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教学与管理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教学与管理
教学与管理

王尚义

月刊

1004-5872

jxyglcn@163.com

0351-7971075 2275244

030031

太原市黄陵路西巷5号

教学与管理/Journal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CHSS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教育类学术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分三个版。中学版为中学教育服务,小学版为小学教育服务,理论版为教育理论工作者服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劳动学科实践的核心要义与推进策略

    刘莹
    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学科实践是劳动课程的应然样态.劳动学科实践既是一种劳动学习活动,又是一种劳动育人方式.它体现劳动与育人的融通、身体体验与心智发展的统一、劳动学科与跨学科的融合,指向学生劳动素养的发展和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劳动学科实践以学程为基点,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劳动;以任务群为焦点,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以具身沉浸为重点,提升学生劳动技能;以劳动共同体为支点,深化学生劳动情感;以劳动素养发展为落点,评估学生劳动效果,从而推进其有序有效地开展.

    劳动学科实践劳动素养学程劳动任务群劳动共同体

    加速时代儿童"厕所社交"现象观照

    吴海龙柳海民
    6-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日,"厕所社交"现象引起了广大家长、教师和儿童群体的共鸣,其背后所隐藏的童年异化症结值得社会深省.基于罗萨"社会加速批判理论"对"厕所社交"现象背后的童年异化进行审视,发现竞争逻辑正成为童年异化的滋生土壤,学校教育的标准化是童年异化的生产与再生产,数据主义是童年异化的助推器,三重动力机制共同导致童年时间异化、空间异化、身体异化、游戏精神异化、自我异化的五维现实样态;为复归童年本真,将童年还给儿童,提出树立科学的童年观,赋予童年尊严;构建游戏场域,重塑儿童游戏精神;回归童年的本质,消弥教育的功利主义等可能路向.

    厕所社交童年异化数据主义社会加速理论

    人工智能防欺凌系统应用的法律风险及其预防

    孙倩
    11-14,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实践中的校园欺凌具有明显的隐蔽性,为提前发现和及时制止欺凌行为,基于人工智能的防欺凌系统应运而生.涉及防校园欺凌的人工智能包括决策式人工智能和生成式人工智能.校内外基于人工智能的监控系统侧重于分析与判断欺凌行为,当前需要的是决策式人工智能.而目前大规模的网络欺凌涉及AI换脸、AI造谣等深度伪造技术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所以人工智能防网络欺凌系统是基于人工智能的攻防对抗.人工智能在中小学校园应用也面临一系列法律风险,因此应继续健全防范未成年人个人信息数据、隐私数据泄露的法律制度,保障未成年人隐私权益不受侵犯.

    人工智能防欺凌系统人工智能校园欺凌数据安全

    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的原则与体系优化

    花昀万作芳何志芬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素养是劳动课程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基层学校在评价学生劳动素养的过程中容易陷入重教学轻育人、重技能轻素养、重整体轻衔接、重教师轻学生、重共性轻个性的困境.为破解这一现实困境,可依据锚定育人目标、注重系统评价、遵循教育规律、弱化教师主导、强化精准评价五大原则评价学生的劳动素养,可通过深化素养导向,强调内外兼修,加强学段衔接,回归学生本位,凸显地方特色,对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指标体系进行重构.未来,可从优化评价手段,引导传统和新兴融合;增加评价深度,坚持定性与定量结合;拓展评价维度,实现劳育与其他四育协同三个方面开辟评价新格局.

    劳动教育小学生劳动素养评价体系案例分析

    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的现实困境与优化策略

    梁丹丹
    20-23页
    查看更多>>摘要:我国青少年急救教育行动计划正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之中,而学校在培养学生急救意识,讲授急救知识,组织技能培训上有着天然的优势,因此急救教育从学校抓起是全面普及急救教育的源头.试点学校的急救教育发展如火如荼,进一步推进学校急救教育势在必行,但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的发展存在内忧外困,如对急救教育目标的认知不清晰、教学内容不聚焦、急救教学采取的方式方法不落地、教学评价不到位的内忧;法律权威需加强、专业师资历历可数、急救物质资源瓶颈凸显的外困.因此教学目标精准化、教学内容专业化、教学方式多样化、评价体系科学化;急救普及,言出法随、教师培养,知行合一、专项投入,资源共享是促进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发展的优化策略.

    意外伤亡非试点学校急救教育急救能力

    小学跨学科教研团队建设的价值及其实现

    曾娴
    29-32页
    查看更多>>摘要:跨学科教学作为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跨学科教研团队能够促进跨学科课程的创新设计,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提高教学适应性和灵活性,为课程思政的有效实施提供支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打破个体主义倾向,提升了教学质量.然而,当前跨学科教研团队的建设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包括教师合作意识不足、区域资源配置不均以及缺乏系统培训与指导等.构建小学跨学科教研团队需要从增强教师合作意识、合理配置资源、建立专业发展体系以及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

    跨学科教研跨学科教学教研团队建设跨学科课程

    "梳理与探究"融入口语交际教学的意义审视与实践要旨

    李春清
    3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 年版)》首次提出了"梳理与探究",将其融入口语交际教学是实践层面的一次新举措、新尝试,有助于学生实现语言经验的统整和思维方式的进阶.因此,可基于递进、并列和归纳三种活动逻辑,将"梳理"分别融入口语交际活动的三个阶段,以使学生在交际前梳理语言材料、在交际中梳理言语结构、在交际后梳理语言经验,同时还应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工具意识、经验意识和协同意识.

    梳理与探究口语交际活动逻辑

    凸显运算律一致性的小学数学单元整体教学

    冯桂群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践行运算律"一致性"理念,引领学生体悟运算律在内涵、外延和运用方面的一致性,可以帮助他们找到蕴藏其中的通性通法,促进整体性建构,培养系统性思维,提升综合运用智慧,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运算能力、推理意识、模型意识等核心素养,体现单元整体教学的结构价值、思维价值和育人价值.

    运算律一致性单元整体教学小学数学

    思维型科学课论证活动的有效支持策略

    杜伟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一线教师因长期轻视论证活动的价值,或缺乏适切策略支持和引导学生的论证活动,使论证活动变成验证活动,极大地制约了学生科学思维的发展.思维型科学课论证活动的开展可以从课堂论证环境的营造和渲染,核心论点的提炼和析出,论证方法的训练和引导,论证依据的铺垫和挖掘等方面着手,帮助学生基于证据与逻辑建立证据与解释之间的关系,并提出合理见解.

    思维型科学课论证活动论证环境核心论点论证方法论证依据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向

    吕岩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开展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有助于构建更为全面和立体的知识体系,推动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以跨学科主题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日游"为例,重组学习思路,从学习的广度、学科的深度、学生的高度探究实践路向,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引领作用,以期实现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提升.

    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学习"故宫博物院一日游"