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卷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卷宗
卷宗

王建峰,杨磊

月刊

1005-4669

bjb@juanzong.net

028-66009495

610021

成都市武侯区致民路36号

卷宗/Journal JUANZONG
查看更多>>《卷宗》杂志刊登范围涉及经济金融、工程建筑、经营管理、理论创新、财会审计、教育教学、科学技术、行业创新等各类稿件。随着社会各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作为媒介的我们将目光开始投向更多领域,关注更多行业的发展。为此开辟各行业专栏,搭建一个“百家争鸣”的平台,充分展示各行业领域中的新发展,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更好的推动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与进步。投稿信箱:juanzong@chinaqikan.net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旋转条件下卫星导航信号研究

    杜道成
    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研究的是旋转条件下接收机接收到的GPS卫星信号,并对接收机天线的方向图做了初步的研究.选取非全向单天线,研究其旋转时接收到的GPS卫星L1频段射频信号.

    旋转条件卫星导航

    荒唐的"吃瓜"时代——对《吃瓜时代的儿女们》的荒诞性解读

    张琦
    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刘震云在2017年所出版的新作《吃瓜时代的儿女们》一经发表就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尽管对这部书评价褒贬不一,但小说中所反映的荒诞性仍旧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作家紧跟网络热点事件,将社会热点问题熔铸于自己的小说当中,展示这个荒诞世界中各个阶层人所面临的生存压力,以及因此人们行为所发生的异化.通过对小说中荒诞的人物关系和艺术表现的分析,透视刘震云想要通过小说向我们所表达的他对这个世界的看法.

    《吃瓜时代的儿女们》荒诞性孤独

    和谐交通下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王泽昊
    361页
    查看更多>>摘要:和谐是现代社会发展的一个目标,交通和谐对于促进社会进步具有比较明显的意义.应重视思想政治与和谐交通之间的关系,把握两者的内涵,在结合实际情况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有效的措施,促进有序的、健康的进步.基于此,本文展开了详细的论述,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借鉴性作用.

    和谐交通思想政治工作城市化进程

    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作用解读

    王继红
    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精神文明建设全面展开的今天,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群众文化工作作为提高我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逐渐得到了更多的关注与支持,但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群众文化间的密切关系尚未得到充分重视,因而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群众文化活动间的协同性仍比较差.基于此,本文对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进行了分析,同时以非遗文化传承保护为基础,为群众文化活动的有效开展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能够让非遗文化保护传承与群众文化工作在相互促进中得到更好发展.

    非遗文化群众文化活动传承

    郭尔罗斯后旗早期公爷府遗址考

    方海英
    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对郭尔罗斯后旗早期公爷府遗址进行了考证.认为榛子岭不是早期公爷府驻地,通过对红顶子屯的调查与考证,认为红顶子屯是郭尔罗斯后旗早期公爷府遗址.首先根据皇太极正式建立了清朝,当上了皇帝,各民族文武百官齐聚沈阳故宫——朝贺,在这场朝贺的百官当中,跟在蒙古土谢图汗的行列当中,就有郭尔罗斯部的首长布木巴,由于在大清建朝的开国作战中屡建军功,布木巴被清政府封为镇国公,并掌礼萨克,统领郭尔罗斯后旗,成为郭后旗的首任镇国公礼萨克.因为关于其首府无任何档案记载,所以一直是个谜,笔记通过:首先:查阅《肇源县志》得其三次易地.其次:通过对布木巴三兄弟的世袭地的划分范围的分析得出榛子岭不是早期公爷府驻地.最后:通过对红顶子屯的调查与考征,得出红顶子屯就是郭尔罗斯后旗早期公爷府遗址.

    郭尔罗斯后旗早期公爷府遗址红顶子屯考

    公共数字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

    黄歆
    364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我国数字化建设中存在公共数字文化结构不合理,针对性、实用性不强,公共数字文化平台互不对接,服务效能较低,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制不够完善,灵活性、开放度不足等数项问题.应在优化公共数字文化资源结构、对接公共数字文化服务平台、创新公共数字文化建设机制基础上,提升公共数字文化服务效能,打造公共文化服务新引擎.

    公共数字文化平台对接机制创新

    大力发展群众舞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刘岩
    3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与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他们对于休闲娱乐生活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近年来,群众舞蹈成为人民群众丰富文化生活的重要方式之一,不仅可以增强人们的身体素质,还可以充实人们的精神世界.文章主要针对群众舞蹈进行阐述,进而探索发展群众舞蹈、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途径.

    群众舞蹈身体素质群众文化精神世界

    陆游山水游记中的忧患意识——以《入蜀记》为例

    杨萍高志明
    366-367页
    查看更多>>摘要:陆游《入蜀记》等山水游记中的忧患意识具有独特的魅力,无论是从景物的描写,民风民俗的描绘还是对历史事件的反思,都体现出陆游自身的洞察力和表现力,这种对人民和国家的高度忧患意识具有现实意义,对以后的游记创作和文人价值观的构建产生了一定影响.

    山水游记忧患意识现实意义

    钱塘江畔润康养——以文化+打造"健康中国"样板

    鲁雅雯
    368页
    查看更多>>摘要:钱塘江是浙江的母亲河,流域面积几占全省面积一半.秀美的山水、勤劳的人民、深厚的文化、发展的成就,钱塘江对浙江、杭州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杭州师范大学历史系的学生在对该流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将目光聚焦到了钱塘江康养旅游产业这一尚在起步阶段的新兴业态,以"健康中国"国家战略与"拥江发展"省市行动为指引,以"文化+"为重要手段,以钱塘江文化的丰厚价值与柔性之力揽江入怀,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全域康养旅游产业带,为拥江魅力文化带、生态带增色溢美.

    健康中国拥江发展钱塘江流域康养旅游产业文化+

    从新诗的产生与发展谈新诗散文化

    张晓晗
    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诗产生已逾百年,虽然在体式、语言等方面一直不断变革,未能形成相对固定的样式,但新诗散文化倾向从未消失.本文将从新诗的产生与发展的角度,看新诗散文化,笔者认为新诗散文化是不可更改的历史事实,如何正确看待并理解这一现象才是重中之重.散文化倾向伴随着诗歌的现代性转型而产生,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和现实存在根基,但同时也应当认识到过度散文化带来了诗歌艺术的粗糙浅陋等弊端,因而寻找区别于散文等其他文体样式,并符合现代新诗的诗学特征至为重要.

    新诗散文化新诗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