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工程材料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工程材料
机械工程材料

杨武

月刊

1000-3738

mem@mat-test.com

021-65556775-368

200437

上海市邯郸路99号

机械工程材料/Journal Materials for Mechanical Engineering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材料科技与应用专业技术性刊物。刊登钢铁材料、合金材料、粉末冶金、硬质合金、精细陶瓷、工程塑料和复合材料等工程用材料和特殊功能材料的科研成果和实验研究报告。介绍材料制备、热处理、加工、性能检测的新技术、新仪器设备。设有综述、试验研究和工厂经验等栏目。读者对象为材料科研、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院校师生。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国产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各亚区域的热处理模拟

    方利鹏要玉宏金耀华冯琳杰...
    55-64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不同温度(800,850,950,1 300 ℃)×25 min的正火+755 ℃×60 min回火处理分别模拟P91钢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亚区域,采用650 ℃×200h高温加速时效热处理工艺模拟服役50 000 h工况,通过对比热模拟和实际接头试样研究了服役50 000h后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不同亚区域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粗晶区、细晶区服役态热模拟试样的马氏体板条形态以及MX相、M23C6碳化物和Laves相的数量、分布、颗粒尺寸与实际接头相应亚区域均十分接近;除粗晶区外,热影响区各亚区域服役态热模拟试样和实际服役接头相应区域的平均晶粒尺寸十分接近,相对误差不超过12.5%,显微硬度和微型杯突力学性能相近,强度、韧度和断裂挠度率相对误差均在5%以内,断口呈典型微孔聚集型韧性断裂特征;热影响区部分相变区显微硬度最小,为191 HV,在细晶区和粗晶区硬度大幅上升,在熔合线处达到最大,为314 HV;热影响区粗晶区的微型杯突强度最大,塑性最差,部分相变区的强度最低,塑性最好;相比粗晶区,部分相变区的颈缩程度更高,韧窝更大更深.

    P91钢焊接接头热影响区热处理模拟加速时效显微硬度微型杯突力学性能

    热轧变形量对Fe-18Mn合金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

    涂田刚杨蔚涛杨旗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退火态Fe-18Mn合金进行不同变形量(5%~22%)的热轧,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透射电镜以及动态热机械分析仪表征物相组成、显微组织和阻尼性能,研究了热轧变形量对合金组织与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轧前后试验合金均主要由ε马氏体、α'马氏体和奥氏体组成,但热轧后更多奥氏体向ε马氏体转变,使ε马氏体含量增加,奥氏体含量减小;热轧后三相含量随变形量增加无明显变化,但阻尼因子降低.变形量5%热轧后,ε马氏体层错、奥氏体层错和ε马氏体/γ奥氏体界面的贡献降低是阻尼性能相比于热轧前降低的主要原因;当热轧变形量从5%增加至22%后,ε马氏体中层错的贡献降低是阻尼性能进一步降低的原因之一.

    热轧变形量Fe-Mn合金显微组织阻尼性能

    稀土混合纳米颗粒改性对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力学性能和摩擦学性能的影响

    谷杨浪赵运才孙嘉晨邹耀平...
    7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稀土CeO2(1.0%,1.5%,2.0%)、Y2O3(1.0%,1.5%,2.0%)混合纳米SiO2(2.0%,3.0%,4.0%)改性酚醛树脂基摩擦材料,通过正交试验进行配方设计,结合极差分析研究了改性材料对力学性能和摩擦磨损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添加量,分析了改性摩擦材料的磨损机理.结果表明:稀土CeO2、Y2O3混合纳米SiO2改性摩擦材料的洛氏硬度在62~78 HRL范围内,剪切强度在31.4~34.5 MPa范围内;CeO2、Y2O3和纳米SiO2最佳质量分数分别为2.0%,2.0%,3.0%,此时试样在中温阶段(200~250 ℃)的磨损率较小、较稳定,摩擦因数较大,硬度较大,剪切强度最大;最佳添加量下,试样中填料组织分布均匀、尺寸细小、与树脂基体黏结牢固,石墨形成连续摩擦平台,剪切断面呈撕裂不规则状,磨损面中平整区域多,无明显划痕和沟槽;改性摩擦材料在中温阶段的磨损机理主要为热疲劳磨损和磨粒磨损.

    稀土氧化物纳米颗粒树脂基摩擦材料正交试验摩擦学性能

    两种典型初始取向Mg-11Gd-3Y-0.5Nd-Zr合金的动态再结晶行为

    丁乔峰唐昌平刘琛
    78-84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锻态Mg-11Gd-3Y-0.5Nd-Zr合金进行520 ℃×18 h的退火,再分别沿平行于和垂直于锻造方向取样(0°,90°试样)并沿试样轴向进行高温压缩,研究了不同变形量(25%,50%,70%)高温压缩过程中的动态再结晶行为,分析了塑性变形机制及其对动态再结晶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变形量增加,0°试样和90°试样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均逐渐增大;90°试样的动态再结晶面积分数相比0°试样更小,尤其在变形量50%下二者相差最大;0°试样和90°试样的塑性变形机制均为棱柱面滑移;90°试样的无滑移系启动晶粒数量相比0°试样更少,棱柱面滑移施密特因子更接近0.5,小角度晶界密度更大,接近1的晶间变形协调因子占比更大,说明其滑移更容易启动,晶间变形协调能力也更强,变形更分散,更难激活动态再结晶.

    镁合金初始取向高温压缩动态再结晶

    编写摘要的注意事项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84页

    焊接速度对铝合金/铜激光熔钎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周海波蒋翔周宇浩
    85-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激光熔钎焊在不同焊接速度(4,5,6,7,8 mm·s-1)下对5052铝合金和T2铜进行对接焊,研究了焊接速度对接头宏观形貌、显微组织、显微硬度、抗拉强度及拉伸断裂机理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焊接速度增加,激光熔钎焊接头的焊缝成形先变优后变差,当焊接速度为6mm·s-1时焊缝成形最佳;随着焊接速度增加,接头中树枝状Al-Cu共晶组织变少,Zn-Al共晶组织变多,当焊接速度为6 mm·s-1时接头铜侧界面反应区出现Al4Cu9和Al2Cu金属间化合物,熔焊区由α-Al固溶体、η-Zn固溶体、Al-Cu共晶组织和Zn-Al共晶组织组成;随着焊接速度增加,铝合金/铜激光熔钎焊接头熔焊区硬度变化不大,铜侧界面反应区硬度下降,接头抗拉强度先增大后减小,拉伸断裂模式按照解理断裂、准解理断裂、韧性断裂、准解理断裂顺序依次变化,当焊接速度为6 mm·s-1时抗拉强度(212 MPa)最大,接头发生韧性断裂.

    铝/铜异种金属接头激光熔钎焊焊接速度显微组织力学性能

    烧结助剂TiO2添加量及烧结制度对Cr2O3烧结致密化行为的影响

    于丽琴郝留成余杨王亚祥...
    92-9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Cr2O3微粉为原料、TiO2微粉为烧结助剂,在不同温度(1 000~1 500 ℃)、不同保护气体(氩气、氮气)中烧结制备Cr2O3,研究了 TiO2添加量(0,1%,3%,5%,质量分数)、烧结温度和烧结气氛对Cr2O3烧结致密化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TiO2添加量增加,试样线收缩率和相对密度增加,致密化程度提高,当TiO2添加量为5%时,线收缩率和相对密度最大,分别为16.25%,92.51%,添加TiO2后形成的(Cr0.88Ti0.12)2O3置换固溶体可以提升扩散传质速率,从而促进烧结致密;随着烧结温度升高,Cr2O3的烧结致密化程度先升高后降低,1 300 ℃下烧结最致密,氮气中烧结后在Cr2O3颗粒表面形成Cr2N膜层,可以发挥类似液相作用,提高烧结速率,制备的Cr2O3相比在氩气中更致密.

    Cr2O3材料烧结助剂烧结温度

    《机械工程材料》杂志防诈骗公告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98页

    铬添加量对Ti(C,N)基金属陶瓷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

    赵奔奔张曼张金伟刘杰胜...
    99-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TiC粉、镍粉、TiN粉、碳粉以及铬粉为原料,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TiC-10TiN-xCr-30Ni-4C(x=0,2,4,6,8,物质的量分数/%)金属陶瓷,研究了铬添加量对金属陶瓷结构、磁学性能以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铬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密度增大,Ti(C,N)陶瓷相呈黑芯-灰环结构且黑芯和灰环的成分变得更均匀,Ti(C,N)陶瓷相颗粒细化,镍基黏结相的晶格常数先增加后略微减小.当铬物质的量分数不大于2%时,金属陶瓷呈铁磁性,随着铬添加量的继续增加,金属陶瓷具有室温无磁性的特性.随着铬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室温最大磁化率先降后升,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均降低,且当铬的物质的量分数大于2%时,均保持为0.随着铬添加量的增加,金属陶瓷的抗弯强度降低,硬度升高.铬添加物质的量分数为4%时,金属陶瓷的综合性能最好,具有室温无磁性、最低的室温最大磁化率(1.85×10-7m3·kg-1)、较高的抗弯强度(1 094 MPa)和硬度(88.1 HRA).

    Ti(C,N)基金属陶瓷铬添加量磁学性能力学性能

    欢迎订阅《金属热处理》杂志(2025)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10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