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江西科学

江西省科学院

黄亲国

双月刊

1001-3679

sciencejx@126.com

0791-88177801

330029

南昌市上坊路382号

江西科学/Journal Jiangxi Scienc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系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双月刊,为江西省科学院主办的自然科学综合性学术刊物,立足江西,面向全国,主要介绍江西省特别是江西省科学院的重大科研成果和阶段性科研总结,发表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和实践价值的理、工、农、医及某些边缘学科的学术论文,有关江西省自然条件、自然资源的考察报告;报道国内外新理论、新学科的研究动态,本省和本院的重大学术活动;刊登有价值的文献综述和译文。本刊辟有学术栏目:数理科学、化学科学、生命科学、地球科学、工程与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专栏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江西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及园林应用

    孔令普彭火辉陶秀花陈华玲...
    826-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实地调查,参考相关文献和科考资料以及查阅植物数字标本等方法,对分布于江西境内的野生苦苣苔科植物种质资源进行了整理和分类.结果表明:江西省分布的苦苣苔科植物有10属35种4变种,其中江西特有种3个,同时对江西苦苣苔科植物的进行了观赏特性评价、园林应用分析和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

    苦苣苔科种质资源园林应用江西

    南丰县龟鳖产业养殖现状和未来发展规划

    李忠国张志红王菊华颜冬...
    834-837,9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南丰县龟鳖养殖产业经过近30年不懈努力,产品的生长、品质和价格优势深受消费者青睐,甲鱼种蛋、种苗供应量占全国的50%以上,获得"中国龟鳖之乡",而南丰县太和镇获得"中国龟鳖良种第一镇"荣誉称号,2020年"南丰甲鱼"通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评审.本文回顾了南丰龟鳖养殖产业的发展历程,总结了主要成效经验,阐述了产业发展现状,强调了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制定了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产业发展对策措施,为指导南丰龟鳖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南丰龟鳖养殖产业结构

    基于时序InSAR技术的芜湖市长江大桥一桥变形监测与分析

    鲁铁定陈镕
    838-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建立健全桥梁监测体系,以芜湖市长江大桥一桥为例,利用SBAS-In-SAR(Small Baseline Subset InSAR)技术处理2018年7月至2019年10月的Sentinel-1A数据,并将InSAR监测结果与桥梁上主桥的挠度仪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桥面整体形变范围在13 mm以内,桥梁构件的沉降变化在时间上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变化规律.其中西侧简支梁桥在冬季呈现沉降趋势,在夏季呈现抬升趋势;位于东侧的斜拉桥部分在冬季呈现抬升现象,在夏季呈现沉降现象.针对这一现象,分析了测点形变量与温度之间的关系,其中西侧桥面形变与温度成正相关,东侧桥面形变与温度成负相关,并进一步根据监测数据建立了桥梁温度-竖向位移模型.研究结果证实了InSAR监测微小形变的可能性,可为对桥梁等大型工程监测提供数据.

    精密工程测量桥梁监测SBAS-InSAR芜湖市长江大桥InSAR技术

    赣南青塘盆地岩溶塌陷发育特征及防治建议

    刘前进黄旭娟何文城
    844-850,888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1:5万水文地质和环境地质调查,利用物探、钻探等手段研究赣南青塘盆地岩溶塌陷地质特征及其发育规律.结果表明,岩溶塌陷主要沿盆地河流两岸及其低洼处发育,沿断裂构造带呈带状或串珠状发育,在岩溶水开采区以抽水井为中心呈放射状或扇状发育.综合分析认为,岩溶塌陷形成的整个过程所需时间长短主要取决于地下水水位变幅、频率、土体崩解率、土体厚度以及地下岩溶的规模、连通性等,其中抽水引起的塌陷形成所需的时间一般较短,受自然因素引起的塌陷所需时间相对较长.在综合分析岩溶地面塌陷的类型、分布、规模、历史过程及其危险性的基础上,对青塘盆地进行了易发性分区评价,并针对性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建议,为城镇化建设和环境保护提供参考.

    地质调查岩溶塌陷地下水防治建议、赣南青塘

    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

    陈昊旻程朋根
    851-8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江西省已经进入快速城市化时期,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作为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支撑因素,已经成为许多民众日益关心的主题之一.运用熵权法建立2010―2019年江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分析与评价,使用地理探测器方法探究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江西省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阶段性特征显著,整体呈上升趋势,空间差异显著,具有较强的"东北-中-西南"方向性特征,其发展受到人口、居住、环境、公共服务、经济五大系统共同影响,且各系统影响强弱存在差异.

    城市人居环境宜居性时空分异地理探测器熵值法

    2019年江西二维和三维地闪定位资料对比分析

    周洁晨林靖付琦琼夏雪...
    858-860,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2019年江西二维和三维地闪定位资料,从探测站点分布、时空分布、电流强度、电流陡度、地市密度分布、地闪空间分布等多方面,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二维和三维地闪定位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2种地闪定位资料监测雷电活动存在的一些差异,指出三维地闪定位资料的优势与不足,为三维地闪定位资料在江西雷电监测与应用业务化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二维闪电三维闪电时空分布ADTD闪电定位系统

    南昌梅岭花岗闪长岩年代学及其地质意义

    温晓星黎广荣廖志权夏芝广...
    861-865,918页
    查看更多>>摘要:梅岭杂岩体位于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郊的西山脉中段,九岭复背斜的南翼,荷岭飞来峰以北,北与庐山对峙,西与萍东坳陷接壤.该杂岩体主要岩石类型为似斑状钾长花岗岩、二云二长花岗岩、似斑状黑云二长花岗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和斑状黑云母英云闪长岩,岩体呈岩枝、岩株、岩瘤状产出.此杂岩体北东向展布的规律,表明受北东向构造控制.梅岭杂岩体与九岭岩体岩石组合相似,但是被萍东坳陷所隔,梅岭杂岩体的归属尚存争议.对梅岭杂岩体中的2个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样品进行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其形成年龄分别为823±5.1 Ma和813.4±5.9 Ma,指示梅岭杂岩体形成于新元古代,受后期盆地断陷构造作用或者走滑构造作用而出露地表.梅岭杂岩体虽然与九岭岩体有相似的年代学特征,但是还不能认为梅岭杂岩体是后者的组成部分,更不能认为梅岭杂岩体是因推覆作用与九岭岩体分区.结合前人地球化学研究成果,梅岭杂岩体形成于同碰撞造山的构造环境,可能与扬子-华夏板块的碰撞有关.

    锆石U-Pb年龄江西南昌梅岭杂岩体江南造山带

    吉安一次雷暴大风的中小尺度特征

    王文娟刘立群段雨欣
    866-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地面自动加密站资料、探空资料、雷达资料及闪电定位资料等对2020年3月22日吉安雷暴大风天气的中小尺度系统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强的位势不稳定层结,中低层(0~6 km、0~3 km)强的环境风垂直切变(≥20 m/s)以及中层干冷、低层暖湿的环境场特性有利于强风暴发生发展;2)边界层、地面中尺度辐合线和弱冷锋是此次强风暴天气的主要触发机制;3)较强的下沉对流有效位能(DCAPE)对强风暴出现的预测具有较强指示意义,短时阵性大风发生前后20 min内地面气象要素场变化具有明显的中小尺度系统特征;4)飑线回波整体移动迅速,强风暴天气发生于飑线前部中尺度对流系统中,大风发生在"弓形"回波前部凸起对流不稳定区;5)此次雷暴大风过程以负地闪为主,正地闪不明显,且负地闪频数在阵性大风出现前呈爆发性增长,大风则出现在负地闪频数最大时刻,该时刻较地面阵性大风出现提前20 min左右,负地闪开始下降时刻与地面强降水开始时刻对应.

    吉安雷暴大风雷达拼图特征风廓线雷达闪电特征

    某污染地块补充调查及风险评估研究

    王国锋李媛韩政兴余强...
    873-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充分摸清某污染地块的污染情况,评估其按第一类用地规划开发后对周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风险,开展了该地块的补充调查和风险评估工作.补充调查结果表明,地块内主要存在有机物污染,关注土壤污染物为苯、甲苯、乙苯、间/对二甲苯、石油烃(C10-C40),关注地下水污染物为苯、甲苯、二甲苯、挥发酚(以苯酚计)、滴滴涕.风险评估结果表明,地块内苯、乙苯和石油烃(C10-C40)污染物的致癌危害及非致癌危害对人体健康有潜在的风险,地块内地下水人体健康风险可接受,最终确定地块内污染土壤修复目标值为苯1 mg/kg,乙苯7.2 mg/kg,石油烃(C10-C40)826 mg/kg.建议对污染的土壤采取修复措施,对地块内超标地下水范围内的关注污染物采取严格的制度管控措施.

    污染地块补充调查风险评估

    江西桐枰通用机场气象条件分析

    汪玲瑶姚琳徐卫民彭王敏子...
    879-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通过统计分析2008—2017年吉安国家基本气象站的常规观测气象资料与恶劣天气事件的发生情况,为江西省吉安桐枰通用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的建设提供基础气象数据与分析,从常规气象、极端气象角度分析机场二期扩建项目的可行性.结果发现:1)该地常年平均风力微弱,以N风向和NNW风向为主;2)常年平均气温19.6℃,日最低气温历史极值为-4.5℃,日最高气温历史极值为40.7℃;3)降水集中在3―6月,年均降水量1546.4 mm,年均降水日数153 d;4)全年能见度较好,雷暴、积雪等恶劣天气发生概率较低且发生规律明显.

    通用机场国家基本气象站常规观测恶劣天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