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工程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杨武

月刊

1000-3738

mem@mat-test.com

021-65556775-368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机械工程材料/Journal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材料科技与应用专业技术性刊物。刊登钢铁材料、合金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精细陶瓷、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工程用材料和特殊功能材料的科研成果和实验研究报告。介绍材料制备、热处理、加工、性能检测的新技术、新仪器设备。设有综述、试验研究和工厂经验等栏目。读者对象为材料科研、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电子封装用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陈小文姜涛李文戈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环氧树脂作为应用最广泛的塑料基电子封装材料,低导热性限制了其在电子封装领域的应用,而通过树脂的改性和高导热填料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环氧树脂的导热性能。概述了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种类及研究进展,介绍了电子封装对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多种性能要求,包括高导热性能、绝缘性能、低介电性能以及阻燃性能等,对具备不同性能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的改性方法进行了综述。最后,对电子封装用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电子封装环氧树脂基复合材料导热性能介电性能绝缘性能

    征稿启事

    8,18,24页

    中锰钢组织、热处理工艺和性能的研究现状

    柴金荣
    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锰钢是在高锰钢的基础上通过适当降低锰含量而研制的第三代高强钢,具有良好的韧性和较高的强度,在磨料磨损、冲击磨料磨损、滑动摩擦磨损、滑动-腐蚀磨损等工况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磨性能。对中锰钢的化学成分、显微组织、热处理工艺、力学性能和耐磨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今后应从中锰钢显微组织调控、工业化生产和颗粒增强中锰钢基复合材料等方向进行重点研究。

    中锰钢力学性能显微组织耐磨性能热处理工艺

    退火温度对Fe-0.4C-2Mn-4Al高强钢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影响

    马晓杰樊伟冯运莉李杰...
    19-24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真空感应炉熔炼、热轧、冷轧和退火工艺制备Fe-0。4C-2Mn-4Al高强钢,研究了退火温度(650,700,750,800℃)对其显微组织和拉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温度退火后试验钢的组织与热轧和冷轧态试验钢基本相同,均由δ-铁素体、α-铁素体、渗碳体以及细小的κ型碳化物组成;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δ-铁素体条带逐渐消失,再结晶程度增加,α-铁素体晶粒尺寸增大,碳化物数量减少;750℃退火后α-铁素体与渗碳体的分布最为均匀。不同温度退火态试验钢的拉伸曲线均未见明显的屈服平台,说明试验钢发生连续均匀的塑性变形;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试验钢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断后伸长率呈增大趋势。当退火温度为750℃时,试验钢的强塑积最大,为14。28 GPa·%,加工硬化能力最好,综合性能最好。

    Fe-C-Mn-Al高强钢退火显微组织拉伸性能加工硬化率

    固溶温度对TC16钛合金显微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影响

    张明玉张天蔚岳旭
    25-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分别在两相区温度(840,860℃)与单相区温度(880℃)下对TC16钛合金进行2 h固溶处理,再进行560℃×8 h时效处理,研究了固溶温度对固溶态和时效态合金显微组织、物相组成和冲击韧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固溶处理后TC16钛合金组织主要由α相与α"相组成,再经时效处理后,主要由α相和β相组成;固溶温度的升高使固溶态合金中的初生α相含量降低,等轴化程度增加,针状α相和α"相含量增加,当固溶温度升高到880℃时,初生α相完全消失;再经时效处理后,组织中形成大量针状次生α相,且次生α相含量随固溶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而初生α相含量和尺寸与固溶态相比无明显变化。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固溶处理后合金的冲击吸收能量和冲击韧性值增加;经时效处理后,二者相比于固溶态均减小,且随固溶温度升高而不断降低;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冲击断口中韧窝数量减少,当固溶温度为880℃时,冲击断口主要由解理面组成;再经时效处理后,断口中出现较多二次裂纹,随着固溶温度的升高,二次裂纹数量增加。

    TC16钛合金固溶温度显微组织冲击韧性断口形貌

    CeO2添加量对粉末渗锌层耐磨性能和耐腐蚀性能的影响

    顾建李冬青刘胜春齐翼...
    3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由锌粉、氯化铵粉和氧化铝粉组成的渗锌剂中添加质量分数分别为2%,4%,6%和8%的CeO2粉,采用粉末包埋渗锌法在440℃保温5 h条件下对Q235B钢板进行渗锌处理,研究了CeO2添加量对渗锌层显微组织、摩擦磨损性能和耐电化学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CeO2添加量下的渗锌层均存在少量竖裂纹,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裂纹减少且变细,但当CeO2添加量超过4%(质量分数,下同)时,裂纹变多且变粗,4%CeO2添加量下的渗锌层结构最致密,裂纹最少且最细,质量最好;渗锌层表面主要为FeZn15相,CeO2添加量的增加使得FeZn8。87相和Fe3Zn10相的含量增加。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渗锌层的显微硬度增大,但过量的CeO2会导致硬度分布不均匀,4%CeO2添加量下的硬度分布最均匀。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渗锌层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均先减小后增加,磨损机制均以黏着磨损为主,同时存在轻微氧化磨损和磨粒磨损;4%CeO2添加量下的平均摩擦因数和磨损质量损失均最小,黏着磨损程度最轻,耐磨性能最好。随着CeO2添加量的增加,渗锌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先增后减再增,电容弧半径先减后增再减,6%CeO2添加量下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小,电容弧半径最大,耐腐蚀性能最好。

    粉末渗锌CeO2添加量微观结构硬度耐磨性能耐腐蚀性能

    激光选区熔化Al-Mg-Sc-Zr合金薄壁件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均匀性

    邵建波任治倪荣婷徐迪...
    39-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激光选区熔化技术制备了Al-Mg-Sc-Zr合金薄壁件,研究了薄壁件显微组织与拉伸性能的均匀性,分析了拉伸过程中空洞形核与生长行为。结果表明:薄壁件底部与顶部区域的显微组织均呈由柱状粗晶和等轴状细晶构成的典型双峰组织特征,粗晶<100>晶向平行于沉积方向,细晶近似随机取向,气孔等微缺陷尺寸与分布相似;平行于和垂直于成形方向拉伸时薄壁件不同区域的应力随应变的变化趋势相近,垂直于成形方向拉伸时薄壁件的强度和断后伸长率略高于平行于成形方向拉伸时,但提高了不到5%,拉伸性能近似各向同性;拉伸变形过程中的空洞更倾向于在细晶区域形核与长大。

    激光选区熔化Al-Mg-Sc-Zr合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国产EA4T钢车轴调质热处理工艺的制定

    靳炜朱小超梁博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择规格ϕ280 mm的国产EA4T钢大尺寸毛坯作为等效车轴,对其进行900℃×5 h水淬以及不同温度(595,610,650℃)保温6 h水冷回火的调质热处理预试验,对车轴表层、1/2半径处和心部的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进行分析,获得合适的调质热处理工艺,并应用于国产ϕ256 mm EA4T钢车轴的现场验证。结果表明:595℃水冷回火后等效车轴不同位置以及610℃水冷回火后表层的抗拉强度均略高于EN 13261:2009标准要求,650℃水冷回火后的强度、断后伸长率、断面收缩率以及纵向与横向冲击韧性均符合EN 13261:2009标准要求,组织也基本为回火马氏体/贝氏体。确定EA4T车轴钢的调质热处理工艺为900℃×5 h水淬和650℃×6 h水冷回火。采用上述工艺对ϕ256 mm EA4T钢车轴进行热处理后,其表层、1/2半径处和心部的力学性能和显微组织均符合EN 13261:2009标准要求,不同位置取样拉伸后均发生韧性断裂,断口均由纤维区和剪切唇组成,纤维区呈韧窝形貌。

    EA4T钢车轴调质热处理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Cr-Mo-B系NM500耐磨钢的制备及热处理工艺优化

    于涛关勇王川范明达...
    50-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Cr-Mo-B系NM450钢成分基础上调整合金元素含量,采用洁净钢生产技术和轧制工艺制备20 mm厚NM500耐磨钢板,并进行淬火和回火处理,研究了不同淬火温度(880,900,920℃)和回火温度(200,250,300,350,400℃)下试验钢的显微组织与性能,获得最佳的热处理工艺。结果表明: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试验钢组织中未溶铁素体减少,奥氏体晶粒尺寸先减小后略微增大,抗拉强度、-20℃冲击吸收能量与表面硬度均增大,而断后伸长率降低;除了880℃淬火后的表面硬度不满足标准要求,其他条件下淬火态试验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920℃淬火后随着回火温度升高,马氏体分解加速,基体中固溶碳含量减少,碳化物增多,强度整体呈降低趋势,断后伸长率先降后增再降,-20℃冲击吸收能量和表面硬度均降低;弯曲试验后仅200℃回火试样未发生断裂且表面无微裂纹产生,200℃回火后的磨损质量损失明显小于400℃回火后。920℃淬火+200℃回火后,试验钢的综合力学性能最优,表面硬度为496 HBW,抗拉强度为1 552 MPa,断后伸长率为15。0%,-20℃冲击吸收能量为46 J,180°冷弯性能合格,均达到GB/T 24186-2022标准要求。

    Cr-Mo-B系NM500钢淬火温度回火温度显微组织性能

    不同含量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的组织与性能

    李帅奇高增刘闪光金西伟...
    58-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ZL114A合金为基体,采用混合盐反应法制备不同质量分数(3%,6%,9%)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组织和拉伸性能,并分析TiB2在基体中的生长机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主要物相均为铝相、硅相和TiB2相,说明成功制备了原位自生TiB2颗粒增强ZL114A铝基复合材料;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基体晶粒细化且出现球化,共晶硅明显细化且其形貌由粗大长条状变为短棒状;原位生成的TiB2颗粒使得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塑性均得到提高,断裂形式由ZL114合金的脆性断裂转变为韧脆混合断裂;随着TiB2含量的增加,抗拉强度和断后伸长率均先升高后降低,当TiB2质量分数为6%时达到最大,分别为237。4 MPa,6。7%;在制备复合材料过程中基体中先析出TiB2近球形核心,随着球形核心的长大,其表面形成小平面,最终形成六棱台组合体的典型TiB2形貌。

    原位自生TiB2颗粒铝基复合材料拉伸性能显微组织生长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