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育学术月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育学术月刊
教育学术月刊

吴重涵

月刊

1674-2311

jyxsyk@126.com

0791-86765836

330038

江西省南昌市红谷滩新区韶赣江南大道2888号

教育学术月刊/Journal Education Research MonthlyCSSCI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教育厅主管,江西省教育科学研究所和江西省教育学会主办的教育理论期刊,系全国中文核心期刊,江西省一级社科期刊。主要研究对象为基础教育,主要读者对象为中小学、幼儿园教育、干部以及教研、科研、教育行政等部门工作人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逻辑基础、实现机制与路径指向

    曲铁华高海冰
    87-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助力新时代高质量人才队伍梯次的形成,对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新质生产力的催生与发展是人的创新性的集中体现,故而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具有内在的逻辑基础.通过梳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赋能新质生产力的历史基础、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抓手,力争实现目标机制、动力机制与主体机制的有机统一,意在通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发挥人才优势以推进生产技术的变革与生产力的跃迁.研究发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促进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是一项多主体积极参与、各要素有机融合的战略部署,既需要有为政府与有责高校实现主体间的责任担当,又需要二者之间的相互协作以实现人才与技术的有机融合、创新与发展的有益驱动,最终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

    拔尖创新人才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

    高等教育驱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深层逻辑与有效路径研究

    徐政邱世琛
    96-103,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于培养创新人才、推动科技进步以及服务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高等教育在塑造新质生产力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通过培养高素质劳动者、注入创新劳动资料以及拓展劳动对象的领域,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然而,当前高等教育在促进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面临毕业生学用失配、产学研融合不深入、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以及国际化培养受阻等多重挑战.为应对这些挑战,应当完善教育科研体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高等教育治理,提升发展质量;清除产教的"栅栏",强化产教融合的新平台;加强国际合作,拓宽教育视野,以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加速新质生产力的形成与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新质生产力高等教育高素质劳动者产教融合

    "双一流"建设高校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机理、困囿与进路

    唐志凤李后强
    104-112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涵盖"新质劳动者、新质劳动工具、新质劳动对象"三大要素,发展新质生产力必须促进这些要素之间的优化组合和创新配置."双一流"建设高校肩负着"一流人才培养、一流学科建设、一流科研创新和一流经济社会服务"等多重使命,是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其中,"一流人才培养"有助于培养高素质新型劳动者,"一流学科建设"有助于促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一流科研创新"有助于推动原创性和颠覆性技术生成落地.但在实际发展进程中,"双一流"建设高校仍面临"人才培养与国家需求脱节、学科建设和产业布局偏离、科研创新与成果转化脱链、评价成效与评价初衷悖离、国际对标与本土特色失衡"等难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新质生产力的生成和落地.为此,"双一流"建设高校要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学科专业布局、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完善成效评价体系、深化国际交流合作"等手段为发展新质生产力蓄势赋能,从教育、科技、人才、产业四方面发力推动国家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双一流"建设高校新质生产力赋能困囿进路

    征稿启事

    封3-封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