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精细化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精细化工
精细化工

邵玉昌

月刊

1003-5214

jxhgbjb@126.com

0411-84699773,84685669

116023

大连市高新园区黄浦路201号

精细化工/Journal Fine ChemicalsCSCD北大核心CSTPCDEI
查看更多>>本刊1984年6月创刊,每月15日出版。它是中国化工学会精细化工专业委员会会刊、中国化学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轻工业类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创办最早的精细化工专业技术刊物。本刊是《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CAJ-CD)首批入编期刊之一;是美国《化学文摘》(CA)全球摘用频度最大的1000种期刊之一;部分文章已由美国《工程索引》(EI)、日本《科学技术文献速报》(CBST)、俄罗斯《文摘杂志》(РЖ)等摘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淀粉基发泡材料制备及性能优化研究进展

    郑进宝李琛
    1513-1524,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淀粉基发泡材料被认为是取代石油基泡沫塑料最具有潜力和发展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材料,调控材料内部泡孔分布和性能优化是开发淀粉基发泡材料的重中之重.基于近年来对淀粉基发泡材料的制备及性能优化的研究,分析淀粉基发泡材料主要组分的作用及研究热点,总结发泡材料的制备工艺特点和工艺条件,探讨发泡过程及影响因素,提出了淀粉基发泡材料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与其他材料共混或复合优化材料综合性能是其未来的研究方向.

    淀粉泡沫性能优化淀粉改性发泡过程泡孔调控

    三基色荧光碳点制备及呈色特性的研究进展

    李洁王琪郭家奇徐国彬...
    1525-1536,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碳点(CDs)因其优异的水溶性、低毒性和环境友好性、强发光性、荧光颜色可调性、光稳定性和耐漂白性而引起广泛关注.炭化法、水(溶剂)热法和微波法具有工艺简单、原材料广泛、成本较低、制备的CDs荧光色丰富等优点,已成为制备方案的主流.综述了通过上述3种方法制备蓝、绿、红三基色CDs的最新研究进展;分析了通过不同方法制备的三基色CDs的属性;总结了影响CDs荧光呈色的主要因素,包括前驱体种类和浓度、反应溶剂的种类及反应温度等,指出当前在三基色CDs制备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精确控制CDs发射波长为460、550和630 nm的潜在解决方案;从工业化应用和智能响应的角度,对三基色CDs加色法合成系列荧光色的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碳点三基色制备多色荧光呈色特性

    微生物电合成捕获CO2及高效催化转化研究进展

    王黎张爱心张嘉方胡宁...
    1537-1545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电合成(MES)为CO2还原为乙酸盐和其他多碳物提供了一条可持续的生化转化途径,利用电能驱动微生物固定CO2具有原料易得、操作条件温和、不含有毒物质、环境可持续性等特点,为全球碳中和、碳减排带来了新机遇.系统结构、电极材料及运行参数决定了MES的可行性和CO2捕获效率,其中阴极是MES系统的核心,是CO2循环利用和生化生产的中心平台.首先,介绍了基于MES系统的CO2捕获过程;接着,从二维材料和三维多孔材料总结了MES电极的类型、结构及研究进展;然后,综述了MES捕获CO2生物制品,重点总结了提高MES捕获CO2产物产量、产物及碳链延长的方法;最后,提出了MES捕获CO2存在的问题,对其未来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微生物电合成碳减排胞外电子转移代谢原理电极材料

    微生物燃料电池纳米纤维基阳极材料的研究进展

    张敏刘远峰李从举
    1546-1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是一种非常有前途的环境友好型电化学装置,可以利用电活性微生物从废水中提取能源,并降解废水中的有机物,是目前解决环境与能源危机的重要技术.然而,相对较低的产电效率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主要体现在阳极缓慢的胞外电子传递速率和较少的产电微生物附着量.纳米纤维具有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电化学性能和电导率,是改善阳极的重要材料.该文介绍了影响阳极材料性能的因素,系统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纳米纤维基阳极材料的种类与制备方法,针对纳米纤维基阳极材料在MFC领域的研究现状,重点阐述了各种纳米纤维材料的优缺点.最后,对纳米纤维基电极材料以及MFC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燃料电池纳米材料电化学阳极产电菌

    角蛋白基药物载体材料的发展及应用探讨

    王瑞瑞
    1558-1565,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角蛋白作为一种高硫含量且具有良好细胞相容性的结构蛋白,从而角蛋白基药物载体材料在组织工程、再生医学等领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将毛发中提取的角蛋白开发具有独特功能的不同形式的角蛋白基药物载体材料,既能提高药物的活性和生物利用率,增加毛发的利用价值,又能实现节能减排.首先,介绍了角蛋白基药物载体材料的4种改性方法:二硫键重建、自由基聚合、多糖改性和烷基化,通过改性处理可以赋予角蛋白基药物载体优异的功能特性,拓宽其作为药物载体的应用范围.然后,总结了以角蛋白为基础构建的纳米载药粒子、纤维支架和水凝胶载体材料在生物医用领域的应用现状与前沿.最后,指出了角蛋白基药物载体材料开发与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研究方向.

    角蛋白二硫键重建自由基聚合多糖改性烷基化药物载体

    纳米材料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中的研究进展

    陈密发王业飞陈五花张真瑜...
    1566-1574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石油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开采难度提高,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技术需要不断创新,以满足未来对碳氢燃料的需求.将功能化的纳米材料与提高采收率技术相结合,被证实可以进一步提高石油采收率,可为油田的有效、可持续开发提供新的技术手段.该文综述了当前在提高石油采收率领域中应用较多的几类纳米材料,包括绿色可降解的纳米纤维素及具有双重性质的Janus纳米材料等;对纳米材料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中改善驱替剂的流变性能,改变储层岩石润湿性、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等作用机理做了详细总结;讨论了纳米材料在提高石油采收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纳米材料石油采收率驱油机理纳米流体油田开发

    优先透过有机物渗透汽化膜研究进展

    周志辉赵尧吴红丹
    1575-1583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膜分离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有机物的分离回收.渗透汽化能有效地分离共沸混合物、近沸混合物、异构体和热敏性化合物等有机物.渗透汽化以成本低、条件温和、设备简单、无污染等优点在有机物分离回收领域有着巨大优势,可广泛地应用于工业生产.该文以优先透过有机物为主旨,首先分析了材料对膜结构和特点的影响.其次综述了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对膜性能的影响.重点讨论了膜在有机混合物分离回收领域的应用.最后,对目前渗透汽化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做出了总结,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研究思路进行了展望.指出未来优先透过有机物渗透汽化膜的研究应借助新的计算工具,侧重于材料选择、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的改进.

    渗透汽化分离回收有机化合物

    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技术与应用进展

    温翯韩伟车春霞高海波...
    1584-1595,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二氧化碳是主要的温室气体之一,其大量排放已对全球的气候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迫切需要开发经济有效的二氧化碳捕集(简称碳捕集)技术.目前,碳捕集技术主要有吸收分离法、吸附分离法、膜分离法和低温分离法.首先,介绍了碳捕集技术的发展现状、应用研究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总结了国内外碳捕集示范项目;重点对比了各碳捕集技术的优势与缺点,同时强调了碳捕集技术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指出目前主要的碳捕集技术均难以独立实现高效、节能、经济的碳捕集分离,需针对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适合的分离技术,并提出了适用于分离场景的应用建议;最后简要介绍了混合捕集技术的研究成果,提出混合捕集技术可能是一种突破单一捕集技术瓶颈的可行方法.

    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捕集吸收吸附低温碳捕集

    室温溶液制备半嵌入银纳米线复合透明电极

    杨聪颖戴冯宇张洪吉施冬健...
    1596-1602,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室温下聚合物溶液一步降阻工艺,在裸银纳米线电极〔以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为衬底〕表面涂覆羟乙基纤维素(HEC)溶液,制备了纤维素银纳米线复合透明电极(HEC-AgNWs-PET).通过SEM、AFM、UV-Vis及薄层电阻对电极表面形貌和性能进行了表征与测试.结果表明,裸银纳米线电极表面涂覆质量分数为0.50%(以溶剂质量计)的HEC溶液后,其初始薄层电阻从27.0?/sq降低至14.0?/sq,透光率为87.7%.HEC溶液形成的纳米膜对电极的透光率基本没有影响,但降低了电极表面粗糙度.复合电极在12 d的加速降解测试中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稳定性,并且在2500次内弯曲、外弯曲测试中,其电阻分别变为初始时的1.36和1.46倍,远小于裸银纳米线电极的电阻变化量.

    银纳米线羟乙基纤维素结电阻柔性电极功能材料

    等离子体改性TiO2/WO3/Bi2WO精细化工中间体6纳米复合材料及其可见光催化活性

    冷超马春雨王瑞腾赵光辉...
    1603-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二水合钨酸钠和五水合硝酸铋为原料,通过优化水热反应温度制备了WO3/Bi2WO6纳米片,将其与锐钛矿型TiO2纳米颗粒复合制备了可见光催化性能优良的TiO2/WO3/Bi2WO6复合光催化剂,并采用一种高密度管状等离子体放电装置对其进行表面改性.利用XRD、SEM、TEM、HRTEM、XPS、UV-Vis DRS、PL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和分析,考察了其在可见光下降解亚甲基蓝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当水热温度为120℃时,WO3/Bi2WO6纳米片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性能;TiO2/WO3/Bi2WO6复合催化剂中掺入TiO2质量分数为10.7%时,所得三元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远优于WO3/Bi2WO6纳米片;经等离子体改性处理后,三元复合材料的吸收边向可见光红移,放电电压的增加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当放电电压为1.1 kV时,复合材料的降解速率常数分别是未处理TiO2/WO3/Bi2WO6样品和WO3/Bi2WO6的2.2倍和3.9倍.

    光催化TiO2WO3/Bi2WO6纳米片等离子体改性功能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