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

    杨伸利杨瑶芬
    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在妇科附件手术中应用的对比研究。方法:以30例行妇科附件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选自2019年7月~2020年5月期间,采用双盲法将入选患者平分为每组各15例的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实施传统多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后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对比两组疼痛评分及术后美容满意度。结果:手术后观察组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后美容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行妇科附件手术的患者,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治疗能缓解疼痛,提高术后美容满意度,患者更易接受。

    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妇科附件手术手术指标

    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的近远期疗效比较

    杨秀林
    127-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在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部静脉曲张的近远期的疗效比较。方法:分析2018年6月七星关区人民医院消化科确认的GV患者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聚桂醇和组织粘合剂进行内镜下的治疗,而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组织胶在内镜下治疗,并且分别于1、3、6个月进行胃镜复查,观察治疗后的静脉曲张的缓解情况,组织胶的排出情况以及局部增生情况,并且根据术后恢复情况进行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的有效率以及该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分析。结果:观察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总有效率,术后治疗1个月后,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治疗后的3个月与6个月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就有了较为显著的差异。出血率两个小组相比较,在1、3、6个月的各项数据显示中,并没有较为显著意义的差异,但是两个小组在止血成功率、远期再出血率、静脉曲张治疗有效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出现了显著性的差异。同时,研究组的患者在经过治疗以后,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得到了显著的改善,但是对照组的效果改善效果并不是很明显,甚至有加重的现象出现,在这一方面上,两个小组之间出现了很明显的差异。结论:内镜下注射聚桂醇与组织胶治疗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有助于患者后期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聚桂醇组织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

    康复训练联合维生素D治疗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的临床效果

    容子斌
    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康复训练联合维生素D在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门诊就诊并跟踪随访的2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康复训练联合维生素D治疗的108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另单纯接受康复训练治疗的92例患儿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语言发育迟缓改善率93。52%(101/108),高于对照组的77。17%(71/92),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康复训练联合维生素D的治疗方针,可有效促进脑瘫伴语言功能障碍患儿的语言功能发育,值得借鉴。

    脑瘫语言功能障碍康复训练维生素D

    盆腔炎汤配合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的研究

    杜麦文
    12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进行盆腔炎汤配合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对提高临床疗效及治疗安全性的研究和分析。方法:纳入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共164例,时间2018。9-2020。1,采取随机方法分组为对照组(82例)、研究组(82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西药治疗,给予研究组盆腔炎汤配合中药局部外敷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症候积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盆腔炎汤配合中药局部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显著,安全性高,推荐应用。

    盆腔炎汤中药局部外敷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安全性的

    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的临床观察

    赵欣
    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本院就诊的子宫脱垂患者共计54例,将所选患者分为甲组及乙组,27例患者为一组。在实验过程中通过阴式子宫切除术对甲组患者进行治疗,通过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对乙组患者进行治疗,记录和分析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住院时长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在术后并发症出现情况方面,乙组患者远远少于甲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出现几率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住院时长方面,乙组患者明显短于甲组患者,住院时长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在生活质量评分方面,乙组患者远远高于甲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方面表现出较大差异,数据呈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脱垂患者治疗中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有着较好的效果,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缩短患者住院时长,促进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的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子宫脱垂腹腔镜下脱垂子宫腹直肌悬吊术术后并发症生活质量评分

    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治疗

    李仕群李朝美鲁慧
    130-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的康复方式,总结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7月-2019年8月我院接受的64例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对象,结合康复治疗的差异分组,分别是对照组和干预组,分别实施的是常规方案和新型中药配方配合药棒穴位按摩以及埋针方式,两组患者治疗之后对结果分析和对比。结果: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治疗满意度情况,干预组的满意几率高于对照组。分析和对比两组案例的治疗后的关节活动情况,干预组的最大屈曲度、最大伸直度等指标优于对照组。干预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低于对照组,分别是3。1%和15。6%。结论:针对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案例实施新型中药配方配合中医穴位按摩治疗,效果突出,促进了恢复,值得借鉴和实施。

    新型中药配方药棒穴位按摩埋针方式人工膝关节置换术

    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价值

    祝国标
    131-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螺旋CT对成人肠套叠的CT诊断价值。方法:为我院接收且确诊为肠套叠的34例成人病患分别提供常规腹部平扫检查方法和螺旋CT检查,比较不同方法的检出率。结果:使用螺旋CT检查方法获得的病症确诊率、病因确诊率均高于使用常规检查方法,且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检查方法对成人套叠CT诊断有较高价值,疾病确诊与病因确诊率提升,能为后续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诊断价值螺旋CT成人肠套叠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分析

    朱晓荣
    1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深度研究瑞芬太尼、舒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实际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住院接受治疗时间在2017年5月-2018年7月期间的84名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进行分组处理。对实验组的42名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瑞芬太尼进行全凭麻醉处理,对于对照组的42名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采用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麻醉处理,研究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不同时期心率、并发症、动脉压等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完成初期心率、动脉压等数值区别显著,在同一阶段时期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心率等要素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实际的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均具有麻醉效果,两种药物对于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而言,在血流动力学方面的影响无显著的差别,从患者身体健康恢复方面分析,瑞芬太尼的效果较好,从患者术后镇痛的角度分析,舒芬太尼的效果较好。

    瑞芬太尼舒芬太尼静脉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

    深入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

    孙婷彦
    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胶体金法检测及酶联免疫法检测应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19年12月期间在我中心接受艾滋病检测的450例样本,450例样本的血清或血浆都接受胶体金法检测设为A组,同时接受酶联免疫法检测设为B组,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率。结果:A组检测有反应96。67%(435/450)与B组检测有反应性99。33%(447/450)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于艾滋病抗体检测中胶体金法与酶联免疫法相比检测结果差异不显著,均具有很高的检测率,但酶联免疫法检测率略高。

    胶体金法检测酶联免疫法艾滋病抗体检临床效果

    分析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

    王康张春来
    13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选取在2018年4月-2019年9月来我院就诊的52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其临床特点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致残率为1。92%,治疗总有效率为82。69%。结论:大面积脑梗死最主要的临床特点为轻者症状不明显,病情严重会导致患者出现意识障碍,但是经过临床治疗有着较好的疗效,有并发症出现的风险,因此应该及时的有针对性的治疗,减少致残率,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大面积脑梗死临床特点治疗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