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江西社会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江西社会科学
江西社会科学

龚建文

月刊

1004-518X

jxsheke@163.com

0791-8596531 8592529

330077

江西省南昌市洪都北大道649号江西省社科院内

江西社会科学/Journal Jiangxi Social Sciences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江西省社会科学主办的综合性学术理论刊物,所刊发的文章注重理论性、学术性、原创性。在学术界影响较大,所刊发的文章被引用率和转载率都居全国同类刊物前列。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论增值税非应税交易的界定、体系化分类与立法完善

    翁武耀
    113-123页
    查看更多>>摘要:增值税应税交易或非应税交易决定了纳税义务的产生与否,是其他增值税法律制度的基础.由于我国现行增值税法对应税交易构成要件的规定还存在诸多不足,非应税交易的界定存在多方面问题,包括部分非应税交易尚未得到准确界定、非应税交易和免税交易之间存在界定的错位、视同应税交易界定的范围过宽以及非应税交易界定缺少体系化分类.为提高法律适用的确定性以及顺应降低间接税税负的税制改革方向,根据增值税对交易及其增值、经营活动征税等理论,考量征管效率以及参考域外有益立法经验,增值税法需要进一步界定应税交易,将非应税交易的界定融于其中,并进行体系化分类,包括非商品转让、非服务提供、无偿转让商品或提供服务以及非经营活动四种类型.据此,准确界定部分非应税交易,纠正非应税交易和免税交易之间的界定错位,以及限缩视同应税交易的范围.

    增值税非应税交易非销售商品或服务非经营活动体系化分类

    数字经济时代的税收法治建设:逻辑内涵与实践路径

    陈吉雨
    124-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中国税收法治建设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推进智慧治税是深化税制改革关注的焦点,也是以税收法治现代化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部署.现阶段,面对税收信任模式转变、涉税信息共享缺陷以及治理架构设计缺失引发的多重困境,中国有必要加快构建适应数字时代财税征管体制变革的税收法治框架,充分利用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创设长效化的税收法治机制,以区块链技术的分布式、透明化以及共识性等特性,进一步增强央地信任、改善税收法治环境.

    数字经济央地税收税收法治区块链技术

    实际控制人规制制度的反思与重构——兼评新《公司法》的进步与不足

    曾祥生张闻喆
    133-1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本土化诚信义务约束之下的实际控制人制度,有利于约束不当追求企业自身控制权的消极行为,缓和股东内部利益冲突,填补公司治理漏洞.一是导入整体实际控制人的概念,为建立起统一、完善的实际控制人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规制体系奠定基础.二是根据权责一致原则,对实际控制人的义务内容进行全面系统梳理,建议采用引致条款与特别条款相结合的立法技术对实际控制人的法律责任进行规制,避免法律规则的叠床架屋和重复紊乱.三是通过设置强制信息披露和公示登记制度的条款,强化对实际控制人的全面监督解决和受害人的举证难题.四是适度扩张股东股份回购请求权的适用范围,为持续遭受实际控制人压制的受害股东提供终局性救济手段.

    股东资格隐名股东认定标准新《公司法》

    论公司决议不成立的规范定位与规则完善

    周烁
    145-155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公司法中的公司决议不成立规则,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对公司决议纠纷司法审判经验的总结,具有坚实的实证基础.同决议可撤销、决议无效规则相比,其最能彰显公司法的程序主义价值导向,且最能体现公司法对商主体决议治理的"示范功能".因此,决议不成立规则有其独立价值而不是为缓解决议无效事由过窄增设的替代性制度.2023年《公司法》修订,决议不成立规则是公司决议瑕疵规则修订的重中之重.决议不成立的法定事由设定应在延续反面列举模式的基础上针对具体事由形成一套"半封闭式"体系;决议不成立的对外效力与可撤销、无效应保持体系一致性;决议不成立之诉应当适用1年期的除斥期间规则,从而避免其在法律适用环节沦为决议无效的"扩展版".

    公司决议决议不成立决议无效决议瑕疵规则

    革命老区迈向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与实施路径

    张艺馨胡海胜
    156-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把革命老区发展时刻放在心上,强调要让老区人民同全国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果.革命老区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新时代均是迈向共同富裕征程上的重要区域,要进一步支持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的均衡性和可及性.革命老区在共同富裕新征程上的使命担当体现在坚持创新驱动发展、优化城乡关系、聚焦富民增收、围绕生态富民、弘扬革命精神等五个方面先行示范,在实施路径上要注重坚持党建引领、加快产业转型、推动绿色发展、推动融合发展和坚持改革创新.

    革命老区共同富裕使命担当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公共事务治理的转向研究——以群众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例

    罗帅呈郑国华苏华
    164-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中国进入发展转型关键期、改革深化阶段,对当前我国宏观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公共事务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质上也是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在公共事务服务领域的具体实践和探索.高质量发展是解决当前公共事务服务供需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对维护公共利益,规范政府行为,实现依法、依规行政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背景下,公共事务治理必须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主体地位,注重公平正义,正确处理政府、企业和社会之间的关系,并将依法治国的理念落到深处,继续推进开放多元的现代治理逻辑建构,确保国家治理与人民幸福的相向而行,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高效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中国式现代化公共事务治理高质量发展

    延安文艺的"世界面相"——兼论"域外延安学"研究的必要性

    周维东
    172-182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不同的空间格局中,学者对"延安文艺"内在特征和规律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研究问题和范式.延安文艺是抗日战争(全面抗战)、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革命根据地内的文艺,也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战时中国的文艺,还是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及战后"冷战"格局下具有"世界面相"的文艺.延安文艺的"世界面相",主要体现为国际传播格局的形成.与此前的左翼文艺相比,延安文艺不仅有对于世界进步文艺的"输入",更形成了向外"输出"的意识和渠道.国际传播意识和格局,推动了革命文艺写作范式的转变,《红军长征记》出现的创作转变便是典型案例;也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后文艺新特征形成的潜在背景,通过多个版本的鲁艺木刻选集比较,可以看到《讲话》之后"新艺术"背后的世界因素;还影响到延安文艺进入当代之后的自我形塑,斯大林文艺奖对解放区作家的选择,反映出新中国外交战略对文艺发展的影响.延安文艺的"世界面相",催生了"域外延安文学"相关问题研究的紧迫性.

    延安文艺世界面相域外延安学

    延安时期报刊的个体阅读研究

    蒋建国
    183-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延安时期各级党组织注重报刊的发行、传播与阅读,尤其是各类读报组、夜校、识字班注重开展集体读报活动.从个体阅读的角度看,通过中共报刊的发行和传播网络,敌后根据地和解放区的广大干部、部队官兵和知识分子在艰苦环境中设法阅读各类报刊.他们关注时局,渴望了解时政要闻,通过各种途径接触报刊,特别珍惜难得的阅读机会,注重对新闻的理解和阐释,通过陈述新闻拉近与报刊的"距离",并结合自己的阅读心得分析时局,观察形势,学习政治."报刊政治"与读者的"阅读政治"存在着相互呼应,从阅读主体和阅读效果的角度探讨中共党报党刊的传播,是一个值得深入开掘的重要议题.

    延安时期报刊个体阅读政治话语

    中央苏区报刊的"红色"媒介批评

    胡丹
    197-205页
    查看更多>>摘要:20世纪30年代,为配合革命、政治斗争,中国共产党在中央苏区创建了数量丰富的红色报刊,通过报刊进行新闻业务、传播效果的"自我批评",同时展开政治性的"对敌批评"以及接受层面的"读者批评".这些带有强烈革命色彩的媒介批评实践,与中央苏区轰轰烈烈的阅报运动相得益彰,大大促进了苏区新闻事业的发展与繁荣.中央苏区报刊的"红色"媒介批评,是我国报刊媒介批评早期实践的优秀成果,是蕴含苏区革命精神的宝贵红色资源,也是中央苏区红色文化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央苏区红色报刊媒介批评

    Abstracts

    206-20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