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

月刊

1671-4954

editor@jtyy.com

0771-2623155

530022

广西省南宁市古城路31号

家庭医药·就医选药/Journal Home Medicine
查看更多>>本刊适应我国医疗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独创药学家和名医联合办刊的新模式,以通俗、实用、权威为鲜明特色,以成为中国3亿家庭就医选药实用指南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在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

    陆欣
    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睡眠认知行为干预在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取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为对象,治疗时间在2019 年4月至2020年 1月,抽取56 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的对照组和睡眠认知行为干预的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睡眠质量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改善,但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睡眠质量评分比对照组低,两组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焦虑伴睡眠障碍的患者采用睡眠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睡眠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睡眠认知行为干预焦虑伴睡眠障碍患者临床应用

    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探讨

    张宏
    96-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选择我院急诊内科接收并抢救的 120 例昏迷患者进行研究,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然后以资料中的内容为依据,探究患者发病的原因、临床治疗方法与临床表现。结果:通过研究了解到,导致 120 例患者昏迷的因素有很多,但最为常见的包括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中毒三种,各占总人数的40。83%(49/120)、30。83%(37/120)、17。5%(21/120),其他疾病占总人数的10。83%(13/120)。经抢救,120例患者中有112例抢救成功,8例因抢救无效死亡。结论:造成患者昏迷的病因有很多,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急性中毒等,要想使上述疾病得到有效的治疗,就要根据患者昏迷时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然后运用针对性的手段进行治疗,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得到保障。

    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临床诊断治疗

    观察反应曲线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价值

    王丽张静
    9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反应曲线应用于临床生化检验的重要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9年3月-2020年5月期间进行临床生化检验的160例患者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颜色球抽取法均分两组,各80例。其中应用常规检验的为参照组,应用反应曲线进行检测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的检验指标及检验结果准确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检验时间和误诊率低于参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和准确度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应用不同检验手段,对于临床生化检查有着不同的价值,而反应曲线在临床生化检查中的应用,能够提升检验工作的水平,减少误诊出现的概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反应曲线临床生化检验常规检验

    全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在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王立超朱治国杨波丛云海...
    98-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经保守治疗无效的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患者行膝关节镜下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后经系统康复训练并进行长期随访。结果:入组62例,随访59例,失访2例,1例因再次受伤手术,其中随访时间为12-36月,平均(21±2。2)个月,术后3月左右膝前或外侧疼痛消失。术后1年Lysholm评分、VAS评分,优41例,良15例,差3例,优良率83。5%;患者满意度评分89。8%。结论:全关节镜下松解髌骨外侧支持带治疗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中可同时处理合并膝关节内半月板损伤,创伤小,可明显缓解膝前及膝外侧疼痛,临床疗效满意。

    髌骨外侧高压综合征关节镜随访

    对肺结核(PTB)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的效果进行分析

    张本燕郭姝张和敏
    99-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浅析对肺结核(PTB)合并糖尿病患者开展药学干预的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开展时间为2019年5月-2020年6月,研究对象为该时间段在本院就诊的104例PTB合并糖尿病患者,分组原则为整体抽样法,52例试验组患者展开药学干预,52例参照组患者未进行药学干预,比较两组用药情况。结果: 试验组血糖控制达标率为92。31%、空洞闭合率为67。31%、病灶吸收率为78。85%、痰培养转阴率为75%、用药依从率为90。38%,分别高于参照组69。23%、38。46%、59。62%、53。85%、71。15%,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试验组不良反应率为7。69%,明显低于参照组的23。08%,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开展药学干预有助于提高肺结核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减少不良反应,提升治疗效果,有普及推广价值。

    肺结核糖尿病PTB药学干预

    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措施

    于婧付鑫
    100-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的影响因素与相关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14800份免疫检验样本进行临床医学检验。在进行检验过程中,样本采集到保存的过程都会产生影响因素,对这些因素制定针对性的控制措施。结果:在进行线性回归处理后,能够得到回归方程,结果显示,实验室环境、标本质量、流液更换情况以及试剂平衡时间等,都会影响临床免疫的检验质量(P<0。05)。结论:临床免疫的质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在进行检验过程中,需要针对不同的内源性干扰因素和外源性干扰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有效的质量控制体系,通过有效的控制措施,提高临床免疫检验工作的质量。

    免疫检验质量控制影响因素

    探析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实践方法与效果

    郑秀丽
    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加强临床生化检验质量控制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进行生化检验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掷骰子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检验,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检验质量管理,对比两组检查结果的准确度。结果:实验最后发现,观察组检查的准确度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要重视生化检验工作,制定并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制度,为检验工作创造条件,降低失误等情况出现的可能性,提高检验的有效率。

    质量控制管理生化检验实践方法效果

    分析甲巯咪唑和丙硫氧嘧啶治疗甲亢的临床效果

    石旭颖王承祺
    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对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对象选自我院2018年4月到2019年10月期间收治的甲亢患者,共计120例,按照对其采用的治疗方法进行平均分组。其中接受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60例患者为参照组,在前者基础上联合丙硫氧嘧啶治疗的60例患者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试验组好于参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指标,试验组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对甲亢患者采用丙硫氧嘧啶和甲巯咪唑进行治疗能够取得很好的治疗效果,还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甲亢治疗效果丙硫氧嘧啶对比分析甲巯咪唑

    北京市2015—2019年肺结核流行特征及预测模型应用

    闫银锁
    1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2015—2019年北京市肺结核流行特征,并利用季节性自回归差分移动平均(seasonal autoregressive integrated moving average,SARIMA)模型预测北京市肺结核疫情发病趋势。方法:收集 2015—2019 年北京市新发肺结核患者基础信息,分析北京市肺结核疫情流行特征。并将该期间月发病数据作为基础资料,通过SARIMA模型加以拟合,以2020年上半年实际数据进行模型检验,并预测2020年下半年北京市肺结核各月新发病例数。结果:北京市2015—2019年肺结核(含结核性胸膜炎)报告发病总数38632例,年均报告发病数7726例,年均报告发病率35/10万。根据SARIMA模型对2020年上半年预测的肺结核发病数和北京市实际肺结核发病数对比,1-6月肺结核发病数的预测相对误差在±10%以内的有5个,相对误差超过±20%的有1个。7-12月发病数预测结果分别为526例、561例、494例、422例、491例、465例,预测值较去年同期稳中有降。结论:北京市肺结核疫情呈逐年下降趋势,采用SARIMA模型对北京地区肺结核发病情况有较为理想的预测效果。

    流行病学结核模型理论预测

    观察阿司匹林急诊治疗血栓性脑梗塞的临床价值

    周婧
    102-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血栓性脑梗塞急诊治疗中阿司匹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2019年3月-2020年5月本院急诊收治的68例血栓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电脑随机法的原则进行分组,在急诊治疗中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再加用阿司匹林,比较两组急诊治疗效果。结果: 试验组比常规组治疗 3 天、6天神经功能损伤 NIHSS评分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诊有效率为94。12%、常规组为76。47%,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栓性脑梗塞急诊治疗中阿司匹林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升治疗效果、减轻神经功能损伤程度,值得大力推广。

    阿司匹林急诊血栓性脑梗塞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