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菌物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菌物学报
菌物学报

戴玉成

双月刊

1672-6472

jwxt@im.ac.cn

010-64807521

100101

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B401

菌物学报/Journal Mycosystem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原名《真菌学报》),1982年创刊,是我国目前真菌学领域唯一的学报级专业学术期刊;在全世界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和交换。本刊主要刊登我国菌物学(包括真菌、粘菌、卵菌、地衣等)研究领域在理论上、实践上有创造性、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及研究论文、研究快报等。 主要栏目:菌物系统分类学及菌物多样性、菌物资源开发利用(食用药用真菌;工业真菌)、真菌生态及生物防治(是生真菌等);4、菌物共生作用(内生真菌、菌根、地衣等)、真菌毒素、致病真菌(人、动物、植物)、菌物学研究的新方法、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国西南地区沙鲁里山系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

    韩西茜曹槟贺茂强朱新宇...
    203-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沙鲁里山系位于中国西南地区横断山脉的中部,海拔高差悬殊,植被垂直分布明显,复杂且特殊的气候、地理地貌、植被条件及演化历史造就了丰富的大型真菌资源.本研究对沙鲁里山系所辖的 8 个自然保护区、辐射 8 县的大型真菌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 3 年的调查,共采集标本3 633份.通过DNA条形码测序、形态学检测及部分类群的系统发育分析进行标本鉴定,共鉴定出大型真菌503种,隶属于19目73科162属,包括沙鲁里山系新记录种395个及中国新记录种18个,其中红菇科Russulaceae、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鹅膏科Amanitaceae、光柄菇科Pluteaceae、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丝盖伞科Inocybaceae、蘑菇科Agaricaceae等 14 科为优势科,占物种总数的62.22%;丝膜菌属 Cortinarius、红菇属 Russula、乳菇属 Lactarius、鹅膏属 Amanita、口蘑属Tricholoma等 18 属为优势属,占物种总数的 54.27%.沙鲁里山系大型真菌以世界广布属(56.7%)和北温带分布属(37.6%)为主,其次是泛热带分布属(4.9%).大型真菌资源评价表明,沙鲁里山系共有食用菌 60 种、食药用菌 54 种、药用菌 20 种以及毒菌 79 种,其中新增的分别有 50、38、9 和62 种.本研究为该地区大型真菌资源的保护、利用和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沙鲁里山系物种多样性真菌区系中国新记录种经济真菌

    中国东北地区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多样性和区系组成

    武英达杨知融员瑗
    217-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解和火干扰是森林凋落物养分循环的重要生态过程,木生真菌作为分解者在营养物质循环、土壤形成和全球碳平衡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火烧迹地这种特殊的生态环境又为木生真菌提供了独特的生长环境.本研究比较分析了我国东北地区的 3 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分布特征和生态习性.调查发现 3 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共 15 目 68 科 154 属 248 种,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 103 种、小兴安岭 126 种、长白山 148 种,优势科均为多孔菌科和锈革孔菌科.3 个火烧迹地的共有属和共有种分别为 34 个和 33 个.在寄主偏好性、区系地理成分方面,3 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均表现出相似比例和特征,具有明显的寒温带区系特征.物种出现频次方面,3 个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虽然数量不同,但其比例相似,其中大兴安岭火烧迹地和小兴安岭火烧迹地的常见种、偶见种和稀有种组成的比例更相近.通过比较分析 3 个不同过火时间和气候特征的火烧迹地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寄主偏好性和区系地理成分,发现火干扰和不同恢复时期对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具有一定影响,而植被类型和气候是影响木生真菌区系组成的主要因素.

    木生真菌物种多样性真菌区系生态习性

    中国蜘蛛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

    汪婷常晓云黄勃李增智...
    229-2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蜘蛛是节肢动物门蛛形纲蜘蛛目一类动物的总称,蜘蛛病原真菌是以蜘蛛为寄主的一类病原体.蜘蛛病原真菌不仅在持续控制蜘蛛种群和维护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而且一些种类富含多种生物活性,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本研究以蜘蛛病原真菌为研究对象,结合经典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分类方法,依据虫生真菌新的分类系统对标本及分离菌株进行物种鉴定,确定蜘蛛病原真菌的物种多样性.研究发现,从全国各地采集到蜘蛛病原真菌标本 80 份,共发现有 2 科 8 属21 种,其中新种 3 个(已发表),未知种 7 个,新记录种 1 个.其中,紫孢菌属是优势属,相对多度达 26.25%;其次是球束梗孢属,相对多度为 20.00%;而刺束梗孢属仅 1 种 1 株.本研究将部分类棒束孢重新修订为刺束梗孢和鳞翅虫草属,并重点描述了中国新记录种——灰绿孢菌.此外,本研究收集了全球已发表的蜘蛛病原真菌相关文献,统计所有已发表的菌种,共计 18 属 119 种,均分布在子囊菌门 Ascomycota,肉座菌目 Hypocreales.多数种类分布在虫草科 Cordycipitaceae,约 12 属106 种;少数分布在线虫草科Ophiocordycipitaceae,4属11种;生赤壳科Bionectriaceae有1属1种,分类地位介于线虫草科与麦角菌科之间的未确定属绿孢菌属Chlorocillium v1种.麦角菌科Clavicipitaceae尚未发现.

    蜘蛛蜘蛛病原真菌物种多样性系统发育分析

    桂西南喀斯特地区木材腐朽真菌四个中国新记录种

    黄海思邵元元丁承培郑海富...
    250-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学方法,对采集于桂西南喀斯特地区的木材腐朽菌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报道 4 个中国新记录种:有根刺革菌 Rhizochaete radicata、拟白边干皮孔菌 Skeletocutis subalbomarginata、卵孢嗜蓝孢孔菌Fomitiporia ovoidospora和肿丝大孔菌Megasporoporia inflata.R.radicata的主要特征为担子果膜质、有裂纹;菌丝系统单系型,囊状体呈纺锤形,担孢子近卵形至椭圆形.S.subalbomarginata 新鲜子实体呈红棕色;囊状体近纺锤形,具隔膜,担孢子窄腊肠形.F.ovoidospora硬木质,多年生;囊状体纺锤形,担孢子卵圆形或圆形.M.inflata一年生,菌丝在 KOH 试剂中变得肿大.本研究提供了 4 个新记录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和图示;另外,采用 ITS或nLSU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形态学鉴定提供分子依据.

    物种多样性分类学系统发育大型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