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农业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农业
江西农业

许友光

双月刊

1674-1479

jxnybjb@126.com

0791-6225366 8528280

330046

南昌市北京西路省府大院东二路

江西农业/Journal JIANGXINONGY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振兴战略融入农业高校思政教育的价值意蕴与实现路径研究

    周芳玉
    16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关系着亿万农民的福祉,也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一环,对于推动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深远意义。农业高校作为培养农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必须将乡村振兴战略与思政教育紧密融合,通过强化师资队伍建设、丰富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加强多方合作以及营造校园氛围等多方面路径,培育学生的"三农"情怀,引导学生主动投身于乡村建设,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乡村振兴思政教育教学创新人才支撑

    吉林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与展望

    周冲
    169-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农业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智慧农业已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重要趋势。吉林省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业省份,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大力推动智慧农业的发展。文章全面、深入地探讨了吉林省智慧农业的发展现状、取得的成效、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分析、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等多个维度,揭示吉林省智慧农业发展的全貌,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和参考。

    吉林省智慧农业农业现代化发展现状

    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研究

    吴正坚
    172-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协调发展,文章以温州市为研究对象,选取温州市 2013年—2022 年统计数据,通过熵权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 2013 年-2022 年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及耦合协调情况。结果表明:2013 年-2022 年温州市农业科技创新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整体呈现缓慢上升态势,2014 年-2017 年为协调过渡型,2017 年-2022 年为耦合协调型。基于此,提出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加强基础性与前沿性农业科技研究及利用耦合实质推动协同发展三个建议。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高质量发展耦合协调分析

    家蚕遗传育种方法及策略

    何轶凡邓可卉
    175-177页
    查看更多>>摘要:家蚕作为高价值天然纤维——蚕丝的主要来源,在农业、医药、食品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家蚕遗传育种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提高家蚕的生产性能、增强其抗病性和适应能力提供了全新的路径。文章系统探讨了家蚕遗传育种的主要目标及选择方法,包括个体选择、家系选择、指数选择和基因组选择,并重点介绍了遗传力的估算方法和杂交育种策略,旨在为家蚕遗传育种研究人员和实践者提供有力的指导,推动家蚕育种效率和效果的进一步提升,为蚕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家蚕遗传育种选择方法遗传力估算杂交育种

    探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及推广——以广西桂林地区为例

    蓝壬笛
    178-18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问题的日益关注,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生产技术,逐渐受到广泛重视。文章探讨了绿色农业种植技术的优势,并结合广西桂林地区的实际情况,分析其在该地区的推广策略与成效。文章旨在通过案例分析和理论探讨,为绿色农业种植技术在桂林地区的进一步推广提供参考。

    绿色农业种植技术优势推广策略桂林地区

    农机技术推广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作用和推广对策分析

    王晓霞张星平徐洪兵
    181-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时期,农机技术转型发展进程逐步加快,为乡村振兴战略深入推广带来了一定机遇与挑战。搭建农机技术推广体系,推广应用新型农机技术与农业机械,可以促进传统农业现代化、智能化、系统化转变发展,进一步提升乡村农业生产质量和效率,助力农业经济、乡村经济振兴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乡村振兴战略中农机技术推广的作用与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与研究。

    农机技术推广乡村振兴战略作用策略

    我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法治保障研究

    张乐芳邹波
    184-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当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数字经济成为社会发展的新动力。农业数字化转型发展也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实现农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数字化技术与农村产业融合、夯实产业基础、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途径。在农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原有农业领域内新型法律关系的不断涌现,对法律制度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农业数字化改造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问题,也需要通过法治手段加以规范和解决。农业数字化改造的法治保障,是推进农业数字化改造的重要保障和支撑。只有不断完善农业数字化转型法律制度供给,加强对新型法律关系的规范和管理,才能更好地推动农业数字化转型的健康发展。

    数字农业法治建设高质量发展法律法规

    水稻堆肥施用条件下化肥减量试验研究

    张薇周生林
    187-1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索水稻在施用堆肥 2000 kg/亩的条件下,化肥的适宜减量方案。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化肥减少施用的幅度控制在 10%~20%较为合理,水稻产量最高。

    水稻堆肥化肥减量产量

    气候要素对天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

    于天鸣
    190-192页
    查看更多>>摘要: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松树所处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关系,目前松材线虫病在我国有着较为显著的地理分布差异,其分布主要集中在华东、华中、华南、西南等地,也就是年平均气温在 10℃以上的区域。核心区域在广东、江苏、安徽大部和浙江西北部等地,而在东北或西北分布较少。从松材线虫的分布可以看出,不同的气候条件可能对松材线虫疫情的发展有较大影响。实验对松材线虫在不同温度下的存活及生长繁殖状况进行观察,结论是松材线虫在-20℃的环境下可存活约 8 d,在 40℃可存活约 7 d,在50℃以上或-70℃以下的环境下不能存活。该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对高温和低温有较强的耐受度,并且一旦松材线虫寄生在松树体内,树体的保护会很大程度减少外界环境对松材线虫的干扰,使得松材线虫在环境温度较低或较高时仍能维持一定种群数量,经查阅相关资料得知,天台地区松材线虫的主要传播媒介是松墨天牛,因此,研究气候要素对天台松材线虫病疫情的影响,关键在于找到气候要素对松材线虫的传播媒介(即松墨天牛)活跃度的影响。而外界环境温湿度的变化以及雨水或干旱天气的变化,都会对松墨天牛的生长发育及活跃度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不同的气候条件就成为影响松材线虫传播范围的重要因素。

    松材线虫病气候要素松墨天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