损伤、皮疹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非布司他治疗老年慢性肾脏病合并高尿酸血症效果更佳,并能保护肾功能,抑制肾功能恶化进展,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老年慢性肾脏病高尿酸血症降尿酸治疗别嘌呤醇非布司他

    产科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及对母婴妊娠结局影响探讨

    马瑞
    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3月的38例妊娠糖尿病孕妇作为观察组,同期38例未出现糖耐量异常的孕妇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对比两组妊娠糖尿病孕妇的危险因素和两组孕妇的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孕妇中年龄>35岁、糖尿病家族史、体质量指数超标比例和不良妊娠病史都比对照组有明显地升高,孕妇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和围生儿并发症发生率都比对照组有显著地升高(P<0。05)。结论:妊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多为家族史、高龄、体质量指数偏高和不良孕产史等,而且妊娠糖尿病容易诱发孕妇、围生儿并发症,造成不良妊娠结局,具备上述危险因素的孕妇应定期孕检,加强孕期管理。

    妊娠糖尿病危险因素妊娠结局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观察与分析

    潘龙杰
    62-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与分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方式。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随机划分为两组,每组均5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综合干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9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治疗时,应积极予以患者常规治疗+综合干预治疗的方式,从而切实增强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治疗观察分析

    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效果分析

    王全恒
    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不同程度脑积水的效果。方法:选取的60例病例为我院2018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根据患者脑积水程度进行分组,将35例中轻度患者定为观察一组,25例重度患者定位观察二组,两组患者均采取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将最终两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同观察二组相比,观察一组患者最终治疗有效率较高,且发生的并发症也较少,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治疗创伤性脑损伤后中轻度脑积水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但治疗重度脑积水的临床效果并不理想;因此针对创伤性脑损伤后脑积水患者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避免病情加重影响治疗效果。

    创伤性脑损伤不同程度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手术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