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机械设计与制造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机械设计与制造
机械设计与制造

张义民

月刊

1001-3997

mdm1963@163.com

024-86899120

110032

沈阳市北陵大街56号

机械设计与制造/Journal Machinery Design & Manufactur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 本刊为月刊,1963年创刊,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期刊为大16开国际版本,彩色塑封封面,每期发行量万余册,读者人数超百万。几十年来多次受到国家机械部、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新闻出版局、科委等主管部门的表奖,是我国机械行业最有影响的专业刊物之一。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区块链视域下的汽车制造业供应链技术策略

    祝梓惟王少华梁箫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区块链(Block Chain,BC)和供应链(Supply Chain,SC)的体系化思路,提出了 一种结合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物联网感知技术、二维码技术的汽车制造业区块供应链技术模型,依托于股权证明(Proof of Stake,POS)共识算法(Consensus Algorithm,CA)实现了三个独立区块的同步记账,优化了汽车制造业中部件供应、整车制造、整车物流的追踪管理整合,提升了汽车制造供应链中信息透明度和可溯源性,形成时间成本、人力资源的优化效益,统筹提升了供应链上下游的信任机制,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区块链供应链无线射频技术共识算法汽车制造

    3-RSS/S并联机构的运动/力传递性能研究

    索若淇李辉
    6-10,16页
    查看更多>>摘要:3-RSS/S是一种常见的少自由度并联机构,其运动学及力学性能被广泛研究.针对3-RSS/S并联机构的运动/力传递性能进行研究,使用旋量理论建立机构的数学模型,推导出机构的传递力旋量、输出运动旋量等参数;利用闭环矢量法得到机构的运动学逆解方程,通过数值算法计算逆解;采用能效系数法推导机构的运动/力输入、输出传递指标,定义机构的局部传递指标和优质工作空间;最后以平衡康复训练为应用背景,给出机构在两组参数下性能图谱.结果表明,数值算法能够判定逆解方程在某一构型下的唯一解;3-RSS/S并联机构各支链的运动/力输入传递指标只与各支链逆压力角的余弦有关;设计参数能够显著影响机构的局部传递指标,并从运动/力传递性能方面证明3-RSS/S适合用于平衡性康复训练.

    3-RSS/S运动学逆解传递性能性能图谱

    面向利用率的矩形排样分级进化遗传算法优化

    冯建云刘祎
    11-1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矩形排样的板材使用率,提出了基于分级进化遗传算法的排样优化方法.以板材利用率最高为目标建立了矩形排样的目标模型,将排样问题分为定位和排序两个步骤实现.在定位方面,将最低水平线法和填充算法进行优势融合,得到了混合定位方法.在排序方面,以遗传算法为基础,将染色体分为保留层级、交叉层级和变异层级等3个层级,每个层级制定相适应的进化操作方法,从而提高算法的搜索能力和收敛速度.使用文献[13]和文献[14]中的两组实验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这里提供的排样方案可以得到最佳的排样结果,且排样耗时最少.验证了这里分级进化遗传算法排样方法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矩形件排样分级进化遗传算法混合定位方法板材利用率

    基于变车距策略交叉路口网联式车辆入队控制研究

    李香芹曹青松章小平
    17-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联式车辆队列控制可有效提高交叉路口通行效率及行车安全性,近年来已成为自动化公路系统研究的关键技术.以车辆在交叉路口右转弯入队过程为研究对象,分别建立了入队车辆的行驶运动轨迹方程及主路车队的队列动力学模型,采用车辆入队变车距控制策略,利用MATLAB软件仿真分析车辆右转弯入队过程对主路车队的速度、加速度、纵向位置、相邻车辆间距的影响程度及入队车辆的行驶轨迹预测.仿真结果表明:建立的车辆队列控制模型在入队车辆变道过程中,车队车辆在纵向上仍能保持理想的速度、加速度、纵向位置和相邻车辆间距,车队速度波动小,相邻车辆间距误差小,证明模型及控制策略的可靠性,入队车辆的行驶轨迹与其初速度、位置有关,也与车队速度速度、位置有关,研究结果可为提高交叉路口的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车辆队列交叉路口车联网变车距策略

    多维特征数据驱动的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预测研究

    张华王正鄢威史梦成...
    22-2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影响要素繁多、动态特性复杂的特点,提出了 一种基于多维特征数据驱动的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预测方法.首先,对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特性进行分析,建立了包含原材料消耗、辅助材料消耗、能源消耗和废弃物回收处理的总碳排放量计算模型,确定了碳排放不同维度的影响要素;其次,针对不同影响要素的类型,提出了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数据的采集、预处理方法,利用岭回归方法对数据主要特征进行选择提取;再次,以提取的特征数据为自变量,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果蝇-差分进化优化BP神经网络算法的数控车削加工过程碳排放预测模型;最后,通过实验对所提方法和模型的有效性进行了验证.

    多维特征数据数据驱动碳排放预测岭回归果蝇-差分进化优化

    基于Bouc-Wen单元的半主动阻尼拉杆的集总参数模型研究

    王道勇李学军邓之润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减小发动机启停等工况下动力总成的振动,这里开发了一款半主动阻尼拉杆.在对半主动阻尼拉杆阻尼力推导基础上,提出了阻尼力的集总参数模型,引入非线性迟滞Bouc-Wen单元表征油液非线性粘性效应.这里将Bouc-Wen单元非线性特性近似线性处理,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的方法对模型中各参数进行了识别.对半主动阻尼拉杆各振幅和频率下的阻尼力分别在MTS831试验台上进行测试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各频率和振幅下的阻尼力的理论计算值和实验结果一致.这里通过对Bouc-Wen单元的简化,使集总参数模型简单化,推广了 Bouc-Wen单元在非线性动态特性中的应用.

    半主动阻尼拉杆阻尼力集总参数模型Bouc-Wen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造型的模糊Topsis评价方法

    张宏瑞任家骏李爱峰张琳...
    33-3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给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造型设计提供有效的评价方法,解决模糊Topsis法中指标权重主观性高的问题,提出了基于统一专家意见与模糊Topsis相融合的造型设计评价方法.首先,根据驾驶室造型的特征群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利用改进的群AHP法对专家权重进行求解,得出基于专家统一意见的指标权重值;并将此权重应用于模糊Topsis中,基于语言型三角模糊数对驾驶室的四个方案进行评价,得出评价结果;在此基础上,通过敏感性实验对上述评价结果进行了验证.实验表明:四个方案中方案二成为首选方案的概率为75%,引入改进的AHP法计算出的指标权重可信度较高;敏感性实验的排序结果与评价结果一致,该方法能对造型进行有效评价.

    大型矿用挖掘机驾驶室群AHP模糊Topsis

    基于产品族DNA的汽车品牌前脸造型基因研究

    程永胜徐骁琪
    3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将产品族DNA概念引入汽车前脸造型设计中,为汽车品牌在特定造型意象定位下找到相对应的造型基因,增强造型特征与造型意象之间的匹配度,提升造型特征传递过程中用户对造型意象的认知度.研究选取宝马品牌历代3系车型前脸造型作为产品族研究样本,在理性视角下运用眼动实验和形态分析法对样本前脸造型特征进行可视化表达并提取汽车前脸显性造型特征,在感性视角下运用专家分析法和语义差异法推导出样本前脸造型特征所传达的隐性造型意象.通过多元回归分析建立汽车前脸显性造型特征和隐性造型意象在品牌产品族DNA中映射模型,探索性地提出基于基因理论的汽车产品族前脸造型基因设计策略,为其他汽车品牌前脸造型设计提供一种新的参考方法.

    产品族DNA汽车前脸显性造型特征隐性造型意象

    过渡流下近壁单方柱绕流的实验研究

    谢福兴翟少华周磊喜冠南...
    44-4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探究过渡流下不同雷诺数、不同间隙比的近壁方柱绕流的流动特性,该实验搭建了开式循环水槽,采用了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对过渡流下近壁单方柱绕流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雷诺数、间隙比对方柱的速度场、涡量场等均有明显的影响.增大C/D,方柱尾流形态由单涡逐渐变为对称的涡对,尺度逐渐减小,当C/D<0.8时,壁面与方柱相互作用明显.增大Re,方柱尾流处速度矢量旋度及涡尺度均增大,当Re=200时,C/D)对方柱绕流特性有明显的影响.

    过渡流近壁间隙比雷诺数方柱

    GA-BP神经网络在液压缸故障诊断仿真中的应用

    郭媛罗严曾良才
    48-5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型AGC伺服液压缸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维修成本高,故障模拟代价巨大.为解决大型液压缸实际工作过程中故障数据难收集难处理的问题,提出利用仿真模拟液压缸模型,从中提取故障数据,通过遗传算法(Genetic Algorithm,GA)来优化BP神经网络处理数据的故障诊断方式.运用仿真软件AMESim建立对应的液压缸仿真模型,通过改变仿真参数模拟出液压缸5种故障类型,获取故障数据.分别用传统的BP网络和经过遗传算法优化后的BP网络进行训练和测试.测试结果表明,GA-BP神经网络比传统BP神经网络测试误差小、预测精度高,能够准确实现故障诊断.该方法也为大型液压缸故障诊断提供了一种解决思路和方法.

    液压缸遗传算法AMESim故障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