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经腹部高分辨率超声用于孕11-14周胎儿心脏筛查的价值

    瞿琴王敏姚雯琴
    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腹部高分辨率超声用于孕11-14周胎儿心脏筛查的价值.方法:选2018年7月-2019年7月在本院检查的孕周为11-14周的孕妇1000例,用经腹部高分辨超声对产妇进行筛查,对检查数据做好记录并分析.结果:在经腹部高分辨率超声筛查的1000例胎儿中,疑似异常的胎儿例数有16例,包括4例胎儿颈项透明层≥3.0mm,6例胎儿颈项透明层≥0.3mm且合并其他异常情况,4例胎儿单纯表现为解剖结构异常,2例胎儿出现静脉导管血流频谱的异常.结论:在11-14周胎儿心脏筛查中应用经腹部高分辨率超声,可尽早发现胎儿异常情况,为临床诊断提供了重要参考价值.

    11-14周胎儿心脏筛查经腹部高分辨率超声异常情况

    股内侧肌超声下视觉反馈训练对膝关节术后患者伸膝功能改善的临床研究

    高英
    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的视觉反馈训练方法对膝关节相关术后患者伸膝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本研究纳入膝关节相关手术后伸膝功能障碍患者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直视反馈训练)和对照组(常规股内侧肌训练),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评分、膝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度.结果:治疗后,实验组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评分轻度疼痛者为9人,中度疼痛者为1人,无重度疼痛者;对照组轻度疼痛者5人,中度疼痛者为4人,无重度疼痛者.经对比,实验组的VAS分级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患者被动活动在治疗前后变化有显著差异(P<0.001),被动活动度较升高(p<0.05).对比两组,治疗后,被动活动度增加与对照组差异不明显(p=0.17),实验组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超引导下股内侧肌直视反馈训练能有效减轻膝关节疼痛、提高膝关节活动度,改善伸膝功能.

    膝关节术后视觉反馈训练康复伸膝功能

    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奚文静
    117-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高频彩超在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10月收治的78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术后淋巴结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为转移组44例和未转移组34例.比较两组术前腋窝淋巴结高频彩超表现.结果:转移组无增厚患者占比低于非转移组,长短径之比>2者、存在钙化斑者、边界存在融合者均高于非转移组(P<0.05);两组淋巴结血流信号分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能够通过声像特征和血流特征对淋巴结进行评价,应用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早期诊断的价值较高,值得临床推广.

    高频彩超乳腺癌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价值

    应用骨外固定器治疗四肢骨折的临床效果探讨

    吴洋郭庆丰
    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骨外固定器在应用于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对接受手术治疗的81例四肢骨折患者进行随机分组,试验组41例,术后接受骨外固定器外固定,对照组40例,术中复位后进行内固定.选取指标进行临床疗效评价和组间比较.结果:试验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8%,与对照组的7.50%比较的差异不明显(χ2=0.240;P>0.05),骨折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早(t=6.582;P<0.05),术后1个月的Fugl-Meye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的差异不明显(t=0.317;P>0.05),术后6个月的Fugl-Meyer评分较对照组高(t=5.278;P<0.05).结论:骨外固定器在四肢骨折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安全性较高,固定效果可靠,能够加速患者骨折端愈合,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

    骨外固定器四肢骨折内固定肢体运动功能安全性

    急腹症诊断中全面腹部超声的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和秀春
    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评价全面腹部超声在急腹症诊断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3月至2020年3月期间接诊的急腹症患者84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为42例,接受选择性腹部超声诊断的小组为对照组,接受全面腹部超声诊断的小组为观察组,均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两组诊断的准确率和超声检查的时间.结果:观察组诊断准确率(95.24%)高于对照组(69.05%),观察组的漏误诊率(4.76%)小于对照组(30.95%),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超声检查时间(10.71±1.35)分钟长于对照组(4.65±1.33)分钟,观察组的诊断时间(1.35±0.69)小时小于对照组(2.27±0.85)小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腹部超声诊断急腹症效果准确,可以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推广使用.

    急腹症全面腹部超声诊断

    超声引导经会阴与经直肠前列腺穿刺的临床应用比较

    谢英金
    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对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进行应用,随后对其在前列腺穿刺中的价值及准确性进行判断.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及就诊时间在2018年1月到12月,共计患者50例.通过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其在术前均采用细针穿刺活检.根据患者相关穿刺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一般组和观察组.结果:观察组的相关灵敏度、特异度、准确率等优于一般组.结论: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在前列腺穿刺中具有一定的作用.

    超声引导穿刺活检前列腺穿刺

    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在老年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CD_3~+、CD_4~+、CD_8~+的影响研究

    石晶
    119-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胸腺肽α1联合抗结核药物在老年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CD_3~+、CD_4~+、CD_8~+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内科收治的老年肺结核患者参与研究调查,并抽取其中的1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50例.其中单独选用常规抗结核药物的设为对照组,而选用联合抗结核药物+胸腺肽α1的设为观察组,分析讨论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CD_3~+、CD_4~+、CD_8~+水平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_3~+、CD_4~+水平高于对照组,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肺结核患者选用胸腺肽α1和抗结核药物同步治疗,可逐步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强化临床疗效,值得推行.

    老年肺结核抗结核药物胸腺肽α1免疫因子

    回顾性分析老年肺癌患者应用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孙瑜谷宏宇
    120-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讨论全胸腔镜手术疗法在老年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接受诊治处理的老年肺癌患者76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参照组采取开胸肺癌根治术疗法,观察组应用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开展临床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全胸腔镜手术疗法在老年肺癌患者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较为理想,该术式有利于加快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同时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老年肺癌全胸腔镜手术临床疗效安全性

    冲击波联合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观察

    张萍
    1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冲击波联合针灸治疗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本次研究的观察对象有100例,从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选取,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基础性牵引结合针灸治疗,再从该100名患者中随机抽取50名作为研究组,增加冲击波治疗,剩余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研究组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对照组中,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4.00%,总有效治疗统计学分析结果(x2=5.9829,p=0.0144).结论:在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施以冲击波联合针灸治疗临床疗效较为理想.

    冲击波针灸混合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孤立性肺结节经CT检查(平扫征象)诊断效果

    杨煜西
    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对于孤立性肺结节患者采用CT检查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64例孤立性肺结节患者应用64排螺旋CT检查.结果:良、恶性肺结节患者在边缘不光滑、毛刺征、分叶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肿瘤微血管CT征方面的CT征象比较中P<0.05;单个CT征象诊断效能为毛刺征、分叶征、边缘不光滑、肿瘤微血管CT征、血管集束征、胸膜凹陷征.结论:多层螺旋CT平扫在孤立性肺结节患者中具有较高的诊断和鉴别价值.

    孤立性肺结节CT平扫征象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