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生儿科早产儿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研究

    王美芬
    3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并分析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早产儿8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早产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研究组早产儿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结果:研究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产儿的临床护理中采用舒适护理模式进行护理可以加速促进早产儿的发育,减少早产儿的住院时间,降低早产儿的并发症发生率,可以在以后的早产儿护理中广泛推广。

    舒适护理早产儿应用效果

    个性化护理在儿科患者护理中的探讨与应用

    唐晓翠
    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个性化护理措施在儿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110例患儿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分别有55例患儿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基础护理,观察组在基础护理的同时给予个性化护理措施。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护理措施在儿科中的应用是非常必要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的复发率。

    个性化护理儿科复发率效果

    肝硬化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护理体会框架

    杨淑范黄冬梅孔令芳危苹...
    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肝硬化消化道出血52例临床护理体会。方法:以本院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52例依据电脑排序法分组,观察组(优质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26例。比较统计两组生存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各方面的生活能力评分均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肝硬化消化道出血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对提升其生存能力有重要作用,值得临床借鉴。

    临床护理肝硬化消化道出血

    探讨个性化全面优质护理对胆囊结石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杨小燕卜凤莲
    3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个性化全面优质护理对胆囊结石择期手术患者术前焦虑、VA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择期行胆囊结石手术治疗的患者70例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n=35)和观察组(n=35)。对照组用常规护理,观察组用个性化全面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评分(SAS)和术后疼痛评分(VAS)、首次进食和首次排气时间,出院6个月时评价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GQOLI-74)。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前SAS评分和术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首次进食和首次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胆囊结石择期手术患者用个性化全面优质护理具有积极影响,能改善术前焦虑、术后疼痛及生活质量。

    胆囊结石择期手术术前焦虑疼痛程度生活质量个性化全面优质护理

    抗高血压药物临床应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

    唐萍
    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应用抗高血压药物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方法:将2017年6月-2019年5月在我院进行药物治疗的20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用药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抗高血压药物应用的合理性、安全性。结果:临床应用较多的抗高血压药物类型依次为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临床联合用药较多的依次为二联用药、三联用药;不合理用药率为7。50%,主要原因有同类药物联用、频繁换药、用药禁忌;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0%,主要不良反应为皮肤过敏、低血钾、支气管痉挛。结论:医生应准确、熟练地掌握抗高血压药物的类型、适应症、联合用药及用药禁忌情况,提高临床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

    抗高血压药物合理性安全性

    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分析

    张晓红
    4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及其对策。方法:时间段以2018年1月1日至2018年1月31日,选取基层医院中药房的中药进行研究,对其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针对性的管理对策,并于2018年2月-2019年2月加以实施。比较实施管理前后中药饮片、中成药等不合格率情况。结果:抽检50份中药饮片,实施前后其泛油率、发霉率、虫蛀率、假冒品率等对比表现出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抽检40份中成药,实施前后中药片剂、中药颗粒剂、中药丸剂等不合格率对比表现出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较多,而采取针对性的对策并加强中药管理,可有效避免和减少中药不合格情况,从而确保中药的有效性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基层医院中药管理常见问题对策分析

    2019年某县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钟伯琪钟泽锐余娜
    4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县级医院门急诊抗菌药物处方,探讨如何减少临床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出可行管理对策。方法:抽取2019年某县级医院门急诊部分抗菌药物处方,利用《处方管理办法》、《抗菌药物指导原则(2015版)》及药品说明书等临床诊疗指南进行点评,用Excel软件对这些抗菌药物处方进行汇总和归类,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分析。结果:在2019年度该医院门急诊开具的6469张抗菌药物处方中,用药不合理处方所占的比例为2。43%(158/6469)。在这158张用药不合理的处方中,适应证不适宜的抗菌药物处方所占的比例最高。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非限制使用级的处方、限制使用级的处方及特殊使用级比例分别为69。75%、30。25%;单一用药处方数及联合用药处方数比例为90。13%、9。87%;注射剂剂型处方数占所有剂型处方数的13。17%。结论:该医院的门急诊存在一定的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情况。

    县级医院门急诊处方抗菌药物处方分析

    对初次献血者进行强化心理干预在减少其献血反应方面的效果分析

    陈伟清
    4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强化心理干预应用在初次献血者中对献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接收的300例初次献血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150例和观察组150例。对照组于献血后仅进行常规性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强化心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献血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6。66%(10/150),观察组献血反应发生率为2。67%(4/15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强化心理干预的实施,可以减少初次献血者的献血反应,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献血心理干预献血反应效果

    中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变化趋势探讨

    刘银霞
    4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中学生体质量超标肥胖变化趋势。方法:将中学生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共200名学生,对其进行健康检查,并分析体质量超标肥胖变化趋势。结果:在不同时间段中,2016年和2017年在体质量超标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在肥胖检出率中,2017年检出率高于2016年,存在差异,P<0。05。在不同性别中,男性体质量超标所占比20。00%、肥胖所占比25。00%均高于女性,(P<0。05)。结论:多数中学生均伴有体质量超标等情况,其中以男孩较为常见,和饮食之间密切相关。

    中学生体质量超标探讨

    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研究

    杨洋
    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在儿科护理中应用静脉留置针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6月-2020年3月收治的儿科住院患儿1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75例。观察组采用静脉留置针护理,而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护理。结果: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护理实施静脉留置针护理后,可有效降低并发症,提升护理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静脉留置针儿科护理并发症应用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