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螺线形碳纳米纤维基整体式催化剂活性载体

    TAUQEER Ahmad胡嘉宁齐骥梁长海...
    158-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乙炔为原料,采用一步化学气相沉积法在泡沫镍(NF)基底上制备了覆盖碳纳米纤维(CNFs)的整体式催化剂载体(CNFs/NF).采用SEM、TEM、XRD、Raman、XPS对CNFs/NF进行了表征,在1 mol/L KOH溶液中使用线性扫描伏安法、循环伏安法、电化学阻抗谱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螺线形碳纳米纤维(直径在30~130 nm之间)直接生长、整体覆盖在泡沫镍的表面.在1 mol/L K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的三电极电解池中,与CNFs/NF电极材料电化学活性面积呈正相关性的双层电容达到13.69 mF/cm2.CNFs/NF适用作具有析氧反应(OER)活性的催化剂载体.CNFs/NF需要260和385 mV的析氧反应过电位来实现10和100 mA/cm2的电流密度.

    碳纳米纤维整体式材料电催化剂载体析氧反应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一步水热法制备高效析氧3D花球阵列Co9S8/MoS2@TM催化电极

    卫学玲包维维蒋鹏艾桃桃...
    164-170,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四水合钼酸铵、六水合硝酸钴和硫脲为原料,采用一步水热法在钛网(TM)上原位构筑了不同阵列结构Co9S8/MoS2@TM催化电极.通过改变原料中钴、钼、硫的物质的量之比来调控Co9S8/MoS2@TM电极的结构.采用SEM、XRD和XPS对Co9S8/MoS2@TM进行物相分析和形貌表征,并在1 mol/L KOH电解液中对Co9S8/MoS2@TM的电催化析氧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钴、钼、硫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0:14:600时,制备的Co9S8/MoS2@TM为3D花瓣状阵列结构,且在10 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势为271 mV,塔菲尔斜率为88.5 mV/dec,具有良好的析氧稳定性和耐久性,展现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

    一步水热法电催化析氧Co9S8/MoS2@TM花瓣状阵列结构有机电化学与工业

    基于鞣制废革屑的生物基皮革填料的制备及性能

    丁伟陈国栋刘海腾郝雪薇...
    171-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双氧水对非铬金属鞣制废革屑进行了催化氧化,制得降解产物(DCH),然后采用双醛海藻酸钠(DSA)对DCH进行改性,获得生物基皮革填料(BDH).采用FTIR、GPC、XPS和Zeta电位分析仪对DCH和BDH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DSA对DCH成功进行了改性,BDH的重均相对分子质量可由DCH的3900提升至5570,同时其等电点由5.2调控至3.3.填充实验表明,相较于未添加蛋白填料的革坯,DCH和BDH填充革坯的各项性能明显更优,特别是抗张强度和丰满性;与DCH填充革坯相比,BDH填充革坯的抗张强度由11.5 N/mm2提升至22.9 N/mm2,撕裂强度由58.1 N/mm提升至80.9 N/mm,柔软度由7.2 mm提升至7.9 mm,丰满性也得到提升,整体性能优于常用商品蛋白填料.

    生物基填料鞣制废革屑双氧水降解物理性能皮革化学品

    废白土榴莲壳黏土生物炭的制备及其对Cr(Ⅵ)的吸附

    李燕康新平乔艳辉陈梅芹...
    178-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废白土与榴莲壳为原料制备了黏土生物炭吸附剂(SBEC),以废白土为原料制备了黏土炭基吸附剂(SBE),并用于去除废水中的Cr(Ⅵ).用SEM、XRD、FTIR、BET对吸附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溶液初始pH、初始Cr(Ⅵ)质量浓度、吸附剂投加量、吸附时间和吸附温度对Cr(Ⅵ)吸附效果的影响.在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吸附剂投加量为0.5 g/L、吸附时间120 min、25℃条件下,SBEC对溶液pH为3的Cr(Ⅵ)去除率最高为86.1%,SBE则在pH为2时去除率最高为52.5%.SBEC、SBE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SBEC吸附过程符合Freundlich模型,SBE则与Langmuir吸附等温线模型较符合;吸附行为是自发吸热过程.经过5次吸附-脱附循环后,SBEC对Cr(Ⅵ)的去除率达58.8%.

    废白土生物炭吸附剂动力学热力学水处理技术

    微生物燃料电池处理丙酮和氨氮废水及同步产电性能

    刘远峰王乐张秀玲郏文龙...
    187-193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阴离子交换膜作为分隔膜构建了生物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通过硝化反硝化过程去除氨氮、降解丙酮同时产电.考察了丙酮质量浓度对MFC产电性能及氨氮(质量浓度200 mg/L)和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的影响,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了阳极及阴极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在丙酮质量浓度为50~700 mg/L范围内,丙酮的去除率均在96%以上;当丙酮质量浓度>300 mg/L时,氨氮的去除开始受到抑制,氨氮最高去除率为73.7%,且丙酮质量浓度为300 mg/L时,对应的MFC的产电性能最佳,最高输出功率密度可达49.7 mW/m2.从门级分类上看,阳极中的优势微生物群落主要为变形菌,拟杆菌门及厚壁菌门;阴极上的优势微生物群落为拟杆菌门、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及酸杆菌门.从属级分类上看,阳极主要的优势菌种为Comamonas、Acetoanaerobium、Stenotrophomonas.阴极主要的优势菌种为Rhodococcus、Aridibacter、Thauera、Ignavibacterium.

    微生物燃料电池硝化反硝化丙酮氨氮功率密度水处理技术

    铜渣基化学键合陶瓷材料吸附Cr(Ⅵ)的性能及机理

    韦宇母维宏罗中秋周新涛...
    194-2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富含铁的铜渣(CS)为原料,在碱激发条件下制备了铜渣基化学键合陶瓷材料(CSCBC),将其用于废水中Cr(Ⅵ)的吸附.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Cr(Ⅵ)初始质量浓度及溶液pH对Cr(Ⅵ)吸附率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和热力学分析,结合吸附前后吸附材料结构表征,对其吸附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当Cr(Ⅵ)初始质量浓度为100 mg/L、pH=1、吸附剂投加量为8 g/L时,在120 min内达吸附平衡,Cr(Ⅵ)吸附率在99%以上.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计算所得最大理论吸附容量为25.3 mg/g.与生物炭基铁氧化物复合材料、FeS复合材料、铁掺杂吸附剂等同类型吸附剂相比,CSCBC对Cr(Ⅵ)的吸附容量明显提高.CSCBC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其吸附机制主要是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同时作用的结果.6次吸附-解吸后,其吸附容量保持初次吸附容量的75%以上.

    铜渣Cr(Ⅵ)化学键合陶瓷吸附模型水处理技术

    耐高温清洁压裂液的制备及性能评价

    熊利军王犁吴洋鲁红升...
    204-2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丙烯腈、二乙醇胺和芥酸为原料合成了芥酸酰胺丙基二羟乙基叔胺(UC22-OH).通过FTIR、1HNMR、13CNMR及HPLC-MS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将UC22-OH用作稠化剂,配制清洁压裂液,考察温度对清洁压裂液表观黏度的影响,并探究高温下胶束聚集体的类型和尺寸.通过室内实验,对UC22-OH清洁压裂液的流变性、携砂性、破胶返排性以及地层伤害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质量分数为4%的UC22-OH清洁压裂液在120℃、170 s–1下剪切5400 s,表观黏度稳定保持在65 mPa·s;80℃下其弹性模量G'>4.2 Pa,黏性模量G'>1.7 Pa,在陶粒体积分数为20%的情况下,可稳定携砂8 h;遇煤油后其可在70 min内彻底破胶,破胶液的表界面张力较低;UC22-OH清洁压裂液的基质渗透率损害率最低,仅为9.1%.UC22-OH清洁压裂液具有优异的耐温性和抗剪切性、80℃下的携砂性能和破胶返排性能优异,对地层具有低残渣、低伤害的特性.

    稠化剂胶束聚集体耐高温清洁压裂液性能评价油田化学品

    可见光促进TiO2催化合成膦酰亚胺

    张益维唐晶晶王瑛琦于晓强...
    212-216页
    查看更多>>摘要:膦酰亚胺类化合物广泛应用于有机合成、生物医药以及高分子等领域,开发其绿色、高效合成新方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室温下,对可见光促进TiO2催化3-苯基-1,4,2-二唑-5-酮(Ⅰa)和三苯基膦(Ⅱa)合成N-(三苯基膦)苯甲酰亚胺的反应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反应的最优条件为:化合物Ⅰa 0.20 mmol、化合物Ⅱa 0.24 mmol,TiO2用量为化合物Ⅰa物质的量的20%,二氯甲烷3 mL,12 W蓝光LED作为光源,室温反应24 h.产物收率可达97%.对底物范围进行了考察,利用1HNMR、13CNMR、HRMS对产物结构进行了确证.

    膦酰亚胺可见光TiO2酰胺化催化精细化工中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